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軍
外科醫生20余載堅持開“小處方” 帶出一支過硬團隊
敬業奉獻
北京市
2016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王曉軍,男,1963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市第六醫院外科主任,外科教研室主任,血管外科主任,整形美容外科主任。

  1987年,王曉軍從第三軍醫大學畢業后分配到北京軍區總醫院(現為陸軍總醫院)外一科工作。2003年轉業至第六醫院從事普通外科和血管外科、整形美容外科和外科疑南疾病的診治。他從事外科臨床工作近30年,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用自己無私的愛心、精湛的醫術和敬業奉獻的精神,為無數病人解除了病痛、挽救了生命,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和愛戴。

  一、醫術精湛,獲得多項殊榮

  技術是醫生的生命。王曉軍常說,要想成為一名好醫生,光有好的服務態度是不夠的,還要有過硬的技術,要有為病人服務的本領,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多年來,他始終堅持刻苦學習,不斷創新,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在整形美容外科、燒傷外科以及血管外科領域有很深的造詣,發表科研論文40多篇,獲得國家、軍隊以及北京市科技進步以及醫療成果獎12項。獲得國家973科研課題、軍隊十一五規劃課題、北京市東城區科研課題總計9項,科研經費總計100多萬元,獲得國家、北京市、重慶市、軍隊科技進步獎以及醫療成果獎總計12項。王曉軍醫生特別擅長整形美容的所有手術及下肢動脈缺血導致的下肢和足部的潰爛創面的修復治療,獲得并順利完成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軍隊“十五”規劃以及北京市東城區科委資助的科研課題6項,獲得“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和“北京市東城區第四屆有突出項獻的人才”等榮譽稱號。

  二、率先垂范,同事眼中的好主任

  治病救人是醫生的天職,他常說,病人對我們是以性命相托的,世界上還有什么比這種托付和信任更加沉重和神圣呢。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充分發揮技術“帶頭人”作用,自覺擔負年輕醫生的培訓工作,把自己掌握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教訓,毫無保留地傳授給科室其他同志,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帶出了一支醫德高尚、技術精湛、作風過硬的??脐犖?。對每一位患者,他都堅持親自查房,對每個治療細節都嚴格要求、一絲不茍?!安∪说氖聼o小事”,這是他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他經常教育年輕醫生:查房要多用時間,一切為病人著想。外科病人發生并發癥的幾率高,他要求全科每個醫生、護士都熟練掌握“足部的潰爛創面的修復治療”等專業技術,確保每個糖尿病并發皮膚病患者及外科手術患者得到及時、高效救助,大大提高了搶救成功率。對最艱巨、最危險的工作任務,他總是以身作則,吃苦在前。對夜間遇有重大搶救,他總是接到電話后,立即駕車趕往醫院,為搶救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多年來,獲救患者和家屬以各種方式對他進行感謝,他都一一婉言謝絕。在他的帶領下,每一位醫生、護士對待患者都像親人,搶救病人不分晝夜,有時顧不上吃飯、睡覺。良好的醫德醫風,營造了和諧的醫患關系,第六醫院外科每年都收到群眾送來的感謝錦旗、鏡匾和大量的表揚信。

  三、醫者仁心,樂于助人的好心人

  醫者,既要有仁術,更應有仁心。在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時,他在工作和生活中,還時刻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待病人如親人,千方百計為患者解決各種困難。鐘樓灣社區居民鄒某一直忘不了他被第六醫院外科主任王曉軍救治的經歷,幾個月前,鄒某用黑色塑料袋包裹患病的右腿,拖行時流出腐爛的膿水,且伴有刺鼻的腐臭味,四周蚊蠅縈繞。經東城區救助站診斷,鄒某為糖尿病足患者,且病情較重,按正常情況判斷,鄒某的病情應考慮從右腿小腿中部往下截肢??僧斆裾萍吧鐓^多方聯系其家人對病情如何處理作出決斷時,其前妻、女兒及原岳父岳母都不愿對鄒某的任何情況負責,之后干脆拒絕接聽電話,形勢一度陷入僵局。由于鄒某情況過于嚴重,考慮到臭味太濃且帶有傳播性病菌,安定門街道民政科聯系多家醫院均拒絕接收。經多方奔走,北京市第六醫院醫務科聯系本院外科主任王曉軍,王曉軍主任了解病后立即組織骨科、泌尿科等20余名專家對鄒某病情進行會診,20余名專家幾乎一致認同應該馬上進行截肢。而確定為鄒某主治醫生的王曉軍,憑借從業30多年診治上萬病例的經驗認為,認為可以為其治療,力爭保住肢體,王曉軍醫生說:“能為他多重建一點點功能,對他的生活,可能就有很大的幫助”。針對鄒某的病情,王主任安排外科為其單獨騰出一間6人病房并以打針、吃藥的醫療方式控制鄒某血糖及混合感染,輔助輸血改善循環,針對鄒某長期嚴重營養不良,飲食也制定了少主食、重點補充優質蛋白且不能吸收植物蛋白的方案。在異味消失后不久,鄒某的創面開始有了愈合跡象。如今,在王曉軍醫生的治療下,鄒某保住了自己的右腿并已經開始了新的生活。鄒某對王曉軍醫生充滿了感激。

  四、愛崗敬業,心底無私天地寬

  為了千千萬萬像鄒某這樣的病人,在醫生的工作崗位上,王曉軍醫生一直忘我工作,對經濟困難的患者,他常想怎樣才能既省錢,又把病檢查清楚,想盡辦法開“小處方”,為病人節省診療費用。對危重患者,他廢寢忘食,晝夜奮戰,全身心投入搶救。對因患病時間較長、心理負擔較重的患者,在藥物治療的同時,主動與他們交朋友,耐心進行心理疏導,在給病人看病時,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堅定不移地認為一個親切的笑臉、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溫暖的問候語、一個拉扶的細心動作本身就是一味對癥良藥。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視病人如親人,從而贏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與尊重,減少了醫療糾紛發生。多年來,只要在六院普外住過院的患者,幾乎都成了他的“老熟人”、“老朋友”,每天找他看病、咨詢的患者絡繹不絕,使他經常下不了班,但他總是耐心細致地為每位病人“開方、解惑”,讓大家都滿意后,才下班回家。

  王曉軍同志是個普通的醫務工作者,也是一名有著30多年黨齡的共產黨員,他一直以“奉獻不言苦,追求無止境”作為自己的人生格言,繼承共產黨員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同時也努力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身邊更年輕的黨員,并主動聽取來自領導和同事們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他有著共產黨員堅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愛心、智慧和汗水,為患者帶來了健康和幸福。正象他經常說的那樣,如果我們每個人能在自己能力范圍內,做些小事,盡量幫助別人,這個社會就會更和諧、更美好。

來源:首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