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明霞
福利院院長用母愛照亮131個孩子的心
敬業奉獻
黑龍江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赫明霞,女,1965年6月出生,鶴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

  做131個孩子的媽媽,131個孤兒的媽媽,意味著什么?

  鶴崗市兒童福利院院長赫明霞就是這樣一位媽媽!2月28日7時30分,赫明霞像往常一樣,早早地離開家,風塵仆仆地奔向了另一個“家”。這一天,她心情不錯,因為她聽說從院里出去的三個孩子,如今在浙江舜宇光學有限公司干的很有起色,今年還有一個孩子從普通工人提拔到了技術部。孩子的每一點成長,每一個進步,都讓赫明霞感到格外的驕傲和自豪,就像母親看到自己孩子的進步一樣滿足,喜歡“炫耀”。

  走近赫明霞,你就會感受到一種非同尋常的母愛情懷——“哭出來的感情和責任”

  2009年,45歲的赫明霞在市民政局機關工作。當年民政局要籌建兒童福利院,領導有意讓她去當院長,起初她不想去,后來領導找她談了三次話,她這才到兒童福利院任職。

  她至今也忘不了上任時的情景。那是個夏天,剛下過雨,通往兒童福利院的路十分泥濘。到了樓前,她傻眼了,除了一棟樓之外,里面什么也沒有。她一個人膽怯地走進樓里,走路都帶著回音,再看看四周脫落的墻皮,內心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不住地暗暗流淚。當時就想,樓里什么都沒有,怎么開展工作呀?可為了不辜負信任和重托,赫明霞很快克服了心理障礙,硬著頭皮把整個樓都走一遍?;厝ズ?,她開始思考如何建院的事宜。從來沒接觸過孤兒院,樓里什么都沒有,自己對樓房的內部裝修又什么都不懂,這一切從哪兒做起呢?為此,赫明霞哭了不止一場??煽逇w哭,工作歸工作,一向好強的她,還是決定咬牙一定把這件事干好。她先是到兒童福利院辦得好地市學習了一趟,回來之后,很快拿出了一套建院方案。按照方案,赫明霞一個難題又一個難題地攻克,一件事又一件事地跑著、忙著,整整忙了三個月的時間,兒童福利院大樓,總算如期修建完工,同時,招聘工作也有序的開展了起來。

  兒童福利院修建好后,20多個孤兒順利入院了,各項工作開始有序進行。

  福利院雖然如期投入使用,作為院長,她也很想松一口氣。不過,有一件事,卻讓她切身感悟到另一個角色的重要——媽媽。2010年的大年三十兒,派出所民警和向陽區一居民送來一個棄嬰。孩子只有1斤8兩重,赫明霞接過孩子本能地摸摸孩子的呼吸,感覺這孩子似乎沒氣了。她趕緊和保育員帶孩子到愛嬰醫院進行救治。經過一番搶救,孩子有了呼吸,但因為是早產兒,出生后還被人用塑料袋包上,扔在氣溫零下30℃的垃圾箱里。醫生稱,這樣的孩子能有呼吸就是奇跡,很難救活。

  孩子曾多次發生生命危險,赫明霞也曾多次面臨過在放棄治療單上簽字的情景,可她硬是沒簽。那時她就一個想法:任何母親都沒有放棄孩子生命的道理,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我都要救活這孩子的命。之后的三個月時間里,赫明霞頂著壓力終于熬到孩子健康出院?;氐礁@?,赫明霞和幾名保育員按照醫囑,24小時對孩子精心照顧,還給孩子起了名字叫鶴陽。也是從那時起,赫明霞心中的母愛情感又進一步升華了。小鶴陽在福利院一直健康地成長著,2015年,5歲的小鶴陽被荷蘭一對愛心夫婦收養。如今,8歲的小鶴陽在荷蘭學會了游泳、體操、舞蹈、鋼琴。今年過年,小鶴陽還給赫明霞發來一段視頻,那是她在化裝舞會上表演大提琴的情景,看到這段視頻,赫明霞特別欣慰。

  對福利院里的孩子,赫明霞向來一視同仁,凡身體有殘疾的孩子,能治療的,她從未錯過。因為她知道,這關乎孩子一輩子。

  建院之初,收養的20多個孩子,一路走來看似簡單,卻相當不易。這些孤兒從小都生活在復雜的環境中,有很強的不安全感和怨恨心理。打仗、吵架、偷東西是經常事兒。一段時間,赫明霞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官司”,被孩子弄得焦頭爛額。一次,20幾個孩子因為一點小事吵了起來,以致大打出手,有些孩子罵的特別難聽。面對這些孩子,她既不能打也不能罵,只能一遍遍說服教育,還要承受孩子的不理解和一些負面情緒。承受的多了,心里難免會有委屈,委屈多了,她會躲在屋里哭一場,一邊哭一邊暗自下決心:一定要讓這些孩子好起來!

  于是,她把教育孩子當成工作的重點。每周六、周日,別人都休息了,她會和有問題的孩子談心,引導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和正直的人格。孩子能健康成長,不違法亂紀,能為社會作貢獻,能對家庭負責,就是她努力的目標和愿望。

  “如果他們是咱們自己的孩子呢?”

