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麗
女教師最美年華獻給山區人小學 25年資助46名貧困學生
敬業奉獻
陜西省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楊國麗,女,1972年3月生,陜西省神木市第五中學教師。

  教書是她一生鐘愛的事業,25年來她始終堅持“用心教書,用愛育人”的原則,捧著一顆真誠而善良的心,用平凡的經歷譜寫著不平凡的人生。

  像許多農村孩子一樣,跳出農門,做一名令人尊敬的老師是她夢寐以求的理想,但因家庭特別貧困,1990年學業優秀的她高中畢業后告別大學之門,回家幫父母料理家務,幫助弟妹完成學業。

  1992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幫她實現了當教師的夢想——雖是民辦,但她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她被安排到最偏遠窮困的劉家畔村小學,這對當年只有二十歲的她來說絕對是個挑戰,但對于因缺老師而停學15個月的學校來說,可謂久旱逢甘霖!她拯救了一所學校,挽救了一群孩子。

  當時在這樣的小學只能開復式班,16個孩子分布在五個年級,其中3個女孩是留守兒童,她們與楊國麗同住。楊國麗經常給她們洗衣服、捉虱子、洗頭,還把自家弟妹的衣服給她們穿,時間長了她們變干凈了,也變懂事了。孩子們親切地喊她為“姐姐老師”。9個學生中午無人照管,她就給孩子們做午飯吃,所有課程由她一人承擔,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那是一個北風蕭瑟的寒夜,睡到半夜9歲的劉瑞農呻吟著說肚子疼。楊國麗給她喝了些開水不見好轉,就毫不猶豫地給她穿好衣服背著向村醫家跑去。面對漆黑的夜晚,迎著凜冽的寒風,她背著瑞農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崎嶇的山路上?!敖?,我害怕?!比疝r微弱地說?!皠e怕,有我呢,我是老師呀,馬上就到了?!彪m是深冬,楊國麗頭上卻冒著汗,兩手早已凍僵了。不知走了多久終于到了大夫家。大夫說:“她得的是急性闌尾炎,要趕快送往鎮上的醫院……”當時是凌晨2點多,怎么去?楊國麗看了看疼得直哭的瑞農說“趕快走吧!”山大溝深,楊國麗和大夫輪番背著小瑞農行走在漫漫山路中,向鎮里趕去……終于在凌晨5點多到了沙峁鎮醫院,經過診治,瑞農的病情得到了穩定??粗斠旱男∪疝r楊老師欣慰地笑了。

  回想當年,像沙峁鎮這樣的貧困山區,大部分老百姓剛達到溫飽狀態,最偏遠的小山村其貧困程度可想而知。就是楊國麗本人也是因貧困而輟學,她當時每月工資只有56元,但看著因家庭貧困而無法上學的孩子們那一雙雙渴望讀書的眼神,她心碎了,心軟了!在小學以及鎮中學工作的十六年間,她經常幫助殘疾孩子、留守貧困兒童以及即將輟學的貧困生交學雜費,買學習、生活用品等。至于給孤兒縫縫補補,給孩子經常性義務補課,苦口婆心勸失學孩子上學等,更是常事。殘疾兒童劉鴻賓就是在她的幫助下完成了學業。正因為她對孩子的愛心、善心,以及教學上的恒心、智心,使得當時無論在小學還是在中學任教階段,所在的學校屢獲大獎,所帶的班級,成績總處于同年級前茅。 

  如今雖然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畢業了,但國麗仍然資助著貧困學生。二十多年來她先后資助了46名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殘疾孩子,累計資助金額達8萬多元。對此有人不解,可她說“我是一名教師,小時候我的生活也很貧困,今天幫孩子一小把,明天改變的可能就是他們一家人的命運!”

  生活上她像母親一樣照顧著學生,教學上更是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多少年來,她總是把教學工作放在第一位,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奮斗不息,同時她也逐漸成長為縣級教壇新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先進教育工作者、榆林市最美教師以及陜西省教育學會名師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并于2015《中國好課堂》博覽會賽課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十余篇論文在各級刊物中發表,參加了陜西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西部農村中學微課的開發與應用》等五個課題的研究。

  她,在三尺講臺上,以三寸舌,三寸筆,一顆愛心耕耘著、收獲著三千桃李的喜悅,以孜孜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著“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精髓!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