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菊洪
無腿女村醫15年行醫“走”壞24只板凳 行8萬多公里服務6000多人次
敬業奉獻
重慶市
2016.5
人物故事:

  一、人物簡介

  李菊洪,女,1979年出生,工作單位及職務:合川區清平鎮瓦店村鄉村醫生

  二、事跡概述

  合川區瓦店村殘疾女醫生李菊洪15年“走”壞24只小板凳。這些小板凳記錄下了她行醫6000余人次的點點滴滴。村民們都親切的稱她為“無腿白衣天使”。

  三、詳細內容

  李菊洪:“無腿”村醫的“有愛”人生

  在重慶市西北部蒼翠綿延的華鎣山麓下,有個名叫“瓦店”的小村莊,這里因為山巒挺拔顯得景色迷人,也因為溝壑密布而顯得險峻崎嶇。放眼望去,很多地方石壁如刀削,小道如羊腸。

  就在這個地方,有一名雙腿截肢的女村醫,行醫15年來,靠著支撐身體的小板凳,靠著丈夫溫暖而堅實的脊背,“走”遍了山里的溝溝坎坎,“走”遍了全村和附近村莊的700多戶人家,行醫6000多人次,十幾年如一日用心用愛守護著山村百姓的健康。

  她就是重慶市合川區清平鎮瓦店村的“無腿”女村醫李菊洪。

  她的堅毅

  苦學“走路”、風雨無阻上學、只身異地求學

  ——和正常人相比,我遇到的困難會多很多。只要遭受挫折,我都會默念“天助者自助”這句話來勉勵自己。

  1983年3月的一天,走在幼兒園放學路上的李菊洪被一輛疾馳而過的大貨車卷入車底,造成雙腿截肢,腿部僅剩不到3厘米。那一年,李菊洪只有4歲。

  年幼的李菊洪還沒來得及傷感,就被父母帶著學習用手抓著小板凳撐著“走路”。

  “五歲時,爸爸做了兩只小板凳,父母每天都陪著我練習使用。摔了太多跟頭,我哭得不行,他們也抹眼淚,但是抹完很快就把我扶起來繼續練?!崩罹蘸檎f,“我一直記得爸爸一句話,父母扶不得你一輩子,路終究要靠自己走?!?/p>

  8歲的時候,李菊洪終于能夠嫻熟地使用小板凳,這時的她能夠獨立地走出家門,撐著兩條小板凳“走”到鄰居家和小伙伴們玩游戲。

  “不用悶在家里,對沒有腿的人來說,真是一種幸福。那時候,我就嘗到了戰勝困難的甜味?!崩詈榫照f。

  上村小,上初中,因路途較遠,山路崎嶇,只能父母接送。遇到下大雨,父母有時候會勸李菊洪不去上學。

  “我的印象里,除了生病,李菊洪從來沒有因為刮風下雨耽誤過上學?!崩罹蘸榈男W班主任老師趙老師說。而在初中班主任姚所倫的眼里,“這孩子有股不服輸的勁,上學比很多人都到得早,安安靜靜坐在教室里讀課文?!?/p>

  1997年,李菊洪考入距離老家幾十公里的重慶江津特殊教育學校。遠離父母,李菊洪必須克服更多的困難。在學校,她學會了洗衣服,自己去打飯……

  “自己能做的事情她一定自己做,那時候同學們都是以欽佩的眼光看待她,不是同情?!被貞浧甬斈甑摹暗靡忾T生”,曾在江津特殊教育學校擔任過李菊洪的輔導員周萬榮說。

  一場車禍奪去了李菊洪的雙腿,但是她給自己插上了堅毅和樂觀的翅膀?!昂驼H讼啾?,我遇到的困難會多很多。只要遭受挫折,我都會默念‘天助者自助’這句話來勉勵自己?!崩罹蘸檎f。

  她的愛心

  她把從小感受到的“愛”傳遞給別人

  ——讀書時同學老師背著我春游秋游、上洗手間,幫我熱飯,送我回家……我比一般人更強烈感受到“愛”能給人帶來什么,從小“愛”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種子。

  在瓦店村,人人都對李菊洪的笑聲印象深刻。面對每一名患者,她都笑臉相迎、熱情招呼。尤其是對那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李菊洪更是充滿了關愛。

  瓦店村3社的李永芬和老伴都已年過古稀,是村里典型的留守老人。由于年邁體弱,老兩口經常生病。李菊洪隔三差五就提醒丈夫背著她去李永芬家,給老兩口檢查身體,生怕有病耽誤了治療。而由于家境貧困,老兩口經常拖欠醫藥費,李菊洪從來不催問,總是能少就少,能免則免。

