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種植專家致富不忘鄉鄰 開設“田間課堂”傳授經驗帶領百姓致富
敬業奉獻
江蘇省
2016.5
人物故事:

  簡介:

  張濤,男,中共黨員,現年51歲,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周鐵鎮人。

  概述:

  2002年,張濤在周鐵鎮下邾村承包了100多畝荒地,開始了葡萄種植生涯,先后引進5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種一一嘗試。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地栽培的高產、高效葡萄種植經驗。嚴把質量關后,張濤的葡萄從不“愁嫁”,產品非常緊俏。致富不忘鄉鄰,他將試驗田變成了“田間課堂”,免費傳授農民種植經,成立農業合作社,共享資源,共同致富,團結種植戶抱團闖市場。

  詳細事跡:

  在周鐵,有一位家喻戶曉的葡萄種植專家,他就是連續多次榮獲江蘇省葡萄評比金獎,被媒體稱為“金獎葡萄”的種植人:全國勞動模范、宜興市穎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經理張濤。

  位于宜興周鐵鎮下邾村的穎豐生態農業園里,葡萄葉在陽光下泛著油光,每到收獲季節,張濤一吃完飯便迫不及待換上行頭到田里轉轉,一雙老布鞋、一件白襯衫、一只老式翻蓋手機……從農民到老板,張濤瘦了也黑了。他的妻子錢錫音說,每到收獲時節,他的體重都要掉10斤左右,對葡萄比對自己還要好。

  張濤,周鐵鎮徐瀆村一位土生土長的農民。周鐵這個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江南古鎮四季分明、氣候宜人、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對于農業來說具有獨特的地理資源優勢。2002年,張濤放棄了經營多年的化工廠,在下邾村包下100多畝荒地辦起了農業生態園?!爱敃r了解到美國紅提等品種售價很高,便決定引進試種?!庇捎谒敛环?,引進的新品種沒有一點收成,張濤的心跌到了谷底,但他并未就此放棄,依舊不斷探索,大膽創新,逐步摸索出一套適合本地栽培的高產、高效的葡萄種植經驗。他在果園里辟出了一塊試驗栽培區,視如“珍寶”。在那里,他先后引進50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種一一嘗試,觀察葡萄的生長特征,一天10多個小時扎在田頭觀察、試驗,把家也安到了田間。張濤總結道,“葡萄好比是人,也有個性,只有摸到秉性才能種出好果實,對它要像養育子女一般無微不至?!?/span>

    功夫不負有心人。兩年多的試驗,張濤選定了當家品種“夏黑”,產品推向市場后,得到了眾多消費者的認可。葡萄種植還走上了標準化生產:畝產約1600串葡萄,每串控制在80到100粒之間,產量1000公斤左右,串串葡萄口感基本一致,每粒葡萄糖度誤差一般都在1%以內。多年來,張濤的葡萄從不“愁嫁”,周邊農戶總是開玩笑地說:“每串葡萄張總都摸過,田埂都被他踏平了,葡萄怎能不好吃!”

    張濤的葡萄越種越多,但他沒有忘記帶領大家共同致富。他將試驗田變成了“田間課堂”,免費傳授農民種植經,蘇州、安徽等地前來參觀學習的一年要有幾十批。丁蜀鎮洋渚村農民許賽娣是當地的一個特困戶,丈夫患有白血病,想通過種葡萄增加一點收入。張濤了解情況后,免費提供葡萄苗,并多次親自上門教授,在他的幫助下,許賽娣第一年就有了近5萬元的收入,第二年足有10多萬元。為幫助更多的農民富起來,他專門創辦了名為“穎豐生態”的農業園,把周邊20多家農業合作社聯合起來,幫助入園的農民解決葡萄種植技術和產品銷售,并免費為困難戶提供優質葡萄苗。

    “同行是競爭對手,更是合作伙伴。只有周邊葡萄種植戶的種植水平都提高了,優質葡萄的銷售規模才能擴大,產品在市場上才有競爭力和生命力,消費者才能吃到好產品?!睆垵f。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張濤還十分熱心公益事業,為本村的農民解決飲水,行路難的捐資,對當地敬老院的老人獻愛心、送溫暖,所有種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張濤對這個湖山毓秀,人杰地靈的故土有著深深的眷戀,他和鄉親們一起,聞著泥土芬芳,吮著靈秀之氣,快樂幸福地經營著家鄉賜予他們的禮物“穎豐”!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