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湘毅
火車站里的“科技尖兵” 在科技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敬業奉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曾湘毅,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柳州南站信息技術科黨支部書記、科長。他把工作當成愛好,把愛好融入工作中, 23年堅持鉆研業務,先后自主或帶領團隊研發標準化車間管理系統、貨檢手持機系統等信息系統38個,其中4個獲國家級獎項、17個獲全路級獎項,在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柳州南站是全國20個路網性編組站之一,不僅是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的運輸“心臟”,也是西南區域運輸暢通的重要“神經”。這里,每天萬余輛貨物列車到達、編組、出發,最高日辦理貨物列車達17148輛;這里,40多個自動化信息系統高效運行,極大提升了運輸效率和安全保障力。

  這些鐵路技術的廣泛運用,與柳州南站信息技術科黨支部書記、科長曾湘毅密不可分。大學畢業23年,他一直沉醉于信息技術崗位,自主或帶領團隊研發了38個信息系統。

  面對快速更迭的信息技術,他學無止境;面對艱巨的任務挑戰,他攻堅克難;面對五六倍工資的高薪誘惑,他不為所動……

  1995年,曾湘毅從西南交通大學自動化控制專業畢業,滿心歡喜地來到柳州南站??勺哌M車站電算室那一刻,眼前的工作條件,讓他產生了極大的失落感。

  “8個人只有3臺電腦,開發程序只能事先在草稿紙上寫好,再輪流上機編程?!痹嬉銓?3年前報到時的情景記憶猶新,電算室在柳州南站駝峰頂的一個小院內,辦公設備老舊,進出還是鄉村爛泥路。夜深人靜時,他一個人待在單身宿舍,心里難免有些煩躁。

  有一次,師傅帶他下現場調研時他聽車號員抱怨:手工計算車輛編組不僅工作量大、效率低,而且經常出錯被考核。類似的問題,很多工種都一樣。這次調研,深深刺痛了他的神經,一股責任感涌上心頭。曾湘毅希望用自己掌握的計算機技術改變現場作業。

  重新審視自己的價值,曾湘毅滿血復活。白天上班,他主動給師傅幫忙,不放過任何學習鍛煉的機會;晚上回到宿舍,一頭扎進計算機專業書海,很少出門。很快,他便悟出了一些門道,開始參與一些小型項目。

  1997年,鐵道部準備在全路推行車站現車管理系統。雖然系統主框架已經設計完成,但一些細節內容需要各鐵路局、站段自籌力量進行攻關。

  為了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曾湘毅主動請纓,接受系統開發任務?!爱敃r一個老師傅調侃,這毛頭小子膽子不小,上班不到兩年就敢獨自領課題?”提起當時的沖動,曾湘毅樂呵呵地說。

  他接下課題才發現,這項任務遠沒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簡單?!拌F路專業性很強,系統技術又很先進,我在學校根本沒有學過,現場也沒接觸過?!痹嬉阏f。沒有現成經驗可借鑒,一切都得從頭開始。為了攻克這個難關,他硬著頭皮向領導爭取去北京交通大學參加兩周專業培訓班的機會,接著閉門自學了近1個月的時間。

  弄通技術原理后,他白天基本泡在現場,了解車站管理人員和實作人員的管理需要和使用習慣;晚上回到家,結合技術原理和現場需求繼續琢磨,經常半夜醒來突發靈感,爬起來寫代碼;遇到不會的程序,他買來10余本專業書籍自學。為了攻克這個系統,他放棄了所有節假日的休息時間。

  經過大半年的努力,曾湘毅終于順利完成鐵路車站現車管理系統各個子項目的開發和完善?!斑@一年的鉆研拼搏,讓我學到了更多知識,專業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闭勂疖囌粳F車管理系統開發那段經歷,曾湘毅激動不已。

  技術上,曾湘毅快速走向成熟,在技術圈里開始小有名氣。

  “2002年7月的一天,深圳一家知名網絡企業通過同學找到我,想讓我去他們公司做數據庫系統工程師,并許諾了豐厚的待遇?!痹嬉阏f,在當時對方給的工資至少是自己收入的五六倍。

  面對高薪誘惑,曾湘毅曾有過動搖。他說,當時同班來到鐵路的30多個同學有一半都辭職經商了,陸續買了房、有了車,很讓人羨慕。但想著鐵路工作氛圍很和諧、自己也已在柳州成家、車站領導對 自己也特別關心,最終還是選擇留下。

  技術上的日漸成熟,極大增強了曾湘毅的自信。在鐵路技術創新的路上,面對一個又一個急難課題,曾湘毅和他的團隊總是迎難而上、一一化解。

  2011年4月,柳州南站發生一起錯掛列尾事故,給全站列尾管理敲響安全警鐘。經過深入分析,他發現列尾管理缺乏技術手段,存在管理粗放的問題?!靶畔⒓夹g科馬上開展課題研究,盡快徹底解決問 題?!泵鎸o迫的任務,曾湘毅立即帶領團隊開展現場調研。他發現,全站有280個列尾,每年運用4萬多次,平均每月都發生四五個未檢測上線、電池電量不足、安全卡控失效等問題。