  兒童福利院逐漸走上正軌后,9年間共收養了131個孩子。如今,職工也增加到38人。赫明霞常和職工說一句話:“在咱們院里,沒有當官的領導,只有領著大家干活的人!”她對自己說出的話,總是毫不含糊地說到做到。

  兒童福利院的員工工資并不高,但勞動強度卻不小,每個人要承擔幾樣活兒。愛心、良心、耐心,是赫明霞對職工提出的要求,也是她自己的行為習慣。福利院管理的所有環節,廚房做飯、打掃衛生、找孩子談心、保育員的管理,她都親力親為。

  建院之初,曾有一個叫六娃的腦癱孩子,因腸胃不好,一邊吃一邊拉。有一次,赫明霞到保育區檢查工作,看到六娃拉了一身,她二話沒說,就趕緊給六娃擦身上的排泄物,擦洗完畢,又抱過來換好衣服。一個廚房的職工經過時,看到這一幕惡心地都吐了。她不敢相信,堂堂一個院長,還能給孩子擦屎擦尿。正因赫明霞真心對待孩子,真心對待員工,職工也很受感動,也都學著做,對孩子照顧的也更加精心了。

  福利院里每個孩子的情況都不一樣,赫明霞對待福利院的孩子,從來都是不放棄、不嫌棄。有個流浪的孩子,有一天他突然領著兩個殘疾孩子跑了。職工都說,反正也是流浪的孩子,別找了。赫明霞說:“如果他們是咱們自己的孩子呢?離家出走,做父母的能不找嗎?”說完,赫明霞當即召集所有員工甚至發動自己的家人一起幫著找孩子。找到后,看他們臟兮兮的小臉,可憐巴巴說餓的時候,她的心就軟了。即使再生氣,面對回家的孩子,也只有擁抱和溫暖。這個流浪的孩子,還曾沾染了一些社會惡習。為了挽救他,赫明霞把他拉過來,抱了抱說:“以后我就是你媽了,只要你改掉毛病,你有什么需要都可以找我,只要是對你有益的,我就會給你買?!焙彰飨颊f到做到,慢慢地這孩子的壞習慣真的改了。2016年,在一次手工課上,老師發現他手特別巧,手工做得惟妙惟肖。很多人看到他做的精美工藝品,都愛不釋手,甚至花錢購買。赫明霞對他說:“你手工藝品的材料院里出,賣的錢也算你自己的?!睆拇?,他再也不往外跑了,甚至讓他走都不走。有一天,因為赫明霞無意間說了一句,還有兩三年就退休了的話,他跑進屋竟偷偷地哭起來。

  福利院里的每個孩子,在赫明霞心里都有分量,她也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個好前程。學習好的孩子,她想方設法鼓勵上大學,學習不太積極的孩子,她也會鼓勵孩子學門技術,而對待嬰幼兒及殘疾兒童,她則第一時間治療,做康復訓練。每個孩子考上大學,她都會像家長一樣給送到大學。對離院的孩子,她也會四處求人給安排工作。事實上,孤兒出院后的安置工作非常難,但赫明霞總覺得這些都是自己的孩子,應該讓他們有一技之長,好在社會上很好地生存。無論這項工作有多難做,她都堅持做。就如母親期盼孩子走正路、有出息一樣。不僅如此,她還隔三差五給離開福利院的孩子打電話,隨時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工作狀況。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們長大后心里充滿陽光,能有出息”

  今年赫明霞已經53歲了,再過幾年就到了退休年齡。一想到即將離開這些孩子,赫明霞情不自禁地說:“我無論走到哪兒,這131個孩子都是我的孩子,我永遠是他們的媽媽?!?/p>

  當她說這句話時,眼淚不由自主地奪眶而出。這眼淚再也不是委屈與辛苦的眼淚,而是不舍的眼淚。福利院里每個孩子的成長故事都印刻在赫明霞的腦海里,說也說不完,忘也忘不了,有時在她腦海里會經常出現孩子們的幻覺。今年過年,赫明霞尤為開心,她發現院里的孩子們更團結了,懂事了,有禮貌了,知道感恩了。離開福利院的43個孩子中,參加工作的孩子,都能在崗位上認真工作,除夕之夜還知道打電話過來給她拜年。正月初九,上大學的孩子們要返校。她讓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了一臺主題為《愛我家鄉·喜迎元宵節》聯歡會。聯歡會上,幾個大孩子還偷偷買了一束鮮花送給她,令她感動不已。

  其實,孩子每一步的成長,都是赫明霞與院里職工的驕傲。他們陪伴孩子長大成人參加了工作,更期待孩子組建自己的家庭,對家人負責的情景。9年光景,赫明霞把所有精力都放在福利院里的孩子身上,孩子們的安全是她第一個要考慮的,每次院里有施工,她就吃住在院里,一絲不敢大意。9年了,每一個團圓的節日,她都是和孩子一起過的,每一個團圓的節日,家人的團聚的餐桌上,她都是缺席者。因為這里不僅僅是孩子們的家,也是她的家。她說:“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們長大后心里充滿陽光,能有出息?!?/p>

  如今,我市兒童福利院建院已經是第9個年頭了,這里從一棟空樓到城堡似的溫馨家園,赫明霞傾注了太多的心血。也因為她的努力追求,市兒童福利院被列為我省唯一一家“兩類兒童”收養工作試點單位,2015年7月,“全國兒童福利和涉外收養工作會議上”,赫明霞曾代表我省作了經驗介紹,并得到了中國兒童福利和收養中心的領導及各省市領導的高度評價。2017年度,我市十佳敬業奉獻模范的光榮榜上,赫明霞名列其中。

  其實,她更像一個大家庭里當家的母親,為護佑孩子的美好未來而不遺余力地奉獻著。

來源:黑龍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