  提起李菊洪,老兩口忍不住抹眼淚:“李妹子把我們照顧得這么好,硬是比自家女兒還親咧?!?/p>

  這種愛有它的因由。李菊洪說:“讀書時同學老師背著我春游秋游、上洗手間,幫我熱飯,送我回家……我比一般人更強烈感受到‘愛’能給人帶來什么,從小‘愛’就在我心里埋下了種子?!?/p>

  在李菊洪的記憶中,讀小學、上初中,午餐前是同學幫她淘米、蒸飯,到了午飯時間,有的同學給她拿板凳,有的給她端飯盒……就是上洗手間,同學們也幫著前面“開路”,后面拿凳。有時候父母有事接她放學來晚了,老師就背著她把她送回家。

  “最讓我難忘的是,每次春游秋游,老師和小伙伴們一定會帶上我?!崩罹蘸檎f,出去春游秋游,同學們就一人被她一段路,從來沒有落下過。

  “從小他們給了我這么多愛,我也要用自己的‘愛’去溫暖別人?!崩罹蘸檎f。

  開起診所后,李菊洪給自己和家人定下了三條規矩:無論誰來看病,都要笑臉相迎、耐心周到;到了飯點時間,必須要留看病的老人和孩子吃飯;困難戶來看病,只按成本費收取費用,特別困難就免收。

  到如今,這三條規矩執行了十幾年。前來看病就診的患者,數千人次;在家里吃過飯的人,多得記不清了;免收少收費用的貧困患者,上百人次……

  看著李菊洪長大的鄰居肖德玉老人對李洪菊交口稱贊:“哪個不說李妹子醫術好,為人好,就是再忙,也總是笑呵呵對著大家,從來沒有給哪個病人臉色看?!?/p>

  她的信念

  15年“走壞”24只小板凳,愿意為村民服務一輩子

  ——因為自己經歷過,更能體會別人的病痛,所以我很想當醫生,救死扶傷,緩解別人的痛苦。只要我還干得動,我就愿意為村民們服務一輩子。

  1997年李菊洪考入重慶江津特殊教育學校,選擇專業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醫學專業?!白约赫嬲惺苓^身體的痛苦,更能體會別人的病痛,我很想當醫生,救死扶傷,緩解別人的痛苦?!崩罹蘸檎f。

  2001年,4年的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習畢業后,李菊洪的父母希望她在鎮上開個診所,她卻不顧父母的反對,回到瓦店村開起診所,當上一名村醫。

  瓦店村村支書說李中剛說,瓦店村有300余戶1000多名村民,面積近10平方公里。有了李菊洪這個好村醫,村民們有些小病小痛,就再也不必走上兩三個小時往返鎮上了。

  15年來,瓦店村的村民們習慣了這樣的場景:每天清晨,李菊洪早早開門,一有患者,李菊洪就雙臂同時向小板凳發力,縱身躍上半人高的方凳,面對患者問詢、把脈、聽診……處理起來忙而不亂。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診30多人。

  充當雙腿“走路”的小板凳,不滿一年就要換一對。從醫至今,李菊洪“走壞”了24只小板凳。

  隨著農村醫療衛生的發展,如今李菊洪這樣的村醫還承擔著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6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多項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因此,白天接診后,晚上李洪菊還要電腦輸錄采集的居民健康檔案數據,經常還要深入家庭開展日常隨訪。

  隨著工作面的擴展,李菊洪也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瓦店村村衛生室的業務管理單位——清平鎮衛生院院長何代書說,只要衛生院搞學習培訓,李菊洪總是積極參加,從不缺席。全鎮村衛生室開展的醫技醫德測評,李菊洪已經連續5年排名前三。

  如今,李菊洪還通過學習電腦,掌握了遠程學習的方法,自己也購買醫學書籍,不斷充電。

  工作量增大,待遇也比不上城里?!袄钺t生,憑你的技術和醫德,到哪里都吃得開?!庇行┤藙裾f李菊洪離開山溝溝,到鎮上或者城里邊去發展。

  但是15年過去了,李菊洪已成為村子里的一個記憶符號,從來沒有動過離開的念頭。

  李菊洪說:“瓦店村的父老鄉親幫過我,這么多年我都在這里,受著他們的信任。我不能對不住鄉親們的心意,只要我還干得動,我就愿意為村民們服務一輩子?!?/p>

  她的后盾

  她背起藥箱,丈夫背著她,日月星辰從肩過,愛與承擔心中留

  ——這些年來沒有丈夫和家人的支持付出,我也堅持不到現在。因為有他們,不管出診的路多遠多陡,不管家里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都不怕。

