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和順
翻山越嶺12年 鄉村步班郵遞員用雙腳走出一條愛心郵路
敬業奉獻
甘肅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唐和順,男,生于1966年8月5日,中共黨員,是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金溝鄉人,也是全蘭州市唯一的一位鄉村步班郵遞員。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骨子里滲透著與生俱來的真、善、美。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鑄就了他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人生品質,他的愛心與奉獻受到人們的傳頌。

  “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是他的常態。過灘涉水,翻山越嶺,唐和順用一個人的長征傳郵萬里,用十二年的跋涉飛雪傳薪,他用默默的堅持感動著大家。十二年的堅守,艱辛“步郵路”續寫了一位普通郵遞員樸實無華的人生精彩,凝練出用郵服務的人生豐碑,詮釋了郵政行業的可貴精神。

  默默堅守的背后:空曠大山里的無盡孤獨

  “藍藍的天上白云兒飄,白云下面馬兒跑……”

  一曲唱畢,山上又恢復寂靜。進入冬季,漫山遍野的花草樹木衰竭,除了“呼呼”的風聲,和“簌簌”的落雪聲,山上再無其它聲響。

  53歲的唐和順一手拄著木棍,一手拎著快遞包裹,孤零零地站在半山腰的45度斜坡上,胸前交叉背著兩個綠色的小布包,上頭寫著“中國郵政”幾個字。唐和順是甘肅省蘭州市西固區金溝鄉人,也是全蘭州市唯一的一位鄉村步班郵遞員。

  由于當地山大溝深,村莊分散,部分地區車輛無法到達,唐和順便用雙腳在平均海拔2100余米的大山間走出了一條“步班郵路”。一個人、一根木棍、兩個布包……通往高山的路,漫長而枯燥。唐和順時常哼幾句小曲兒,或點一根煙深吸幾口排遣寂寞。

  唐和順最害怕的不是山路,而是沿路的孤獨。唐和順往山頂送件,有時走一整天,不見一個人影,這樣的路,他走了12年,逾22萬里。

  堂兄弟倆50載的接力堅守:聯通大山內外信息

  近日,甘肅省會蘭州迎來了立冬后的首場“鵝毛大雪”。蘭州市民正歡暢在雪后美景的喜悅和嬉鬧之中,唐和順望著窗外的大雪,大地已蒼茫一片了,眉頭一蹙,心里嘀咕著,"今天送郵件路上得小心點了"。唐和順一邊等待郵政局內分揀的包裹,一邊心里琢磨規劃當日最近的路線。

  每周一、三、五是唐和順送快件的日子,周五的一天,中新社記者一行三人前往西固區郵政管理局,實地探訪、體驗唐和順的"步班郵路"。

  當日9時許,西固郵政局大廳內郵遞員們正在忙碌著分類郵件,20多個身穿工服的人來回穿梭在房間里,他們要趕在9點半之前將所有包裹交接到每位鄉村郵遞員手中。

  金溝鄉共有三名鄉村郵遞員,其他兩位騎摩托車送件,唐和順是唯一的步班郵遞員,因為所劃片區地處高山,自行車、摩托車、汽車都上不去。

  裝滿郵件的小型運輸車在“S型”公路上一路行駛,最終停在山腳下的小巷道內。不一會兒,一個個頭不高,卻很精干的男人挎著布包從拐角處一步跨出來,他便是唐和順。

  與同行的其他幾人不同,唐和順穿著單薄,一件格子襯衫外邊套一件薄制服,“穿多了爬不動山?!碧坪晚樎唤浶牡卣f。

  唐和順翻開布包,規整了下水杯和饃饃,將報紙和信件裝進去后便抬腳往山上走去。

  談及最初步入郵政行業,唐和順說,12年前,他剛從村干部的職位上退下來,一時不知該重新干點什么。就在那時,唐和順的堂哥找到他,并將唐和順介紹到西固郵政局,經過面試后,代替他成為了新一任金溝鄉的鄉村步班郵遞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郵二代”。

  提起堂哥,唐和順挺直了身子,驕傲地說,他是一名步班郵遞員。

  唐和順的堂哥叫唐和太,今年68歲,曾在金溝鄉干了38年的鄉村步班投遞工作,因為膝蓋磨損嚴重,不能再走山路,所以希望堂弟能在崗位上堅守下去。唐和順送件的路上,經常想起堂哥,那幾條山路上,彷佛還有堂哥的身影。對唐和順來說,堂哥既是親人,也是“引路人”。

  在西固郵政局工作了33年的劉克儉慨嘆道,如果沒有這倆弟兄多年來的堅守,這幾個村子的信息可能就是空白的。劉克儉說,這倆弟兄一模一樣,不管翻了多少山,過了多少溝,受了多少罪,從來不會在別人面前袒露。

  步班郵路上的“驚魂一刻”:差點死在山縫里

  雪越下越大,路面的積雪沒至腳踝,踩上去“咯吱咯吱”直響。唐和順腳踩藏藍色運動鞋,在雪地邁著小碎步,小心翼翼地往前挪,盡管如此,他還是不慎滑倒?!班獭钡囊宦?,唐和順重重栽倒在地上,身子在斜坡上滑出去2米遠,皴裂的右手上,卻還緊緊攥著包裹。

