熊貓志愿者團隊
用志愿精神為大熊貓守護一片綠水青山
敬業奉獻
四川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團隊簡介:

  都江堰市“熊貓志愿者團隊”由在校教師、高校學生、公職人員、自然保護組織等組成,熊貓講師、熊貓志愿者兩個團隊,總人數達到157人,建立了12個志愿者服務基地。自2015年成立以來,重點打造“熊貓課堂”志愿服務品牌,積極開展大熊貓課堂志愿服務活動,做大熊貓文化的守護者、傳播者和踐行者,樹立了大熊貓文化宣傳和生態保護的示范效應。

  事跡簡介:

  大熊貓作為都江堰的四大旅游元素之一,熊貓志愿者團隊通過實施熊貓課堂,探索出了一條涵蓋活動策劃、人員組織、成果宣傳等方面的規范化、信息化、特色化、國際化和互動化的“五化”推動志愿服務新方式,不斷突破了志愿服務領域和服務陣地。

  而志愿服務難在堅持和持續。目前,已聯合開發了《大熊貓家園》全國首本熊貓文化教材,刊印了《神秘的野獸》《多彩的植物》《豐富的景觀》等志愿服務讀本。同時,也研發了熊貓抱枕、熊貓雨傘、熊貓圍裙、熊貓書包等18種熊貓創意產品,開展了88次志愿服務活動,發布了微信168篇。

  同時,在都江堰團結小學、北街小學等學校建立12個志愿者服務基地,先后6次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四川大學等國際保護組織及大專院校開展合作,實施了社區教育、自然教育等項目建設,中央電視臺先后播放了5次保護區大熊貓志愿服務成果情況。在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中,熊貓志愿者組織的“熊貓,微微一笑很傾城 熊貓課堂志愿者服務項目”獲得四川省銀獎?;谛茇堉驹刚咴诳破战逃?、自然教育等工作成效,保護區獲得了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稱號。截止目前,我們團隊的人數已達到157人,開展志愿者活動88次,受益人次3000人。

  “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構建美麗中國的重要方式,也是黨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呼應人民群眾期待的重大戰略選擇。都江堰市熊貓志愿者團隊根據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際情況,將生態保護同志愿服務有機結合,多渠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國內、國際志愿服務活動,不僅加強了“大熊貓文化”的傳播,還傳遞了志愿服務精神,更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生動的地方實踐。

  跨區域生態保護 彰顯志愿服務規范化、國際化

  當談起生動的地方實踐,首先腦海中浮現出的是已經開展了86次的“熊貓課堂”,由在校教師、高校學生、公職人員、自然保護組織等組成的熊貓講師、熊貓志愿者,共157人的兩個團隊,一直堅守著“堅決革舊迎新,推動志愿服務規范化”的原則,不斷豐富自己,充實團隊,先后已經外出學習了4次,并積極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哈佛大學等國際保護組織開展了9次志愿服務合作、6次志愿服務交流,不斷的堅實理念更新,將志愿服務推向國際化。

  多形式熊貓課堂 激發當代大學生環境保護熱情

  2018年8月29日,熊貓志愿者團隊組織開展了“熊貓課堂進景區系列活動之四川百名優秀大學生自然研學走進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活動”。

  上午,龍池鎮天氣很好,參加活動的大學生志愿者對虹口的優美環境贊口不絕,個個都興致盎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向大學生志愿者集中講了保護區的一些基本情況,現場發放《龍虹人》宣傳書籍。同步,開展了人氣抖音、有獎問答等趣味活動,宣傳了保護區的保護政策和工作理念。

  “這是哪里哦?環境這么好!”“哪個組織的哦?我們咋不曉得呢!”熊貓抖音上傳后,不一會抖音里的好友紛紛評論。下午,熊貓志愿者團隊還在百合谷自然教育基地,開展了“熊貓,你是我最好的遇見”定向尋寶挑戰賽,在場大學生志愿者們都爭先恐后參與競賽。參與此次活動的大學生志愿者紛紛表示,感受到了“綠水青山就是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激發了自己參與環境保護、傳播熊貓文化的熱情。

  廣覆蓋媒體宣傳 創新志愿服務文化內涵

  而在如今這個信息化的大時代下,“熊貓課堂”利用“綠映都江堰”微官網、保護區網頁和微博,開創了互聯網熊貓的新天地。目前已及時發布熊貓課堂新動態145篇,受到了市民們極高的關注度。憨態可掬的熊貓,在“熊貓課堂”的開發下,也從籠子中走了出來,變成了熊貓抱枕、熊貓水杯、熊貓雨傘、熊貓圍裙、熊貓書包等18種熊貓創意產品,并多途徑的展示了志愿服務成果。

  眾所周知,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名譽中外,在其背后默默付出的熊貓志愿者們,也是優秀的很!他們的服務成果,不僅5次被中央電視臺播放,獲得了都江堰市優秀志愿者團隊稱號。還在第四屆中國青年志愿者服務項目大賽中,熊貓志愿者組織的“熊貓,微微一笑很傾城 熊貓課堂志愿者服務項目”中獲得了四川省銀獎。同時,基于熊貓志愿者在科普教育、自然教育等工作成效,保護區也獲得了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稱號。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