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鄉村教師20余年情系農村孩子 “夫妻班”美名遠揚
敬業奉獻
廣西壯族自治區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曾杰,女,灌陽鎮紅旗中學教師,平凡中見真情,滿懷深情服務農村兒女,用愛為農村兒女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她二十年如一日,在農村教師的崗位上奉獻自己,滿懷深情服務農村兒女,用愛為農村兒女撐起一片廣闊的天空,桃李滿天下,深得學生愛戴。

  甘做貧苦鄉村教師

  曾杰,出生于灌陽縣城,父母都曾在行政機關重要部門工作,家境寬裕,又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可謂是萬千寵愛于一身。就這樣一個嬌嬌女,確甘愿一輩子做農村孩子的“呵護者”,這一做,就是20年。曾杰1990年參加工作,先后在桂林市新街鎮三樹小學、新街鎮鄧家小學、灌陽鎮三里橋初中、灌陽鎮紅旗中學任教。在三樹小學和鄧家小學任教時,每天要騎著自行車從家里去學校,當時的路況特別不好,都是黃泥路,晴天灰塵滿天飛,雨天路面不平整,到處坑坑洼洼,好幾次她都從自行車上摔了下來,每天還要帶中午飯去學校,天氣冷的時候,她也只能吃冷冰冰的飯菜,就這樣的教學條件,她堅持了6年,沒有放棄,沒有退縮,更從來沒想過動用父母的關系,改變自己的命運。也曾有人笑她傻,她說“我不覺得,我熱愛教育,喜愛孩子,只要站在講臺上,我就從來不覺得苦和累,我很快樂,這就足夠了”。

  生活艱難,仍堅持教育一線

  1992年,曾杰和同為教師的莫小廣喜接連理,伉儷情深,共同為教育事業奮斗,小日子過的很是甜蜜 。然而,生活總愛和人開玩笑,1996至1999年,是他們人生的“三年困難時期”,曾杰父母雙雙癱瘓,他的哥哥姐姐家境都一般,而且都要照顧自己的孩子,只有曾杰還沒有孩子,照顧雙親的重擔壓在她身上,婆婆身體也不好,也需經常照顧,丈夫莫小廣患有哮喘,常年吃藥打針,曾一度有生命危險。當時她還擔任班主任,家庭、事業的雙重壓力就這樣落在了一個柔弱女子身上。然而,她沒有被挫折嚇倒,她淡定的接受著一切,一邊照顧好家人,一邊努力工作。 1996年9月,曾杰調入三里橋初中,教育50多名第一次離開父母身邊的學生。面對這樣一群剛剛離開父母的孩子,她暗自下決心“一定要像母親一樣愛他們,一定要精心呵護他們!”文文的褲子破了,她手執針線細心縫補;媛媛升旗時突然暈倒,她通過急救辦法使她清醒,為她煮姜湯;孩子們鞋子濕了,她把鞋子放在火爐旁烘干……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孩子們感受到了班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個個變得活潑開朗,勤奮好學。2002年3月由于過度勞累,有身孕的曾杰不幸流產,但她僅休息半個月,便又帶著傷痛走進課堂和孩子們一起向中考沖刺!“又不是自己的孩子,何必那么拼命呢!”身邊有人不理解,但并不妨礙她愛自己的學生,但經過上次流產,曾老師一直未孕,默默承受著旁人的閑言碎語,曾老師直到2003年才迎來自己的孩子,大家都開玩笑說她“十年磨一劍”,所幸她的孩子很健康很優秀,在他們夫婦的教導下,現在已經是個品學兼優的中學生了,曾杰說“我現在更加愛我的事業,我帶我的學生就像帶我兒子一樣,我不僅是個灌輸他們知識的老師,我更要做一個教他們做人,關心他們成長的母親?!?/p>

  夫妻同心,“夫妻班”美名遠揚

  1996---2017年,曾杰與丈夫精心呵護了6個班級,妻子曾杰任班主任,丈夫莫小廣任副手, 生活中他們是人人羨慕的恩愛夫妻,事業上,他們是相輔相成的好搭檔,他們會經常一起探討班上的學生,怎樣更好地教育他們成才,學生已經成為他們必不可談的話題。曾老師說“我教書先育人,每接一個班,我要先摸清我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家庭情況、性格狀況、學習經歷,然后對癥下藥”,莫小廣老師也說“育人先育心,老師一定要走進學生心里”。他們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不圖功名利祿只要學生好

  當前,農村學校的“留守學生”成為教育的棘手問題,曾杰用親情服務的方式爭當他們的“代理家長”,用親情和愛去呵護這些情感缺失的孩子。她針對學生特點及時開展了“感恩教育”等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深深地懂得珍惜時間、努力學習、回報父母的道理。因為對農村兒女的一片深情,曾杰深感自己的責任重大。近20年來,她以普普通通的教師身份,做了一些平平淡淡的工作,年輕的同事稱曾杰為“知心姐姐”,老同事說跟她共事是一生的榮幸,贊揚她最難能可貴的是一如既往地堅持平凡事。曾杰老師桃李滿天下,她教過的很多學生都在行政機關、金融行業身居要職,有畢業多年的學生還時?;貋戆菰L她,她說“我這一輩子,不圖什么功名利祿,只要我的學生能夠做個好人,我就知足了,我就是一個成功的老師了”。 她獲得過桂林市優秀青年教師,6次獲得桂林市先進班級班主任。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