  十幾分鐘后,唐和順向左拐進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羊腸小道,艱難前行。道兩旁長滿雜草,雪落在上面,看不清路,稍有不慎就會踩空崴著腳,或從旁邊兩三米高的地方摔下去。唐和順從一旁的枯樹上折下幾支樹枝,用作探路的工具。

  在行進路上,唐和順順手攬起一把雪,揉成小團,喂進嘴里解渴。唐和順杯子里的水不多,不足以支撐一整天10多個小時的路程,只能在吃干饃的時候順順,避免噎著。

  在這幾條路上走了十多年,唐和順慢慢摸索出“門道”:晴天走捷徑,雨雪天行大路,哪條路坡陡,哪條路經常有毒蛇出沒……提及積攢的經驗,唐和順掰著手指如數家珍。

  但鮮有人知道,工作之初,唐和順摔過幾次跟斗,掉過幾次山洞。

  唐和順清楚地記得,工作的第一年,由于不清楚路況,他失足掉進深約兩米的山縫,被卡在中間,膝蓋受傷,動彈不得,“當時想著,這回要死在這兒了?!?/p>

  在人跡罕見的背面山坡上,沒有信號,唐和順無法求救??戳丝匆慌缘陌?,想了想家人,唐和順開始徒手在山體上鑿出一個個小洞,手腳并用爬出了山洞,一瘸一拐地將郵件送達。

  那天,是唐和順這些年來回家最晚的一次。當天,唐和順回到家時,天已漆黑,妻子在飯桌上焦急地等著,一直未動筷。若不是家人發現他身上的傷,唐和順絕不會張口提及那天的“驚魂一刻”。

  此后,在家人三番五次地勸說下,唐和順開始動搖?!安幌朐偕硖庪U境,讓家人擔心?!碧坪晚槾怪壅f。

  正想放棄的時候,唐和順往山里送了一份錄取通知書,這一趟,更堅定了他做鄉村步班郵遞員的想法。唐和順忘不了那家老人雙手接住錄取通知書時的表情和眼神,“兩眼放光,眼里全是希望”,還拉著他的手,熱情地讓他進屋坐坐,喝口水歇歇腳。

  日子久了,唐和順和村民們的感情愈發深厚,除了送郵件,偶爾也從山下捎帶些生活用品,或者將學習用品帶至在十幾里外上學的學生手中?!耙幌氲酱笊嚼锩娴睦相l眼巴巴等待我的那種表情,還有拿到信件和快遞的那種眼神和喜悅,我又不忍心了,決定堅持下去?!本瓦@樣,12年過去了。未來的路,唐和順還要堅定地走下去。

  鄉村快遞10年變遷:包裹變了,等待的笑容沒變

  送件路上,唐和順遇到過惡劣的雨雪天氣,遇到過塌方、滑坡等事故,還遇到過突然竄出的毒蛇……“艱難險阻”遠不止這些,12年間,唐和順甚至磨破了逾百雙鞋,穿爛了幾千雙襪子,為地處偏遠山區的4個行政村、25個社的人們送去信件、報刊和包裹。同時,他還見證了中國西北鄉村快遞10年變化。

  2009年是淘寶首屆“雙11”,當時網購還沒有那么普遍,卻也一天之內創造了5000萬元的銷售額。 2018年 “雙11”網購也有了十年之久,變化的不僅僅是這些數字,還有寄送的包裹里的東西?!熬W購越多,任務越重?!毕啾?0多年前,唐和順明顯感覺到,信件少了,包裹多了,他的任務也越重了。之前,他只需挎2個郵政布包,但現在快遞高峰期,他的手里時常要加拎兩三件包裹。

  這些包裹往往是外出務工或上學的年輕人寄給家里的小孩和老人的東西,有衣物、學習用具、生活用品等。由于經常負重爬山,唐和順的膝蓋受損嚴重,用他的話說,一到雨雪天就是他的“受難日”。

  報刊是唐和順運送的“貴重物品”,它能讓山里的人了解山外發生的“大事”。唐和順更像一條“信息紐帶”,多年來,行經22萬里的崎嶇山路,連接著大山外的世界和大山里的村民。

  年逾五旬的王好忠住在金溝鄉最高的山上,那里是全鄉最偏僻的楊家嘴村上大金溝社。因為上了年齡,王好忠好幾年未下過山,但遠在40公里以外的蘭州發生的重大事件,他跑都了解的一清二楚?!岸际菑奶坪晚標蛠淼膱蠹埳峡吹降??!蓖鹾弥艺f,除了報紙,唐和順也樂于跟村民們講講山下的新聞。唐和順是大家口中那個“和氣、憨厚老實”的人。

  “人太勤快了,太好了!現在基本沒有這樣的人了吧!”王好忠連用幾個感嘆句。不管雨天還是雪天,唐和順穿著雨衣雨靴上山送件,從未失約。

  12年來,唐和順從未接到過一個投訴,他緊跟著堂哥的步伐,穿梭于各個山頭,勤勤懇懇地為村民們服務?!翱赡芪磥頃懈酉冗M的寄送方式,但目前,這些村民們還需要我,我會一直堅持走下來。當然,也很希望能有年輕人來接班,延續我的這條郵遞路?!碧坪晚樥f,不知不覺間,已過去12年了,已不記得送出多少包裹,但記得每個收件人臉上的笑容。

來源:甘肅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