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現
養路工深山守護國道25載 救助無數車輛和旅客
敬業奉獻
陜西省
2016年9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李德現,男,1970年12月出生,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城關鎮人,現為陜西省安康市寧陜縣新路道班班長。

  守護200天霜凍期與18公里險峻路

  在莽莽蒼蒼的秦嶺腹地,有一道險峻挺拔的山梁,它就是海拔2299米的平河梁。這道山梁從北向南順延,因山頂平坦積水如河而得名,210國道從這道山梁上盤繞蜿蜒而過。平河梁上有個新路道班離寧陜縣城40余公里,這里晝夜溫差20余度,幾里不同天,一年210余天的霜凍期,道班養的18公里路是險峻的盤山路,加上超限超載的大噸位車輛的碾壓,45歲的道班的班長李德現帶領他的同事們就在這里長年累月承擔著超負荷的工作。

  1990年7月參加工作的李德現,把自己全部精力獻給了公路事業,成為南來北往司乘人員傳頌的人物。2006年度被安康公路局授予“十佳”道工;2009年1月被陜西省交通運輸廳授予“全省十大養護標兵”榮譽稱號;2009年4月榮獲中華全國總工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13年被評為寧陜縣第三屆道德模范;2014年6月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最美安康人”稱號; 2015年4月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這些榮譽是李德現日復一日艱苦工作最好的注解。            

  道友身邊的“好班長”       

  20歲時,李德現就被父親從安康漢濱送到寧陜,先后在寧陜多個多個艱苦的道班工作,25年他幾乎都是在秦嶺山中的公路道班度過。如今,作為兵頭將尾的李德現既要把上級的工作任務完成好,還要保證保證全班的團結和諧。他經常說,完成生產任務是我們道工的責任,是我們養家糊口的前提。

  在秦嶺山中的漫長冬季里,李德現帶領他的工友們除了正常的養護保暢工作外,還肩負著繁重的高山防滑任務。他們常常在零下十幾度的山路上巡查,遇到風雪天車輛受阻,他們則常常一路撒沙十多公里,一直護送車輛翻越平河梁。而盛夏酷暑,他們一方面以超出常人的勞作,頂著炎炎烈日修補坑槽,處治路面病害;另一方面,還要準備在暴雨等自然災害突然來臨時排危搶險。

  1996年7月,一次清理塌方路段,李德現準備疏散人群點燃導火索引爆時,突然山上有石頭滾下來,情急之中他用手去托石頭。就是這一托,石頭才未砸向裝好的炸藥和雷管,周圍滯留的車輛和人員安全了,而他的拇指卻被砸掉了一節。

  2007年7月,連續一個月的降雨造成210國道寧陜段100多處塌方,坍塌總量4萬余立方米。為早日恢復路況,李德現一直堅持帶領團隊清除塌方,他每日都是渾身濕透,滿臉污泥。十幾年風里來、雨里去,落下的風濕病也折磨得他睡不安穩,渾身都貼滿膏藥。    

  2008年元月,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襲擊了大半個中國。近20天210國道寧陜境內被大雪覆蓋,最低氣溫零下11度至零下15度,最厚積雪達60厘米。為確保春運暢通,李德現帶領同事取消春節休假堅守在一線,調集裝載機等機械,鏟除路面冰雪,拋灑防滑砂200余立方米,融雪劑30余噸,清理冰雪路段20公里。期間,救助遇險車輛,旅客、司乘人員無數,為春運提供了道路安全保障。

  司機口中的“胖大哥”

  公路上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故事,25年來李德現幫助過往司機已成為習慣。他唯一收獲的則是司機們親切的稱他“胖大哥”。 一位司機感動的說:“胖大哥很體諒出門在外的辛苦,真的把我們當成一家人?!?/p>

  1995年9月,一輛四川新車由于車速太快,在一彎道處直撞山上,司機來道班求助,他立刻組織大家將車從水溝中弄上來。夜里他還為司機送來棉被和食品。事情雖小,可在司機們看來,他的幫助卻常常是一種雪中送炭般的溫暖。

  車壞在路上,司機最擔心的是車上的物品安全,一不注意可能就會發生偷搶的事情。1996年一個晚上,一個拉蘋果的車側翻在道班附近,蘋果滾了一坡。第二天早上,李德現得知一車蘋果竟被當地村民偷拿光了時很傷心。從此,每次有車輛遇險,在搶救司乘人員的同時,他首先想到的是保護好司機的財產。平時在路上作業時,一有機會,他就與村民拉家常,給村民講出門人不容易,尤其是過往司機在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更不能趁人之危,貪圖小便宜等等。在他的感召下,再也沒有發生村民哄搶遇險司機財物的事情。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只要有人來道班尋求幫助,只要路途遇到有人需要幫忙,李德現都會解囊相助。

  “怕艱苦就當不了個好養路工”!這句話成了李德現常掛嘴邊的口頭禪。一位平凡的養路人,因為有一顆愛崗敬業的心,他的生命才變得如此厚重。他就像秦嶺深山一顆永遠閃光的鋪路石,用閃光的青春和對養護事業的忠誠,實踐了自己“當一名好養路工”的諾言。

來源:陜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