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阿西滿
老交警堅守崗亭37年 站出示范崗
敬業奉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2017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2012年5月16日,首府首個以交通民警名字命名的交通文明示范崗――“斯德崗”正式啟用。隨著“斯德崗”的設立,水磨溝區交警大隊的老民警斯德·阿西滿走進了市民的視線。大家不禁要問,一名普通的交通民警有何不平凡之處,能讓首府交警系統以他的名字命名交通文明示范崗?

  斯德,是水區交警大隊年齡最長的民警,1979年參加工作,在線路交警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他一干就是34年。雖已年過半百,但是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獻著。

  用大隊年輕交警的話說,像斯德這把年紀的老民警,早已沒有了工作的激情,打起手勢來也是疲疲沓沓。但斯德警官不同,站在交通路口疏導過往車輛,戴著白手套的手,上下揮舞,一招一式,非常標準、漂亮。

  大家都知道,交警們最辛苦的工作時間當數嚴冬和酷暑。寒冬里,即使穿上厚重的棉制服,在零下二十幾度的寒風中站上30分鐘崗,渾身也就凍透了??崾罾?,十幾分鐘的執勤,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背。一年365天,斯德交警從沒有一天提前離開過自己的崗位。每天清晨,當大家還沒有出門,他就已經來到了自己的崗位,迎接早高峰的到來;節假日,也是他最辛苦的時候,往往是在萬家團圓的時刻,他卻堅守在工作一線。

  斯德交警工作的范圍是南湖南路勞動街路口及周邊區域,這個路口人多車多,交通狀況復雜。每天交通高峰時段,在這里指揮疏導交通,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年輕交警都經常喊腰酸背痛,可斯德從沒喊過苦、叫過累。去年秋天連降大雨,為了防止主干道出現交通擁堵現象,斯德不顧雨水的冰冷沖進雨里指揮疏導交通,幾個小時下來,穿著雨衣的他渾身上下早已濕透,可他卻只是抽空倒出鞋子里的雨水,擰把衣服,就又沖向馬路繼續幫助陷在雨里的司機推車。也就在那天,一名私家車主用手機拍下了“雨中交警”的形象,并上傳到微博,一時間,斯德的知名度大漲——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斯德老爹”。

  執法中的斯德,威嚴中透露著溫情。

  住在西虹東路時代小區的趙先生說,有一次跟在公交車后面,沒有看到信號燈,被斯德攔了下來,心里很不情愿,畢竟自己不是故意的,讓交警罰了,實在是冤枉。斯德和藹地告訴趙先生:“跟前面的車輛保持安全距離,留下足夠的觀察空間是安全行車的保障!這次算是給你長知識了,下次別再犯同樣的錯誤?!钡诙?,趙先生打電話告訴我們,遇到這么好的交警,這輩子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家住南湖的李先生,由于家里漏水,著急處理,在路口占用直行道左轉,被斯德擋停,當時心里非常不安,想到這下不僅要耽誤時間,還要受處罰和被狠狠地“教育”一番。斯德了解情況后,微笑著說:“再急也要遵守交通法規。有急事你先去辦,回來再找我處理違章,我相信你!”每當李先生提起此事,對斯德警官都是贊不絕口,他說自己雖然被罰了款,但這份信任,他永遠銘記在心!

  斯德警官的溫情執法,換來的是趙師傅、李師傅一輩子的鄭重承諾!

  除了處理交通違章行為,斯德還是個心思細膩的大叔。記得去年4月的一天,斯德在騰飛大廈執勤時,發現3名年幼的女孩在人行橫道上跑來跑去,當時正值晚高峰,這幾個孩子的舉動相當危險。發現情況不對的斯德立即上前,將3個小女孩帶到安全地帶,詢問她們為什么會在馬路上亂跑。原來她們幾個迷路了,找不到回家的路,身上沒有電話,也沒有錢??赡苁鞘艿搅梭@嚇,小孩一時半會兒也說不出自己父母的電話。斯德見此狀況,在附近找了家飯館,帶他們歹歹地吃了一頓“拉條子”,給他們壓驚的同時,通過公安信息網找到她們的家庭住址,并將她們一個一個安全地送回了家中。

  烏魯木齊現在的汽車保有量已經突破了80萬輛,越來越多的車輛給首府的道路交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群眾需要暢通、優質交通環境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全市的示范路口,斯德和他的徒弟們,不管是在炎炎的烈日下還是在刺骨的寒風中,用一個個標準的敬禮提醒路人遵守交通法規,他們在重復著簡單機械指揮手勢的同時,還攙扶年邁的老人過馬路,護送迷路的孩童回家,為陷在雨里的司機推車、遞茶……他們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時刻守護首府交通大動脈的和諧暢通。在這里,我想對所有的交警同志們道一聲:辛苦了!在這座城市,您是一尊雄偉的雕塑,一道亮麗的風景!

  34年的堅守,斯德·阿西滿默默的奉獻、無聲的付出,從普通線路民警到以他名字命名的斯德示范崗,他嘗遍了個中的酸甜苦辣,他用執著和堅韌詮釋著無私奉獻的精神。

  “做好每一件事,是一種執著,更是一種責任!為責任而堅守,無怨無悔!”這就是斯德·阿西滿一個普通交通民警的心聲!

來源:新疆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