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龍
文化站長堅守基層30余載 傳播先進文化真心服務百姓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8年1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吳家龍,男,1964年11月出生,馬鞍山市當涂縣太白鎮綜合文化站站長。

  事跡簡介:他是一個基層文化站站長,從小就熱愛文藝的他演小品、講故事、做主持,寫書法,樣樣在行。他30多年來憑著對文化活動的熱情和個人的文藝能力,辛勤耕耘,在當地是有名的明星、笑星、策劃人,豐富著一方百姓文化生活。他曾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一個文化站站長在基層堅守了30多年,從80年代的一個民辦公助文化站的普通工作人員,到一名基層文化站站長,他用波瀾不驚的平淡為百姓耕耘著一方精神家園。國家文化部、人事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先后授予他“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個人”稱號;他還被省文化廳指派參加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學院“全國首批基層文化干部培訓” 的馬鞍山市唯一一位基層文化站站長。

  馬鞍山市鄉鎮文化站站齡最長的站長

  吳家龍從小就熱愛文藝,演小品、講故事、做主持、寫書法,樣樣在行。他1985年到文化站工作,是馬鞍山市同一批文化站站長里唯一到現在還沒有改行的一位。

  在這30多年里,吳家龍對文化事業從熱愛到執著,始終秉承著“我愛文藝,我工作、我快樂”的工作法則。

  記得有一次,吳家龍為了編排一臺節目,他跑了好幾個村,請村里的“七大姑八大姨”和平時喜歡文藝的骨干才湊齊了一班人員。吳家龍倍加珍惜,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一板一眼耐心地給他們編排動作,輔導演出。為了讓節目更加有影響力,吳家龍還把大家拉著,在附近的幾個村子巡回演出,“功夫不負有心人”,漸漸地文化站的聲名鵲起,參加活動的村民也多了起來。之后,吳家龍又挑選了幾個好節目參加了市里、縣里的比賽和演出,還取得了較好的榮譽。打那以后,文化站一有活動文藝愛好者們就會踴躍報名,積極參與。

  吳家龍對文化活動的熱情和他個人的文藝能力,也為他贏得了群眾的加分。

  央視的春晚大家都很熟悉,但鄉村春晚你可能沒有見過,那叫一個熱鬧,十里八村的鄉親們把劇場都擠爆了。從1987年開始,吳家龍連續五年的臘月二十七、二十八,在鎮上劇院舉辦農民春晚,他臺下當導演,上臺當主持、表演節目樣樣來。鄉親們就喜歡看他演出,覺得他是咱鄉里的明星大腕,大家還親切地叫他“笑星”。

  在基層工作多年的吳家龍,對基層文化工作深有體會也充滿感情。人員不足、經費緊張、場所有限、設施簡陋,很多事情難以落到實處。這是吳家龍對過去基層文化工作最貼切的感受。但吳家龍沒有絲毫退步,天生笑盈盈的他總能克服困難,而且越干越起勁。

  隨著各級政府對基層文化投入的加大。2006年以來,鄉鎮和村里的文化站、文化廣場建設越來越多、群眾團隊如雨后春筍組建起來,各種文化活動和演出豐富多彩。這讓吳家龍感受到了實現夢的春風。如今吳家龍更忙了,舞蹈隊、鑼鼓隊、籃球隊、秧歌隊、健身隊等等,整個太白鎮的文化活動被他折騰得風生水起?,F在他隨時可調動的文體骨干上千人,隊伍二十多支。不需要精心準備,也不要提前安排,半天功夫他就可以組織一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節目進行演出,因此,他也成為了太白鎮遠近聞名的名人、高人。

  真情服務,文化惠民

  走進太白鎮,濃濃的鄉村文化氣息撲面而來。向村民免費開放的籃球場、休閑健身廣場、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健身室……處處歡歌笑語、其樂融融,呈現出一派悠閑自在、祥和幸福的生活美景。太白鎮鑫龍村村民呂榮英說,“以前晚上都沒什么事做,自從文化站建起來后,我們有空就來廣場上跳跳舞,唱唱歌,生活特別充實!”

  呂榮英所說的文化站,就是太白鎮綜合文化站。該站于2009年9月動工建設,2011年1月交付使用,總投資1200多萬元,占地面積13337平方米,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為全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鄉鎮綜合文化站。吳家龍說:新站建成以來,為實現自己的夢有了用武之地,搞活動也更有了激情。

  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10年間,在吳家龍的策劃下,太白鎮先后舉辦了四屆農民文化體育節,每次活動達十四五項,四屆文體節參加人員達7500多人次,觀眾達6萬人次。

  在文體節中,吳家龍擔當的都是總導演的角色?!拔覀儸F在重點打造農民文化體育節,每一屆都有主題、有特色、有創新?!彼M織、策劃的文體節農味十足,“農民詩歌吟誦”、“整扁擔”、“負重賽跑”、“廣場舞”、“民俗表演”等節目得到了群眾積極參與。

  吳家龍告訴我們,在鄉鎮搞文化工作,其實很有竅門,不只是要服務好,還要讓文體愛好者能找到“家”的感覺。

  侍光明是太白鎮籃球隊長的教練。說起打球的事他很是興奮?!拔掖蚯?6年,先是在龍山橋那邊,現在打到了太白鎮這里,說來都是吳站長領上的路?!毕氘斈?,要不是吳站長逼著我拉起農民籃球協會這個套,早八輩子就散伙了,哪里還能代表馬鞍山參加全省農民籃球比賽,哪里還能在縣里取得幾次冠軍,哪里還能有今天太白鎮農民籃球的輝煌?!

  今年72歲的任元良最大的愛好是寫詩。說起寫詩,老人興致勃勃,“農民詩歌興趣組,你在哪里聽說過?咱太白鎮就有!”吳家龍把這兒20多個詩歌愛好者組織起來,為他們訂詩歌雜志,辦詩歌吟誦會,還要為他們創辦詩刊、出詩集。

  正是這樣真情的服務,文化也正在悄悄的惠及了群眾,才形成群眾熱愛,群眾喜愛,就像群眾說的有種家的感受。

  多一些吳家龍式的平凡人物

  基層文化站站長吳家龍像是一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的老黃牛,用30年耕耘著一方精神家園。如今已經到了他收獲的季節,而他收獲的不是金錢和物質,而是群眾的尊重與愛戴,以及他內心的平靜與滿足。也許,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成為鮮花與掌聲所追逐的對象,但他在平平淡淡的奉獻中得到了基層群眾最寶貴的尊重。

  從吳家龍的辦公室,到他扶持起來的各個文體團隊和各村居的文化活動場所,到正在廣場跳舞的群眾中,再到他的家里,吳家龍的事跡總是顯得難以尋覓和挖掘。當有人問到“你對吳家龍這么多年來有沒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情?” 鄉親們不能給出一個特別精彩的答案,就連吳家龍自己也說,這么多年來忙忙碌碌,雖然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但是感覺很充實,很滿足。

  多一個像吳家龍這樣平淡的人,社會就多一分精彩,群眾就多一份幸福感,那個時候和諧才真正在我們的身邊。平凡的吳家龍讓我們明白平凡即為偉大、平淡即為幸福。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