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舉
鄉村醫生放棄優越條件扎根基層11載
敬業奉獻
寧夏回族自治區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孟凡舉,男,1980年7月出生,山東陽谷人,中共黨員,中西醫結合專業??飘厴I,1998年12月參軍,2003年6月入黨,2006年12月退伍,2007年4月至今工作于中寧縣大戰場鎮中心衛生院針灸推拿科。他參加工作以來安心本職,敢于吃苦,不斷拼搏進取,銳意創新,以熱情的服務態度和精湛的醫療技術贏得了各級領導的好評和廣大患者的信任。

  一、扎根基層,救死扶傷美名揚

  2007年4月抱著支援西部大開發,為西部大開發奉獻青春的想法,告別環境優越的家鄉與滿頭白發的父母,再次回到曾參軍服役8年的第二故鄉,面對大戰場鎮衛生院設備、環境落后、藥品、器械種類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不等不靠,立足現有條件積極推廣中醫藥服務,走中醫強院之路。為推廣中醫藥技術,解決我鎮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問題在院領導的支持下創建了針灸推拿科,經過10年的拼搏奮斗從最初的6張治療床,發展到現在擁有16張治療床,及電動牽引床、六合治療儀、中頻治療儀、軟組織傷痛治療儀、透化治療系統、內熱針治療儀等價值數十萬的醫療設備,年診療人次3000余人次,業務收入30萬余元,不僅為本鎮患者解決了病痛,而且病源波及周邊市縣,不斷有中衛、西吉、固原、銀川等市縣患者慕名前來就診。

  二、服務病人,醫療經驗日漸豐富

  堅定“大醫精誠,大愛無垠”的行醫理念,不斷加強道德修養,牢記工作職責,在工作中不分貧富、無論老幼,都能熱情對待每位患者,耐心為病人解疑釋惑,盡心盡力最大限度的減輕病人的痛苦和負擔。為了使患者得到連續治療,犧牲了大量休息時間加班為患者治療。同時樹立安全意識,嚴格執行醫療操作規范。使廣大患者在最安全的前提下以最低廉的花費,獲得了最佳的療效。10年來沒出現一例醫療事故和糾紛。為隨時掌握患者病情對一些重癥患者堅持隨時電話聯系,對接受新技術治療的患者堅持定期電話聯系。以便更好的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積累更多醫療經驗。

  三、開拓進取,診療技術排前列

  為了使患者享受縣級醫院的治療,克服種種困難于2008年10月在全縣鄉鎮衛生院中第一家開展了針刀治療術,骶管注射術,走在了全縣鄉鎮醫院的前列,使廣大患者既享受了簡便廉驗的治療,節省了醫藥費用,又省去了去縣級醫院治療的麻煩。2011年5月為在醫院設備落后,診療用房不足的情況下,以對醫院高度負責的態度,以推廣中醫藥服務為己任,為擴展針灸科規模,積極建議將門診樓一樓衛生間進行改造,增加設置了中醫治療室,同時也擴大了針灸科規模,為科室申請了電腦及打印機,在全縣鄉鎮衛生院率先實行電腦打印病歷。使中醫工作又走在了全縣前列。

  2013年12月申請在全區鄉鎮衛生院中率先引進了內熱針技術,此項技術的開展不僅在全區鄉鎮衛生院中首屈一指,同時也是中衛地區第一家開展內熱針技術的醫院。此技術的開展為慢性疼痛患者帶來了福音,通過兩年多的開展,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以高療效、低費用、無毒副作用等特點吸引了周邊市縣廣大患者前來就診。不論在設備還是技術方面都走在了全區鄉鎮醫院前列。

  2014年9月為適應民族地區醫療發展需求,提升科室醫療水平,減輕病人經濟負擔,本人積極與醫科大學國家級課題負責人馬惠昇博士聯系,爭取到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回醫筋傷療法防治基層地區筋傷類高發疾病適宜技術研究及示范項目。該項目由寧夏醫科大學牽頭并承擔,寧夏醫科大學中醫門診部、大戰場中心衛生院等6家醫療機構參與。作為協作單位中唯一一家鄉鎮衛生院,在馬惠昇教授的精心指導下,自14年9月開始,經過10個月的努力完成了53例患者的治療及病歷收集工作,于今年7月順利通過驗收。此課題為患者減免醫療費5萬余元,得到了廣大患者和醫科大學的好評,也增加了民族親和力,有利于民族地區醫療發展需求,同時作為協作單位中唯一一家鄉鎮衛生院,提升了醫院知名度,將醫院針推科工作再次推到了全區前列。

  努力了不后悔,有付出就有回報,多年來的努力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好評和廣大患者的信任,個人于2009、2010、2011年連續三年被醫院評為先進工作者,2012、2013年連續兩年被縣衛生局黨委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2014、2015年連續兩年被縣衛計局表彰為先進工作者,2015年被中寧縣委宣傳部表彰為“崗位學雷鋒標兵”,2016年被中寧縣衛生計生局評為“名醫”,被中衛市評為“守法好公民”。兩次在國家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次收到患者贈送的錦旗。作為一名醫生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踐行了救死扶傷的誓言,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把16年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大西北,以實際行動書寫了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標準。

來源:寧夏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