  如何利用科技信息手段,解決現場管理問題?項目組進行了反復討論,決定開發列尾管理信息系統,利用條形碼檔案管理,以掃碼方式解決問題。經過半年的攻關,系統正式建成。此后,列尾事故不 僅被杜絕,列尾管理小而廣的問題也迎刃而解。

  “每個項目結題時,都是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痹嬉阏f,通過自己的奮斗解決現場的問題,就是工作的價值所在。

  2015年3月,柳州南站三級六場開通,車站步入現代化車站行列。由于三級六場建設中配置了大量新設備,必須解決新設備與舊系統技術脫節的問題,否則新設備無法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曾湘毅作為重大課題領頭人,必須想在前、干在前。他決定組建“科技尖兵”項目攻關團隊。他把信息技術科8名技術骨干團結在一起,開啟攻堅模式。在團隊多次頭腦風暴后,大家形成一致意見:研 發新一代運輸安全管理綜合信息系統,解決既有車站運輸安全管理系統數據分析缺失和管理沒有形成閉環的問題。

  在研發過程中,由于系統框架與車站原有系統不兼容,各種信息傳遞異常的問題頻繁出現。為了打破技術瓶頸,曾湘毅團隊整整兩個星期泡在辦公室,測試、試驗數千次,修改程序無數遍。餓了就叫外賣,困了在沙發上瞇一會兒。最終通過后臺登錄接口徹底解決了用戶信息傳遞問題,有效解決了過去風險管控過程無痕跡、無統計、無提醒的老大難問題。終于,在車站三級六場開通前,系統投入使 用,大伙終于松了一口氣。

  除了項目開發,信息技術科還要負責處理日常系統故障。技術問題無論大小,曾湘毅絕不會有絲毫怠慢。

  2016年5月的一個周末,正準備陪孩子去公園游玩的曾湘毅突然接到科室小黃打來的求助電話。原來,車站運輸系統出現了故障。接到電話后,曾湘毅抱起孩子就往車站趕。來到車站后,他全力排查故障,把孩子扔在一邊。經過近4個小時的現場、機房、系統篩查后,他終于發現了故障點。等處理完回到辦公室,他才發現孩子已經在沙發上睡著了。

  技術創新,永無止境。曾湘毅感慨,信息技術領域,如果不堅持學習、不一直努力,很快就會落后于時代。

  “歷任車站領導都格外重視信息化開發投入,現在車站的安全治理模式已發生革命性變革?!绷菽险靖闭鹃L李想自信滿滿地說。以前安全管理靠人盯人,再努力也無法杜絕小而廣的問題;現在通過現代信息化手段,實現了全覆蓋、閉環式管理,安全管理的底氣足了。

  從車號識別、列尾管理、安全管理,到職工評價、班組臺賬、人力管理……憑借曾湘毅帶領的研發團隊建立起來的40多個涉及安全、運輸以及綜合管理等各方面的信息管理系統,柳州南站構建起現代化綜合管理體系。

  在未來兩年,他和他的團隊要完成SAM系統計劃編制綜合智能研究、調車計劃標準化作業程序(SOP)電子看板系統、車站人力資源評價體系等7個課題攻關項目。

  “在生產數據運用、視頻圖片自動分析等人工智能方面,信息化建設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痹嬉阏f,按照技術先進的現代企業要求,車站信息化建設仍然任重道遠,必須持續創新。

  目前,曾湘毅團隊初步研發的調車計劃標準化作業程序(SOP)電子看板系統目前已進入調試階段。柳州南站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提出的標準化車間建設要求,以現場作業標準化為核心,啟動了系統的研發,通過把現場作業標準制作成可視化流程,重點解決了作業程序復雜、標準記不住、不會干的問題。

  曾湘毅說,這個系統充分考慮了現場作業的“痛點”,同時在設計系統架構等方面考慮了將來可拓展性,在下行車間試用成功后將進行全面開發,實現全崗位可視化標準作業指導。

  單位的支持、團隊的協作、家人的理解,讓曾湘毅的事業之路越走越寬。昔日的電算室已更名為信息技術科,他也從系統管理員成長為了科長、團隊帶頭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多年里,曾湘毅先后自主或帶領團隊研發了車站職教管理信息系統、職工教育手持記錄系統、運輸效率分析系統等30多個系統,保證了運輸“心臟”搏動有力,降低了職工的作業強度,節約了企業管理成本。

  企業管理和現場作業的需要,就是曾湘毅奮斗的動力。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