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獻森
援藏干部搶險救災沖鋒在前 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敬業奉獻
北京市
2016.6
人物故事:

  陳獻森,男,1972年9月出生,漢族,河南內黃人,中共黨員,現任北京市第七批援藏干部,2013年6月進藏,7月任職,任西藏堆龍德慶縣委書記,2015年10月,任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區委書記。

  任職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帶領全區各族人民,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緊緊抓住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繼續搶抓政治、歷史、政策、發展四大機遇,全面深化改革,堅守穩定和生態兩條底線,著力實施黨建統縣、環境立縣、文化興縣、產業強縣、民生安縣、依法強縣“六大戰略”,加快推進“三化四區”建設,全力推進工業園區、農村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堆龍城鄉統籌先導區、特色工業集聚區、城郊農業示范區、拉薩現代新城建設的新步伐,使堆龍經濟社會連續保持跨越發展的良好態勢,圓滿完成了“十二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各項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一、干實事的領導

  2013年7月19日,堆龍德慶縣遭遇了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大一次山洪。這是他剛上任書記的第6天,還在高原反應。聽到警報聲,他把電話打到縣委值班室,得知情況后,來不及多想,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成立應急指揮部,切斷109國道進入縣城的車輛,組織群眾撤離,營救被淹群眾。從山上奔騰而下的洪水,震撼著大地。當務之急,必須找到源頭,切斷泥石流或將其改道。當時,書記連雨衣都沒有來得及穿上,一身都是泥水。到現場一處一處查看,查找洪水的來源。他說,這種情況下,派誰去都是危險的,作為現場最高指揮,這是他的責任,關鍵時刻不到位,如果弄錯了泄洪口,把其他老百姓淹了,責任更加重大。在他的帶領下,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和水利局的同志,一同朝著山洪來的方向尋找泄洪口。后面跟上來的縣委常委、統戰部長,眼里噙滿了淚水,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了書記的身上。他說:“書記才剛到西藏,還在高原反映,淋在雨里,如果感冒了就有生命危險?!?/p>

  一邊,他迅速派出一名主管副縣長帶隊,檢查溝渠里面有沒有堵的地方,泄洪走到哪里去,有沒有住著老百姓,組織撤離,迅速疏散。另一邊,又急調應急分隊,挖引水渠,切斷水源。由于沒有機械設備,就用鐵揪和镢頭,靠人力開挖水渠,用最原始的辦法,生生用大錘,開挖石頭。陳書記一面指揮,一面挖渠,挖不動了,就休息一會兒繼續挖,大家都拼了命。凌晨6點30分,洪水切斷了,山洪引走了,居民樓保住了,縣城沒發生重大的損失。書記并沒有休息,一個一個踩點查看,成立工作組指揮做好善后處理工作。

  這次洪災,老百姓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七天時間書記給群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參加抗洪搶險的干部群眾都覺得,干實事的領導來了。

  二、“能較真”、“敢碰硬”的書記

  早在2011年開始,因為國家經濟開發區征地,乃瓊“824戶”拆遷安置。2013年10月30號,二三百人聚集到國家經濟開發區集體上訪。當時陳書記正在拉薩開會,聽到這個消息以后,他囑托政法委書記一定要把上訪的人員帶到縣里來處理??吹秸笤豪锖趬簤旱纳显L人群,很多人不理解,本來就不是到政府來上訪,帶走就行了,這還引上門來了。陳獻森認為,在堆龍發展中的任何一件工作都不能掉以輕心,隨時可能被國際勢力和反分裂集團帶著有色眼鏡惡意炒作,成為輿論熱點,帶來負面影響。他開會回來之后,指派縣委常務副書記現場進行安撫并進行登記工作,之后召開了常委會,成立14個工作組,一個綜合組,每個組都由縣級干部帶隊,開展調查。14個工作組,一百三十多名干部,一戶一戶走,一戶一戶摸情況,老百姓的訴求是什么,問題究竟出在什么地方,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就這樣白天工作晚上收集情況,晚上到凌晨一兩點,就這樣把情況梳理清楚。

  原來,一個最集中的問題就是當時安置費太低,書記親自出面跟開發區聯系協商,經濟開發區重新進行了審定補償,每家每戶補了三萬塊錢。另一個最集中的問題,就是村干部的問題,老百姓反應很多。調查的結果,依法對村委會7個人全部判刑,班子解散,讓老百姓選出了自己滿意的班子,對全區的村干部也是一個警示,老百姓服氣了。藏歷新年,老百姓舉著大碗的青稞酒,表達對政府的感激之情。

  三、堅持“黨的集體領導”,“凝心聚力”的書記

  在堆龍的干部印象中,三年來召開了90多次常委會,研究解決五六百項重大事項,30多項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很多年的遺留問題。

  首先系統梳理全縣的“三重一大”的問題是什么,列出來,實際上就是制約那些把個人放在組織之上的那種行為。規矩立起來,黨委領導核心什么時候都不能變。嚴字當頭,不是對別人而是對自己,對自身嚴。包括在生活上,八項規定的執行、九項要求的落實,這個杠杠是絕不突破的。

  嚴字當頭,對自身嚴格要求,對整個的班子注入了一個非常風清氣正的氛圍,尤其是在干部的選拔任用上,堅持用政績說話,常委會之后進一步考察證實這個干部到底怎么樣。出主意用干部,選拔配好班子。選一個干部,就樹一面旗幟,三年以來用了300多名干部,很多干部自己都沒有想到。

