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昌來
交警十多年如一日扎根基層 創新交管方式獲點贊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杜昌來,男,1965年12月出生,和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教導員,二級警督。 

  事跡簡介:1983年10月,杜昌來走進軍營。從軍15年,他刻苦訓練,積極向上,軍事素質堪稱一流,多次獲得表彰并榮立兩次三等功,由一名普通戰士晉升為正連級軍官。1998年他由部隊轉業到和縣公安局,先后干過派出所治安警、刑警、交警等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上,他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他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層,不圖名利,心系百姓,不斷創新基層交管工作經驗,推行“交警主導、村民自治”模式,受到了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李建中高度肯定,在全省進行推廣。他善于思考,敢于創新,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在平凡的崗位上演繹出“大角色”,探索出“大成果”,為人民群眾辦成了一件件實事、好事、難事,深得群眾歡心,當地百姓對他交口稱贊。 

  2015年2月被安徽省公安廳授予2014年度“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6年10月被評為全省“交警執法標兵”;2016年11月被安徽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優秀包村民警”;2017年5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稱號并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戍守軍營——人民安寧我光榮

  1983年10月,家住和縣西埠鎮雙廟行政村下杜自然村的杜昌來,走進了夢寐以求的綠色軍營,服役于浙江省金華武警支隊。經過新兵連三個月的刻苦磨練,他的政治思想明顯提高,體能素質明顯提升,紀律意識明顯增強。他在日記中寫道:“選擇了部隊就要甘于奉獻;穿上了軍裝,就要珍惜榮譽;戍守軍營好男兒,人民安寧我光榮?!?nbsp;

  由于表現突出,入伍不久,杜昌來就加入了黨組織。入黨后的杜昌來更加嚴格要求自己,一點一滴見精神,一枝一葉顯風范。1987年,在一次出差中,杜昌來意外拾到一個一萬多元的錢包,在當時,“萬元”可是一筆巨款,但他并未見財起義,而是在苦等失主未果后,主動上繳給組織,最終失物完璧歸趙。此事為部隊官兵樹立了良好的形象,被周邊群眾譽為“南京路上好八連又回來了!”杜昌來因此榮立三等功。在擔任車管助理員期間,他處處模范帶頭,業務上精益求精,不斷突破自我,無論是軍事素質還是專業技術都十分過硬,連續三年獲得浙江武警總隊考核第一名,被部隊樹為“技術標兵”,并再次榮立三等功。 

  愛崗敬業——男兒當以身許國 

  1998年杜昌來轉業到和縣,成為一名交管干警。雖然角色有所轉變,但仍然是一個“兵”,還是一身戎裝,這一點,讓杜昌來很開心。  

  逢年過節是杜昌來最繁忙的時候,每年除夕和家人一起吃個年夜飯成了妻子和女兒的奢望,無奈的妻子只好帶著女兒到派出所陪他值班過年。杜昌來一心撲在工作上,與家人聚少離多,就連女兒生病住院,他也只是去看看后又回到了工作崗位上。與女兒約定好了去參加她的畢業班家長會,也因處理一起交通事故而失約。 

  作為一名老兵,杜昌來真正是危難時刻沖在前。有一次出警抓賭,杜昌來不慎從樓上跌下,致使雙腿后腳跟骨粉碎,只休息兩個月就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去上班。2008年的那場大雪,杜昌來與警友們一道維持道路交通秩序。由于大雪封路,杜昌來從烏江加油站一直步行十里,接著又返回,來來回回指揮鏟雪,疏通車輛,硬是拖著受傷的雙腳走了五六十公里,晚上回家時,他的雙腳腫得跟饅頭似的。 

  創新模式——村民自治獲點贊

  烏江鎮105省道交叉口,是該鎮陳卜村村民進出的必經之處。2014年前,因村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加上路口交通設施不完善,該處多次發生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群眾意見很大。作為一名老交警,杜昌來發現這一情況后,多次深入村內調研,查找問題癥結,提出以該村為試點建立“農村交管勸導站”,實行村民自治的新型管理模式。 

