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升錦
鄉村教師扎根山窩35年 獨自撐起一座學校
敬業奉獻
安徽省
2018年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武升錦,男,1962年10月13日出生,宿州市埇橋區人,教師。

  事跡簡介:武升錦所在的草場小學三面環山,交通不便,學校有4個教學班,20多名孩子,但只有他一位教師。35年來,為了山里的孩子能接受教育,他自己動手修葺校舍、一個人承擔所有教學任務,出資為學生購買學習用具、家訪勸說讓200名輟學的孩子重返課堂……就這樣,他執著地在山窩里從教35年,罹患重病仍堅守崗位潛心教學育英才。

  默默堅守撐藍天 無私奉獻春蠶情

  草場小學地處宿州市埇橋區夾溝鎮的西北部,三面環山,被稱為埇橋區的“西伯利亞”,再往北走2里路就與蕭縣接壤,交通極為不便。學校有4個教學班,20多名孩子,只有一位公辦教師--武升錦。35年來,盡管辦學條件差,他從來也沒有離開過。他的默默堅守,無私奉獻,撐起了草場教學點的一片藍天。

  1983年,高中畢業的武升錦,放棄了考大學的機會,毅然決然地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做起了一名“孩子王”。冬天天氣寒冷,茅草屋窗戶破舊,孩子手腳凍腫了。他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就從自己微薄的收入拿出部分購買材料,自己動手修理,為學生擋風避雨。在這樣艱苦的環境教書育人,條件雖然艱苦,但他工作卻充滿激情??粗車罕娡獬龃蚬じ辉F饋?,妻子的埋怨,家人的嘮叨,他猶豫了,可當看到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想想孩子的未來,他又毅然地站在了講臺上。

  “玩命”教學滴甘露 只為潤澤山里娃

  35年來,武升錦始終從事繁重的復式班教學工作。除了教語文、數學外,還要教音樂、科學、體育等科目,每周30多節課,工作量很大。復式教學一般教師難以承受,學生年齡層次不同,所學知識點不同。一天下來,頭昏腦脹,再加上他血壓高,嘴里起泡,牙也痛。家人關切地問:“能行嗎?”他默不作聲,咬咬牙挺過去。為了保質保量完成教學任務,他常年堅持早晨六點半、中午十二點半到校開始輔導。經常是給這個年級上完數學課,又給另一個年級上語文課,再給另一個年級上思想品德課。

  他——太累了!下班后的他經常是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里,往床上一躺身子像散了架似的,一動不動。妻子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說:“你這是在玩命啊!”可是,有什么辦法呢?因為他的心里堅定著要讓每個山里娃都能圓滿地完成義務教育,不能讓一個孩子在他這里掉隊,讓山里娃走出大山,改變自己的命運的信念。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35年來,武升錦老師教出的學生中有20多人先后跨入大學校門,成為了社會上的有用人才。

  傾情付出三十五載 以校為家美名揚

  武升錦對待學生,更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山里人對教育普遍不重視,導致大部分學生輟學。武升錦就挨家挨戶做家長的工作,他對學生的父母說:“咱可不能耽誤孩子一輩子呀!”有時遇到家庭困難的孩子,還自掏腰包資助學費和學習用品。家長看到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奔走,都感到十分慚愧。在他的努力幫助下,200余名輟學孩子重返校園。

  每年的梅雨時節,經常是大雨不斷,學校教室簡陋,要是遇到夜里下暴雨,他就趕緊起床到學校,挨個教室查看門窗是否關好,線路斷電了沒有,排水暢不暢。

  時間飛逝,日月如梭,武升錦多年的教育生活,讓他付出了許多,甚至健康。2016年9月28日,由于長期積勞成疾,武升錦突發腦溢血,倒在了工作崗位上,在重癥監護室醒來后,他不是關心自己的病情,而是問:“我的學生怎么樣?”令在場的醫生、護士泣不成聲。學校的學生們自發地疊起了千紙鶴,每名學生寫上了祝福的話語,托人帶到了武升錦的病床前。一個個千紙鶴,就是一顆顆感恩的心,他落淚了。一般情況下,身患重病要臥床多休息,才有利于身體恢復,然而武升錦放不下學校的學生們。他全然不顧主治醫生的建議,家人的無奈,一個多月后,在妻子的攙扶下,他又回到了校園,來到了學生中間,坐著給孩子們上課?!拔淅蠋熣媸莻€好老師!”苦是苦了點,每當他聽到山里的鄉親們的贊揚,心里總是暖融融的。

  武升錦說:“我選擇了教育,一生無悔!”正是他的這種大愛,猶如一根擎天巨柱,撐起了山里娃的藍天,讓我們在感嘆中驚喜地看到他人性光輝的閃耀,激發我們社會向上的力量,而這種力量才會讓我們的生活擁有溫暖和感動!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