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益建
骨科醫生潛心鉆研業務30余載 讓上千駝背患者挺直腰桿
敬業奉獻
四川省
2016.6
人物故事:

  梁益建,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從醫三十年來,用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實現在極重度脊柱矯形領域禁區的不斷突破,用自己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和刀尖上行走的精妙技藝書寫了醫務工作者忠于信仰、無私奉獻的人生軌跡,為無數“低頭”病患開啟了他們的“抬頭人生”。

  “刀尖舞者”的精妙技藝

  “醫生沒有挑選病人的權利,只有為患者解除病痛的義務?!?/p>

  為讓自己在脊柱矯形領域走的更遠,為更多的患者挽救生命,多年來梁益建一直勤學不輟,在考取重慶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兩年后,又受邀去美國做訪問學者,站到世界脊柱矯形界的學科最前沿。學成后,他懷揣著建立一個國家級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治研究中心的夢想婉拒了美國醫院豐厚的薪酬,又毅然回到成都。多年來,他參與過的“駝背”手術有3000多例,親自主刀挽救了上千個極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梁毅建在無數個本可以拒絕的病例中創造出了一連串的“之最”,突破了國際上公認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的手術三大禁區:極重度脊柱畸形無法矯正、極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無法矯正、極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極重度呼吸功能障礙無法矯正。他已經治療過的病例已經囊括了極重度脊柱畸形的所有類型,年齡跨度從2歲到80歲,無論在中國還是海外,這些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都是難以復制的奇跡。同時,他還出版了兩本脊柱畸形專著,分別是《強直性脊柱炎脊柱畸形截骨矯形手術技巧》和《脊柱畸形手術學》。發表在2015年2月國際脊柱頂級雜志《spine》的一個病例,以“無一問題提出”狀態全文發表,一舉打破該雜志在審稿時會針對每篇文章提約20個問題的慣例。

  “脊柱中心”的學科夢想

  “如果有一天我要倒下,就倒在醫院里,那將是我最大的幸福?!?/p>

  為打造一個國家級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治研究中心,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梁益建的手機時刻保持暢通,不僅如此,他還要求自己的科室人員也保持手機的開啟以便病人可以隨時問診求醫。為了節約上下班時間和處理突發病患,他甚至把家搬到醫院附近。他每天堅持7:30到崗,晚上七點過離開,像一根上緊了的發條——查房、問診、手術、回訪,回家還要研究案例,甚至周末也是各種講座和交流,平均每周要施行5次手術,每周的工作時間接近100個小時。在2008年抗震期間,因為工作成績突出,他于獲得了全國“抗震英?!保ㄈ珖鴦趧幽7叮┓Q號。

  根據學科未來的發展,他把科室的研究方向重點放在了重度脊柱畸形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微創治療和非融合技術以及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治療策略研究。他依托醫院麻醉科、呼吸、消化、心血管科等相關科室的整體優勢,成立了一個近五十人副高職稱以上的專家團隊,確保完成一般醫院不能完成的一些重危、高難、超高齡和疑難病例的診療,其技術水平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經處于國內先進。

  他率領科室獨立研發技術300余項,其中《頭盆環在極重度脊柱畸形矯形中的應用》、《改良后路經椎弓根椎體截骨術》、《骶骨雙開門切除骶前病變手術》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皮激光椎間盤汽化治療頸椎病》、《側位股骨近端骨折復位固定技術》等技術項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改良脊柱截骨矯形技術、頭盆環牽引治療重度脊柱畸形等技術已經在全國推廣應用,近三年,全科室在SCI上發表論文6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5篇。

  “醫者仁心”的大愛情懷

  “作為醫生,除了要有技術,更重要的是富有愛心,只有愛心能促使你去做一個更好的醫生,這種情感是很溫暖的?!?/p>

  最終找到梁益建的,大多是無路可走的極重度脊柱畸形病人。為了讓患者盡快得到治療,他除了經常向醫院申請減免患者就治費用外,還常常為拿不出錢來的患者向朋友或者公益基金籌款進行治療。