  他任職三年以來,堆龍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快車道,先后經手70多個億的項目,做到100萬以上的項目必須常委會研究。所有涉及民生的大事小情,落實未位發言制,集體會診。他說,常委會的實質是一種利益的博弈,只要是出于公心,無私才能無畏,要公心為上,要有寬廣胸懷。

  四、“民生問題”也要“規劃在先”,“頂層設計”的書記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來到縣里以后,第一位的就是深入、細致、清晰地搞調查研究,他用了三個月的時間,走遍了全區2700平方公里,6個鄉鎮31個行政村,走遍了全區6條溝域,走遍了全區53座寺廟。走街串巷,訪貧問苦,詢問老百姓有什么愿望。聽情況,聽匯報,實地調查,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把握堆龍的優勢和發展空間,在前兩年發展的基礎上,經過深入的思考研究,堆龍“一核兩帶,三區五園,六溝多點”平衡發展的空間布局立起來了,并且編入“十三五”規劃,落實在2016年的工作推進過程中,固定下來,團結和凝聚全區全力扎實向前推進。

  他結合精準扶貧扶持,重點扶持帶動作用明顯的專業合作社,培育堆龍的四個支柱產業。第一個就是凈土健康產業,在推進設施農業、現代農業中實現增收。第二個就是旅游文化產業,借助堆龍的區位優勢,借拉薩這條黃金線,逐年打造和推薦、推廣,讓老百姓能夠參與到旅游中來。第三就是商貿物流業,第四就是本土的特色工業,讓老百姓在各個領域層面不斷參與進來,實現“以業育人、以業安人、以業富人、以業管人”。

  五、講政治、重民族宗教的書記

  堆龍有兩位大活佛,陳獻森主動跟他們去交朋友,經常去看望他們,一方面是感謝他們為整個社會的和諧穩定做出了貢獻,一方面也是激勵他們,要多做工作,有所作為,引導宗教界和信教群眾,遵紀守法。

  楚布寺是堆龍藏傳佛教嘎瑪噶舉派的主寺,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發源地,以特有的宗教傳承方式,在區內外、甚至是在東南亞信徒較多,影響較大。他提出主動去管理,去服務,服務信教群眾,服務寺廟僧人。深化駐寺工作,與僧尼結對認親交朋友,做到定期調研聽取匯報,為寺廟辦實事解決實際問題,楚布寺高僧大德說:“書記有信用?!痹鷮嶉_展和諧寺廟暨愛國守法先進僧尼創建評選活動,增強僧尼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定期組織專門力量對全體僧人免費體檢,建立了僧人健康體檢檔案,專門安排援藏醫生深入寺廟巡診。投入專項資金對寺廟周邊環境進行整治,規范停車場,解決寺廟周邊環境臟、亂、差問題。重視涉宗部門干部的培養與成長,先后有13名統戰民宗干部、11名駐寺干部被提拔和任用,進一步激發了駐寺干部隊伍的工作積極性,為全面實現宗教和睦、佛事和順、寺廟和諧的宏偉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14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民族團結模范集體”殊榮。

  六、注重社會治理創新維護治邊安全的書記

  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思想,堅持不懈地抓好社會穩定的各項工作,推進“強黨、固基、扶村”工作。2014年出臺鄉鎮管理模式,人財事權下放,出臺了縣、鄉、村制度建設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明確“一把手五個不直接分管”,將規矩立起來,推動集體的、民主的、智慧的團隊,增強鄉鎮黨委的戰斗堡壘作用。拓展黨組織覆蓋面,將有條件的行政村升級為黨委或黨總支,在村民小組、雙聯戶、維穩網格中設置黨組織,推進“兩新”黨組織建設,加強黨員發展和管理。加強村級政權建設,加大政治理想教育,將1/3的鄉鎮干部下沉到村,大幅度提升村干部待遇,健全完善離任補助辦法,村干部崗位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推進“網格化”“雙聯戶”工作,將城鎮網格化管理延伸拓展,充分把城鄉居民組織起來,動員起來,充分調動和發揮農牧民群眾主體作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依據“住戶相鄰、鄰里守望、聯戶平安、聯戶增收”的原則,以“利益紐帶、親情紐帶、地緣紐帶、行業紐帶、技術紐帶”為劃分依據,城區附近以“五(十)戶村(居)民”組成一個聯戶單位,農牧民區以“十(二十)村(居)民”組織一個聯戶單位,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從黨員、“三老”人員、致富帶頭人、德高望重的長者、熱心公益事業的村(居)民群眾中民主推選出“雙聯戶”代表,并與“1+5+x”的網格工作力量進行對接,結合地域實際情況,分階段、按步驟的對轄區內所有農牧民群眾、沿街商鋪、安居小區、企事業單位,開展“雙聯戶”工作,做到全覆蓋、全參與。聯戶單元建立黨小組,黨的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去。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辦。目前,全區劃分1523個聯戶單位,民主推選1523名聯戶代表,共吸納聯戶家庭12700多戶52000余人。

  推進信息化建設,堆龍27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萬多人,流動人口6萬多人。他結合在北京德勝街道工作經歷,探索把西城全響應的社會管理體系、經驗模式結合當地的實際,在援藏地區更好地落地生根。由政法委書記帶隊去北京參觀學習,學習德勝街道全響應社會管理系統。他將謀劃全區信息化數字中心建設,減少群眾辦事程序,實施信息化全響應機制,實現扁平化指揮管理,資源整合,實現村、寺廟一體化指揮,作為政法系統的第一任務,列入黨代會日程。他說,即使離開堆龍,也要看到系統建起來!

來源:首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