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蓉
社區民警20年做群眾貼心人 創立“掌上警務室”
敬業奉獻
山西省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二十年如一日,她扎根基層,傾聽群眾心聲,在細小平凡中步出美麗足跡;二十年磨一劍,她立足社區,傳遞平安薪火,在質樸真誠中躍動精彩人生?!笆腥思t旗手標兵”、“省十大杰出政法干警”、“全國優秀人民警察”、“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 楊蓉把一個個榮譽化作前進的動力,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城鄉社區警務發展的新要求,成績面前不停步,工作再上新臺階,在基層一線靠真心贏得支持,憑真情呵護群眾,用真招打造平安,實打實的將平安和諧送進千家萬戶。

  務實高效“搭平臺”

  2014年3月,根據全市城鄉社區警務戰略的部署要求,按照警務室 “三優先原則”的建設要求,楊蓉把警務室新址建在高發案及防范薄弱區域——金剛里南三巷5號院內。這是一個開放型高危小區,住戶全為拆遷戶,小區有6個可以隨便出入的口子,出租房屋多、暫住人口多、重點人員多、特困戶多,治安形勢復雜。當群眾得知她要將警務室建在這里時,非常高興,積極參與,義務勞動,主動幫忙接水接電,清理垃圾,僅用一周時間,警務室就按照 “三規范四統一”的標準建設完成。隨后,楊蓉又積極聯系駐地單位幫助居民將警務室旁4000平米長滿雜草,堆滿垃圾的空地進行硬化,并聯系體育局,為居民安裝了健身器材,既美化了小區環境,又為居民提供了一定的活動場所,真正把警務室建成了為群眾排憂解難的服務點、掌握社區治安動態的信息點,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贊譽。

  一體三翼“建隊伍”

  “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楊蓉以警務室為主體,配齊配強3支隊伍(即治保會帶動下的治安積極分子“紅袖標”巡邏隊伍、“4050”協勤隊伍、單位保衛組織及物管聯防隊伍), 延伸三翼、借力給力,有效開展治安防范。她還通過自己掌握的轄區情況,積極為一些下崗職工提供幫助,為他們聯系育英幼兒園、統籌辦保育員、清潔工,門衛等工作,既解決了下崗職工再就業問題,也與社區群眾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進一步提高了他們參加群防群治工作的積極性,通過推行“家家搞治安、人人重防范”,有效預防三類可防性案件的發生。2010年以來,社區的26個小區中,有22個小區實現了“零發案”。

  社區工作“智多星”

  金剛里社區西臨濱河東路,東至金剛堰路,北至柳溪街,南達旱西關街。轄區共有居民小區26個,樓房69棟,實有人口2796戶、7896人,出租房屋500余間,流動人口1000多人,大小駐地單位9個,菜市場1個,各類經營場所130余家。出租房屋集中,暫住人口流動頻繁,治安復雜。為了進一步提高群眾參加群防群治工作的積極性,楊蓉動腦筋,想辦法,融入群眾主動作為。 2014年以來,楊蓉積極聯合太原市婦聯依托警務室成立了婦女兒童維權站,維護社區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關注婦女兒童心理健康;積極聯系省老齡委,通過向社區派駐教育志愿者,利用社區、警務室和閑置的公共空間,開辦小型的、分散的老年教育培訓點,將老年教育向基層延伸,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成立社區文藝隊,引導社區群眾為社區安全文明和諧建設共同努力,為黨的事業增添正能量,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做有心人。工作中,楊蓉十分注重平時的積累,非常用心,隨時記錄群眾向我反映的各種情況。2013年春節前,社區朱大爺反映小區18樓2單元6號的田家準備賣炮,因為一時沒有找到合適的存放地點,便將幾十箱炮全部放在家中,非常危險。她馬上與社區干部趕到田家,說明情況,并要求田某立即尋找安全的存放地點。當天下午田家就把幾十箱炮全部搬離居民區,消除了安全隱患。就這樣,楊蓉的身邊有了一大批熱心治安的群眾社區有什么情況,他們總會第一時間向她反映……群眾的這些“知心話”,能夠使她耳聰目明,及時掌握社區治安動態,同時也讓他們充分感受到社區民警就在他們身邊,增強他們的安全感,增加他們對我們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織陣地網?!熬τ邢?,民力無窮”,在工作中,她以警務室為中心,將“居委會→院長→樓長→信息員→居民”連接成線,把社區內的修鎖、修自行車、修鞋、賣面皮等人員組織起來,在網吧、小旅館等治安復雜場所設立固定哨、流動哨、潛伏哨,織出一張覆蓋全社區的治安陣地管控網,一呼百應,游刃有余。在“清網行動”中,網上逃犯張某藏匿于金剛里附近一帶。但是,除了知道“張某的女兒被左左的奶奶接走”這一線索外,并不掌握其他情況。于是“找到左左的奶奶”就成了追捕張某的關鍵。她通過自己的信息員隊伍,僅用了4個小時就在轄區的茫茫人海中找到了2個名叫左左的孩子。再通過確認,很快就鎖定了逃犯張某,并一舉抓獲。

  服務群眾“貼心人”

  社區民警處在基層一線,經常與群眾打交道,經常做的是家長里短,服務群眾等日常小事。為此,我堅持從點滴小事做起,滿腔熱忱地服務群眾,呵護百姓,真正與群眾打成一片。在工作中,我利用一切下社區和群眾接觸的機會,及時發現并化解矛盾糾紛,最大限度地把矛盾解決在社區,化解在群眾的家門口。

  金剛里南區7樓2單元1號80多歲的王大爺,因為家庭瑣碎小事問題與繼子發生糾紛,繼子還動了手,這讓大爺忍無可忍。今年3月13日,在養女的陪同下來所里報案,并聲稱兒子、兒媳偷了他的戶口本,影響辦理老年證,要與兒子斷絕關系。我熱情地接待了老大爺,通過細心、真誠地勸解和開導,很快使老大爺恢復了平靜。這并未就此了結,而是進一步做其繼子的工作。在其繼子來所里辦戶時,我又抓住機會把關愛老人、孝敬父母的道理對其進行了苦口婆心、有理有據的道德和倫理教育,并勸他回去給老人道個歉。經過三番五次做工作后,老人和兒子、兒媳關系緩和,和好如初。我始終認為只要我們心里時刻裝著群眾、想著群眾、處處維護群眾,再大的矛盾糾紛都可能得到及時化解。

  心連心、手牽手、情系情!二十年來,楊蓉同志將自己融入社區,化作一顆窗釘,把安全用守護來丈量;化作一盞燈箱,把溫暖用真誠來徜徉;化作一句誓言:以小平安積累大平安,群眾的期盼就是社區民警努力的方向!群眾的需要在哪里,社區警務就延伸到哪里;民意的需求在哪里,工作措施就跟進到哪里。她是全市社區民警大集體的縮影,真摯而又樸素;她是全市公安基礎工作的品牌,深刻而又豐富。

來源:山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