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驊
村書記生命定格在脫貧攻堅第一線
敬業奉獻
重慶市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一、人物簡介

  楊驊,男,漢族,1970年12月生,忠縣忠州街道人,忠縣安監局辦公室副主任,忠縣金雞鎮傅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8月21日,楊驊同志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上午9時20分與世長辭,年僅48歲。

  二、事跡概述

  楊驊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放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一家妻兒老小,只身來到全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金雞鎮,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任忠縣金雞鎮傅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他將貧困戶當成自己的家人,真心實意為貧困戶解決難題。2018年8月21日,楊驊同志在工作崗位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上午9時20分與世長辭,年僅48歲,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扶貧工作的無悔贊歌,用自己的熱血向黨、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楊驊,男,漢族,1970年12月生,忠縣忠州街道人,忠縣安監局辦公室副主任,忠縣金雞鎮傅壩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2018年8月21日,楊驊同志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上午9時20分與世長辭,年僅48歲。

  2017年3月份,楊驊同志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毅然放棄舒適的工作環境和一家妻兒老小,只身來到全縣最偏遠的鄉鎮之一——金雞鎮,開展扶貧攻堅工作。來到金雞鎮后,先是被安排在蜂水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隊員,2018年7月,被調整至傅壩村擔任村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金雞鎮蜂水村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薄弱,村民生活也較為艱苦。初來乍到,在蜂水村的所見所聞,讓他感觸頗深。一些貧困戶家境特別困難,種的是幾畝土地,住的是土坯危房,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有些還常常受到病痛的困擾,村里的一幕幕情景頓時他感覺到了心頭的責任是那么重,肩上的擔子是那么沉。隨后,他挨家挨戶走訪調查,進行了細致的調研,他堅持一個月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主動跟干部群眾打成一片。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全村5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貧困狀況、脫貧愿望等一一銘記于心,并建立工作臺賬,指導村社干部和幫扶責任人按不同類別、不同致貧原因進行整理,列出需求清單,制定幫扶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為實施精準扶貧奠定了基礎。

  他不等不靠,積極主動全身心投入扶貧工作,在系統學習扶貧文件和上級相關政策的同時虛心向鎮、村干部和群眾請教關于扶貧工作的經驗做法及意見建議,結合村里的實際謀劃工作。蜂水村地處偏遠,村級產業滯后,后續發展乏力。村民致貧根源大多因為無穩定的經濟來源,因此脫貧攻堅的重點就是為村集體和廣大群眾發展富民產業,以此增強發展后勁。他建議依托現有順篪筍竹專業合作社,成立蜂水村人力資源有限公司,鼓勵貧困戶以土地入股、勞務合作等形式參與,形成一條村級特色扶貧產業鏈,實現了建基地、促發展、得實惠的目標。同時,他還積極物色能人,動員有回鄉發展意愿的村民羅佑華回鄉發展特色養殖,今年2月,貴妃雞養殖場順利建成,養殖基地規?,F已發展到有貴妃雞500多只,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今年3月,羅佑華被鎮黨委政府任命為該村主任助理,將更好地帶動貧困戶發展特色養殖增收致富。他還想方設法,籌措資金,在村里興建核桃種植基地,現已擴種面積達300余畝,再過幾年將達到豐產期,使貧困戶又多了一個增收的渠道。

  建檔立卡資料,是精準扶貧的內容之一,也是難點之一。為了真實地反映貧困戶的家庭情況,他和村社干部一道,一戶一戶比對數據,核實基礎資料,經常加班加點,反復修改。為規范村級資料整理歸檔,他還多次向縣級扶貧部門請教,和鎮村干部交流探討,分門別類地制定扶貧資料整理要點,統一填寫格式,排好任務時限,指導幫助填寫扶貧手冊、一戶一檔資料等,對發現的問題現場提出整改要求和時限,在他的指導下,該村一戶一檔、扶貧手冊和產業扶貧、異地扶貧搬遷等扶貧資料規范、整潔、有序,在接受國家、市級第三方脫貧攻堅檢測評估時,受到檢查組人員一致好評。

  自從來到蜂水村后,他從來不把自己當外人,主動熱心參與村級各項工作,做到事無巨細。2017年9月18日,金雞鎮遭遇百年一遇大暴雨,蜂水村更是受災嚴重,村辦公樓后橋梁被沖毀,3組高筍灣、7組秦家埡口公路垮塌嚴重,村民出行受阻,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方面安撫村民,一方面積極協調配合鎮政府,爭取資金30余萬元開展災后重建和隱患治理,并于年底前順利完工。2017年12月,該村啟動馬塔蓮安置點附屬工程建設,他抽出空隙時間,主動擔任義務監督員,嚴格監督施工企業確保施工質量。今年5月份,全鎮啟動“四好農村路”建設,他又主動請纓,和村干部一道,冒著炎炎烈日,勘界、放線,樣樣精通,始終沖鋒在第一線,干部群眾無不為他的拼命精神深深折服。在看到村綜合服務專干李海波對公文制作不熟悉后,他主動伸出援手,耐心的講解操作方法,從標題正文字號的選擇,再到頁面的排版布局,直到李海波能熟練掌握后他才滿意的離開。

  工作中他一絲不茍,生活上他也毫不含糊,村干部和駐村工作隊隊員平日都是在村便民服務中心食堂自己動手做飯,工作繁忙的時候,飯都沒有人去煮,這時,他又充當起“炊事員”來,洗菜做飯一點也不生疏。平日里,看見便民服務中心桌子、地面臟了,他又充當起“保潔員”,拖地板抹桌子,他做起來得心應手……

  2018年7月份,縣里對72個建檔立卡貧困村駐村工作隊成員進行了微調,楊驊同志被調整到傅壩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他深知這是組織上對他的信任與重托,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剛到傅壩村,他又是立即進入到忘我的工作狀態中,馬不停蹄到每個社召開院壩會,宣傳扶貧政策,開展扶貧大排查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指導村干部做好扶貧信息錄入等。他不顧高溫天氣,堅持親力親為,積極和村社干部一道,了解查看CD級危房改造工作進展情況,參與“四好農村路”丈量工作,仿佛永遠不知道疲倦。

  付壩村三組張啟兵,是今年新識別出的貧困戶,全家有4口人,兩個孩子都在讀書,他得知情況后,主動要求進行幫扶,并第一時間到該戶家中進行走訪慰問,并送去了食用油、牛奶等慰問品。在了解具體情況后,他鼓勵張啟兵發展養殖來增加家庭經濟收入,并表示幫助購買雞苗。張啟兵的大女兒張榮梅在扶貧系統中名字被誤錄為張蓉梅,他知道后,及時聯系鎮經發辦扶貧干部,將情況上報縣扶貧辦進行了更正。在得知張榮梅今年高考考上了大學之后,他更是高興的合不攏嘴,當即表示將給予一定資助,幫她上大學,并囑咐她要好好讀書,將來服務社會。

  他不辭辛勞,用雙腳丈量大地,用雙手托舉民生,以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擔當,憑著堅忍不拔的意志和雷厲風行的作風,將真情傾注,把愛心播撒,為貧困村和貧困戶出點子、謀出路。短短一年多的時光,帶領蜂水村和付壩村村支兩委“一班人”和貧困群眾,出色地完成了黨和政府交給他的光榮使命。

  “他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一個對工作執著認真的人,他是黨員干部和群眾心中的無名英雄”,蜂水村支部書記彭濤評價他時這樣說道。

來源:重慶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