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房
鄉村投遞員十余年走壞百雙鞋 信件無一延誤丟失
敬業奉獻
廣東省
2016.5
人物故事:

  事跡簡介:

  李炳房,瑤族,1971年9月生,中共黨員,2004年3月至2007年11月陽山縣稱架郵政支局代投員,2007年12月至今任陽山縣郵政局稱架支局投遞員。憑著對本職工作的熱愛,無論嚴寒酷暑,還是冰霜雪雨,他都徒步行走在大山深處遞送郵件。十二年來,行程二十四萬公里,從沒有延誤過一個郵班,沒有丟失過一封郵件。事跡被多家媒體報道,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最美郵遞員”(廣東省唯一獲此榮譽的郵投員)、“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2015年被評為“廣東好人”。

  事跡描述:

  他,是大山與外界聯系的主要橋梁,也是村民“最親的人”。他每天在群山峻嶺之間穿梭往來,被郵路上的男女老少親切地稱為“最貼心的人”。他就是李炳房。

  時值春天,南方陰冷潮濕。一大早,李炳房把裝好郵件的郵包往肩上一挎,就出發了。這一天,與往常并沒有什么兩樣,他要投遞4封掛號信、9封平信和45份報紙,其他就是給村民捎的風濕膏、胃藥和感冒藥。

  摩托車從稱架支局出來,走了不到十分鐘便停下了,因為前面的路只能步行。進山的路特別陡,有時只能靠爬,松了的石板階梯踏上去有些搖晃。李炳房每年中秋節要用扁擔挑著七八十斤的月餅從這里上山(打工者寄回來的)。許多時候,他還要扒開茅草才能找到路,一不小心就會被荊棘掛到,路旁灌木叢里帶芒的草籽直往衣服里鉆。路上石子又尖又硬。

  李炳房說,他最大的消耗品是鞋子,“十幾元一雙的解放鞋每個月都得換”,他黝黑的臉上掛著憨笑。局里領導看望他,送來幾百塊錢一雙的鞋,他卻不舍得穿。而這條費鞋的路,他一走就是十二年。

  十二年,這大山里留下了李炳房太多的故事。

  隨著年輕人的外出,留守老人越來越多。除了送信,李炳房還負責給25條村寨里的留守老人代購日常用品。他說這樣做值得:“村里都是老人,他們與外界就這點聯系,這事總得有人做?!?/p>

  山上沒有醫生,六石埪村鐘奶奶患了風濕病,只能靠藥膏緩解。李炳房每次上山都不忘給老人捎上。有時感冒頭疼,需要帶點什么藥,她也讓李炳房幫忙帶上山。像這樣送信的同時,順帶送藥李炳房早就習以為常了。李海城老伯四個兒子都出去打工了,自己腿腳不好,有什么需要也沒法下山,總是找李炳房幫忙。有一年,李炳房經過二老的田地,發現禾苗有黑點,知道要發稻瘟病。于是他給買來了農藥,保住了收成。老人有個孫子去當兵了,經常寫信回來,李炳房就為不識字的他們念信。

  十二年的往返,李炳房對每家每戶都很熟悉:哪家老人生病了,哪家有殘疾人要照顧,哪家媳婦要生孩子了,他都在心里掛著。下塘村有位80多歲的老太太眼睛失明,兒子不知所終,女兒出嫁后很少回來。他每次路過都要過去看看她,帶藥、送大米,照顧著她的日常生活。

  李炳房除了幫村民送貨,還是大家信任的“辦事員”,如辦殘疾人證、領身份證等,只要找到他,都是有求必應。他在山里行走時,只要看到村民有困難,就主動上前提供幫助。他曾在半夜找醫生上山為難產的孕婦接生,也曾下山找醫生為村民打針。十里八鄉山寨的瑤民,幾乎沒有不知道他名字的人。

  秤架鎮地處深山區,“行路十數里,難覓一個人”。為此,妻子很為李炳房的安全擔心,但李炳房對自己的選擇沒有后悔。2004年,已經在家鄉當了15年村官的他為補貼家用,做起了郵局的兼職代投員。2007年,辭掉村官的職務,他成了瑤鄉郵路的專職信使。

  從秤架到東坑山背電站(西嶺線),從秤架到東嶺,這兩條郵路他隔天換著走。雖然李炳房對郵路很熟悉,但長期在崇山峻嶺、雜草叢生的山路上行走,有時也會遇到意外。

  有一次,在送郵件的途中,李炳房突然發現一條四、五斤重的毒蛇橫在路上,自從當投遞員以來,李炳房沒少遇見蛇,但這么大的蛇還是頭一次見,恐懼讓他腿腳發軟,不敢妄動。經過觀察,他發覺那條蛇好像沒有看見他似的,也沒有要進攻的跡象,僵持了大約一分鐘,李炳房腦海中突然想起有經驗的老人常用的一種驅蛇方法。他先深吸了一口氣,使自己保持鎮定,然后用腳猛地一跺地,受到震動和驚嚇的蛇,“嗖”地一聲鉆進草叢,不見了蹤影。

  還有一次,李炳房送完郵件物品摸黑趕路回來,在東坑西嶺轉彎的路上,摩托車剎車拉桿突然斷了,他連人帶車翻下了10米深坑,當即昏過去了。醒來后,幸好手機有信號能求救,六個村民把他抬在肩上送去了醫院,左膝蓋被刺出了硬幣大的洞。

  這些都不算什么,最讓李炳房犯愁的,還是山里的天氣。他說最怕冬天結冰,下雨時也不好過,穿雨衣只能管上半身?!靶訚窳?,走在路上覺得冷,就停下來找到村民家烤烤火,烤干了繼續走?!?/p>

  ……

  李炳房日復一日地走在郵路上,遇到多少危險,擦傷摔傷多少次,連他自己也不記得了。支撐他走下去的,是瑤鄉少數民族群眾對他的需要。

  “其實我也有動搖的時候?!崩畋空f,“跟我差不多年紀的人都出去打工了,賺錢回來蓋了房子,非常風光,我也很羨慕。但我走了,村民的信就沒人送,東西也沒人帶。我是一個黨員,群眾需要我,我就要走下去?!?/p>

  而村民對李炳房的感情,也讓他割舍不下。李炳房送郵件時,無論走到哪一家,村民都會留他吃飯住宿,有的村民連家里鑰匙放在哪也告訴他,叫他走累了就進屋歇息,吃口飯,喝口水。最讓李炳房難忘的,是2008年冰災期間,為了幫助李炳房趕路,十幾個村民為他砍樹開路,讓李炳房感動不已。

  “走了這么久,對這條路、對瑤鄉的群眾都有感情了?!崩畋空f,“一想到村里的人都那么好,他們信任我,對我好,我就有動力走下去了?!?/p>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