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亞強
消防員17年歷經5000余次滅火戰斗 解救群眾350余人
敬業奉獻
北京市
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戴亞強,男,34歲,海淀區公安消防支隊雙榆樹中隊副營職指導員。

  戴亞強在當消防兵的17年里,共歷經5000余次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參加百余次重大安保勤務,營救群眾350余人。他是汶川地震中救援的急先鋒,2008年5月,戴亞強作為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抗震救災突擊隊的一員奔赴汶川災區一線,表現出了令人折服的戰斗精神。在2012年北京“7.21”特大暴雨災害中,他帶領中隊官兵連續奮戰30余小時,共參與救援24次,解救被困群眾55人,安全疏散群眾185人,排水200余噸。他親歷火場,涅槃重生,用堅韌毅力跨越生死考驗,2014年6月,海淀區一處大型冷庫起火,且不明位置出現氨氣泄漏,極易引發爆炸。戴亞強帶領攻堅組反復5次深入火場尋找泄漏點,滾燙的水順著頭盔滴到戴亞強脖子上,瞬間燙起一片水泡,他咬緊牙關鏖戰兩個小時終將大火撲滅。

  有這樣一群人,當我們歡度節日時,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當我們臨危遇險時,他們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大到災難救援,小到解救一只寵物貓狗、取卡手的戒指,他們總是能順利解決各類難題。

  早上6時30分,雙榆樹消防中隊消防官兵就要起床,熱身跑、準備技能訓練的器材,開始一天的分組訓練。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消防官兵,必須要完成數百項的體能、技能以及心理訓練等考核。每個項目都有明確的達標標準,例如最常見的衡量單位就是時間,絕大多數項目是精確到秒。也正因為這樣,警報響起后,無論消防官兵正在做什么,換裝、上車直到消防車開出大門,都必須在幾十秒內完成。

  中隊指導員戴亞強當消防兵已經17年了,從最初的普通一兵慢慢成長起來,成為中隊指導員。他歷經5000余次滅火戰斗和搶險救援,參加百余次重大安保勤務,營救群眾350余人。他說,之所以選擇當消防兵,是要圓父親一個從軍夢。當兵以來,自己付出了很多,女兒小學一年的時候,戴亞強執行完一次任務,回家休整,女兒看到久違謀面的父親,喜出望外地說了一句:“爸爸可以回我們家睡覺了!”聽到這話,戴亞強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對普通人來說,享受天倫之樂是人之常情,可是他們卻付出了如此之多。戴亞強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5次,2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被市公安局評為“首都公安現役部隊崗位標兵”和“首都公安現役部隊爭做軍隊好干部先進個人”。2017年4月在公安部政治部組織的網絡推選活動中獲評“我心中的警察英雄”,2017年5月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優秀人民警察”。

  他是汶川地震中救援的急先鋒,2008年5月,戴亞強作為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抗震救災突擊隊的一員奔赴汶川災區一線,表現出了令人折服的戰斗精神。2012年7月21日,在北京特大暴雨災害中,他帶領中隊官兵連續奮戰30余小時,共參與救援24次、解救被困群眾55人、安全疏散群眾185人、排水200余噸。他親歷火場,涅槃重生,用堅韌毅力跨越生死考驗,2014年6月,海淀區一處大型冷庫起火,且不明位置出現氨氣泄漏,極易引發爆炸。戴亞強帶領攻堅組反復5次深入火場尋找泄漏點,滾燙的水順著頭盔滴到戴亞強脖子上,瞬間燙起一片水泡,他咬緊牙關鏖戰兩個小時終將大火撲滅。

  十余年的實戰磨礪,使戴亞強練就了扎實的業務功底,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驗,從裝備器材到戰略戰術他都是行家里手。他每周都會利用半天時間,將歷年典型火災案例向中隊官兵進行深入分析和悉心講解,把他的寶貴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

  17年彈指一揮間,戴亞強說起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作為一名消防官兵的自豪。

來源:首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