  推進中,杜昌來身先士卒、深入交管一線,帶領烏江中隊民警、協管員,按照“兩站兩員”建設要求,開展粉刷墻體標語、設置宣傳專欄、安裝宣傳喇叭、播放專場電影、散發宣傳資料等系列宣傳活動,同時從硬件設施入手,通過施劃交通標線、停車位、安裝減速帶,最大限度降低事故隱患風險。此外,杜昌來積極爭取轄區政府支持,將勸導工作補助統一納入鎮級財政保障,每日補助60元,由鎮交管站考核兌現,這一獎勵機制有效激發了村民參與自治的積極性和責任心,為勸導活動持續開展夯實了基礎。勸導站運行以來,村民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大為提升,全村未發生一起交通事故,村民自治工作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2015年12月28日,全省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暨農村交通安全工作現場會在馬鞍山市召開,省政府副省長、省公安廳長李建中同志親自考察了和縣烏江鎮交管站、陳卜自然村勸導站,并對該鎮創新農村交通安全管理,推行“交警主導、村民自治”模式給予高度肯定和評價。而這一切的背后無不凝聚著杜昌來的智慧和心血。 

  扶弱濟困——俠骨柔情擔道義

  “5年前的12月20日那天,兒子陳順出了車禍?!碧崞鹜?,烏江鎮駐馬村陳翠兵的妻子泣不成聲。時任烏江交警中隊指導員的杜昌來負責處理這起交通事故,他了解到病人手術費需20萬元,于是協調保險公司先行墊付。在陳順住院期間,杜昌來多次與他聯系,勸他安心養病。出院那天,杜昌來還親自駕車到南京接他回家,并買些營養品看望他。盡管杜昌來竭盡一切對這個家庭施以援手,但陳順禍不單行,意外被診斷出鼻癌晚期,不久去世??紤]到陳順家庭困難,杜昌來為他家辦了特困低保。但杜昌來對他家的資助一直沒有停止。陳順女兒入托開學前,杜昌來就提前把小慧橋的書包、衣服、學習用品,還有吃的都買好,還墊付了伙食費一共1400多元。 

  年已九十的百姓村民楊進英把杜昌來當成自己的干兒子。2016年冬天,當杜昌來來到她家門口,看到楊進英老人正一瓢一瓢地把桶里的水舀出,就走進她陰暗的屋里,眼前滿地擺放著用來盛屋頂漏下雨水的洗澡盆、洗臉盆和水桶。見此情,杜昌來抱著老人羸弱的身子流下了愧疚的眼淚。一個月后,杜昌來出資并請來6名瓦匠,利用一天時間,將老人居住的破舊屋頂掀掉,換上新頂。最令楊進英感動的是,2016年底,一個風雪交加的日子,杜昌來冒雪給老人帶來訂做的9斤重的棉被?!澳翘焱砩?,我蓋上它,感覺心里暖洋洋的,就是自己的親兒子也沒這樣貼心??!” 一提到杜昌來,老人總是激動萬分。 

  王來柱,是善厚鎮皂角村村民,五十多歲至今單身,幾年前在外務工意外受傷致殘,生活困難。2017年5月,他成了杜昌來的幫扶對象,為幫助他徹底擺脫貧困,杜昌來為王來柱買來30只鴨苗,同時協調村干部讓他承包村里的魚塘,幫助王來柱發展養殖業。期間,他多次上門送飼料,送技術。鴨子長大后,杜昌來幫助聯系買家上門收購。第一批鴨子讓王來柱一次性增收1500多元。當年11月份,杜昌來又來到了王來柱的家,為他送來了第二批鴨苗,鼓勵王來柱好好飼養,爭取在春節前賣個好價錢。同村的胡守龍也是杜昌來的幫扶對象,他當年飼養的七頭生豬,全部由杜昌來聯系出售。 

  數十年來,杜昌來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他多次被省市縣評為崗位標兵、先進工作者和優秀共產黨員。2015年2月被安徽省公安廳評為2014年度“優秀人民警察”稱號;2016年10月被評為全省“交警執法標兵”;2016年11月被安徽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優秀包村民警”;2017年5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人民優秀警察”稱號并受到安徽省副省長,公安廳長李建中等省市領導的親切接見。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