  2008年2月,在萬名醫師支援農村衛生工程中,梁益建前往鹽源縣做醫療支援,在瀘沽湖畔,他遇到一個體型極為奇特的人——這個坐在凳子上的人只要一起身,頭就往下栽,脊柱嚴重畸形,上下半身幾乎疊在一起,胸口都快貼到了大腿,走路時眼睛只看得到地面,非常痛苦的姿勢,這就是伍才林。梁益建一眼就看出他得的是強直性脊柱炎。一支鉛筆,一張白紙,一個醫生40多分鐘的專業繪圖解說,梁益建的出現讓伍才林已如死水的心緒重起微瀾,“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我真的能再站起來!”于是,他們倆定下了一個約定,等醫療支援結束后梁益建把伍才林接到成都接受治療。5月,伍才林如約被接到成都,術前檢查顯示,他的強直性脊柱炎病程已經停止,但多年患病讓他的脊柱椎骨間的韌帶拉長變形,且已骨化變硬。梁益建翻遍當時能查到的所有文獻,“從患者照片看,沒有比他更嚴重的病例?!笔中g準備期間,汶川地震突然發生,很多外地的外科專家來支援,看到伍才林的實際狀況都覺得沒法做,認為不是癱就是死。伍才林面對各路專家的診斷,失落的心情象被碾碎的塵土,伴隨著的是絕望的哭泣。梁益建輕輕坐到他身邊,用手掌慢慢的摩擦著他的背部,輕聲說:“我能治好你,相信我,我們在瀘沽湖的時候不就說好了的么?”等忙過地震救援,6月5日,梁益建立刻帶領醫療組給伍才立做了手術,整整13個小時的手術,醫生們將伍才立的脊柱截成三段,把彎曲部分矯正,還取掉一節脊椎骨,避免其術后過度伸直,造成腹部臟器的血管、神經損傷。這個術前不足1.3米的矮個,十多年沒躺著睡過覺的“駝背”平躺著被推出手術室,等到完全回復時竟然是個1.78米的大個子!手術徹底改變了伍才林的生活,“以前悲觀得不想活下去,現在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為了銘記生命中的這個重大轉折,伍才林改名“伍才立”,而這段故事,也通過央視的《駝背奇遇記》流傳成了一段佳話。

  2011年,一名脊椎彎曲達153°的25歲小伙子劉仁富求助到了他的面前。劉仁富有個姐姐叫劉仁美,時年已滿27歲,但仍未婚嫁,主要原因就是為了照顧“駝背”弟弟。從1998年開始,只有15歲的劉仁美便去木里縣城打工掙錢,所掙的每一筆錢都存起來,希望某一天能幫助弟弟通過手術直立起來。在打工期間,有很多人給她介紹男友都被她拒絕,“弟弟沒有站起來,我就不會嫁出去?!眲⑷矢唤愕艿墓适麓騽恿怂?,使他四處“化緣”籌集手術款。梁益建拿著他照片去找支具器械廠家希望得到捐助;他將劉仁富的照片和故事貼在一個茶樓的墻上,希望人們伸出援助之手;他找到一家皮鞋廠的老板,希望他能為劉仁富捐款……一筆筆愛心款就這樣籌集起來,當第一階段捐款湊夠的時候,梁益建就趕緊去接劉仁富,完成了第一次手術。一個多月后,劉任富又做了第二次手術,將第二腰椎取掉,并截去第四、五腰椎的椎板,從而將他的整個脊椎成功扳直,整場手術耗時8個小時。

  梁益建對于病人,可謂是殫精竭慮:他聯系了一些大學志愿者來為住院的孩子補課,還自掏腰包請了聲樂老師來教孩子們唱歌,以鍛煉肺活量;對于一些極度貧困的患者,安排他們的親屬在醫院做護工以保障他們的住院生活不受影響;病人住院期間,他請來計算機老師,想幫助這些身體不便的病患多學一種技能;等病人出了院,他又積極聯系愛心人士幫他們解決工作問題……2014年和2015年,梁益建聯系智善基金兩次奔赴西藏義診,以他的精湛技藝和良好口碑獲得基金會近五百萬的捐款,幫助了200余名患者。

  三十年間,從一個普通的醫生到攀上脊柱矯形領域的最高峰,每一次進階都見證著他無悔的付出與決擇;從極重度脊柱畸形矯正、極重度脊柱畸形合并脊髓畸形矯正,再到極重度脊柱畸形合并極重度呼吸功能障礙矯正,每一步跨越都見證了他帶領科室奮進的艱辛與無畏。

來源:四川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