  “李醫生是個好醫生,她的丈夫劉興堰那也是一等一的好丈夫!”一提起李菊洪,瓦店村的村民們情不自禁地都要說到她的丈夫劉興堰。

  在李菊洪的心里,丈夫的確就是她的“雙腿”,陪伴、支撐她一路走來。

  2002年,經人介紹,李菊洪相識了鄰鎮的劉興堰。李菊洪的堅毅樂觀深深打動了劉興堰,他做出一個讓親友近鄰驚訝不已的決定:入贅李家當上門女婿。

  李菊洪認真地對他說:“你要想好喲,要不就不背,要背就是一輩子?!?/p>

  “我就背你一輩子?!睒銓嵐蜒缘膭⑴d堰只有這句承諾。

  結婚14年來,劉興堰兌現了承諾,無怨無悔地當著李菊洪的“雙腿”。

  2007年臘月的一天,凌晨1點多,一陣陣急促的敲門聲,把李菊洪從睡夢中驚醒。丈夫打開門一瞧,是鄰近北碚區天府鎮大田村的趙大娘。

  “我孫子生病了,發高燒,全身燙得不行……”沒等趙大娘把話說完,李菊洪已收拾好了藥箱,劉興堰把她背上便急匆匆地出了門。

  趙大娘家住半山腰,深夜里寒風呼嘯,小路上雜草叢生,劉興堰背著李菊洪深一腳淺一腳地趕路。不知是路太滑還是雜草絆了腳,劉興堰一個踉蹌,兩人重重地摔倒在路上。劉興堰爬起來,在李菊洪的催促下,背上她又繼續趕路。趕到時,劉興堰才發現自己的褲子磨破,膝蓋上擦傷了好大一塊皮,冒著血珠。

  到了趙大娘家,李菊洪趕忙為孩子治療。體溫計顯示孩子高燒39.8℃,李菊洪趕緊給他輸液,同時又給孩子全身擦拭酒精進行物理降溫。

  離開趙大娘家,天色已隱隱泛白?;丶液罄罹蘸椴虐l現,自己腰部和臀部摔出兩大塊淤青。

  這樣的經歷還有過好幾次。十幾年來,不管是黃昏黎明,還是半夜三更,不管是頂著烈日翻山,還是冒著小雨越嶺,只要有患病在家不能來就診的村民,劉興堰總會背著妻子去行醫,服務村民6000多人次,累計行程8萬多公里。她背起藥箱,丈夫背著她,日月星辰從肩過,愛與承擔心中留。兩個人的身影,成為華鎣山下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除了背送妻子行醫,勤勞肯干的劉興堰還在家里開起了惠農超市、家門口搞養殖……而李菊洪的母親則負責洗衣、做飯、打掃清潔……10歲的兒子也學會了學習之余幫父母看店、搬遞東西……一家人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其樂融融。

  “這些年來沒有丈夫和家人的支持付出,我也堅持不到現在。因為有他們,不管出診的路多遠多陡,不管家里遇到什么樣的困難,我都不怕?!崩罹蘸檎f。

  她的期望

  帶動更多村醫一起,踏踏實實守好村衛生室這個陣地

  ——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我能學習到更多醫療技能,也想帶動我們鎮里的村醫一起,踏踏實實守好村衛生室這個陣地,服務好村民,讓國家的醫療好政策走進農村的家家戶戶。

  當村醫15年,李菊洪也見證了農村醫療事業的變化。她說:“我最大的感受是,現在村醫行醫條件越來越好了,國家對農村的醫療政策也越來越好了,當一名村醫也挺受村民們尊重,區里和鎮上、村上都很關心我,支持我的工作,我還有什么理由不為村民提供好服務呢?”

  行醫10多年,李菊洪“走壞”了24只小板凳。但李菊洪說,今后“走壞”的板凳就不會有這么多了?,F在,村里公路修得更多了,很多地方也鋪上了水泥材料的人行便道,只要不是太陡峭的地方,她都可以坐著輪椅由丈夫推著去看病。

  村衛生室的條件也大為改善。李菊洪笑著說:“以前是陰暗潮濕松垮垮的老房子,晴天還行,一到下雨就漏水?,F在是標準化的衛生室,近100平方米,診斷室、治療室、觀察室、藥房區分得很合理,醫療設備也先進,我們在這樣的條件下工作,心情能不好么?”

  更讓李菊洪欣喜的是,國家對農村的醫療政策越來越好?!按迕駛兌加行罗r合,大病有救助,還有免費健康體檢等等好政策,我到村民家體檢隨訪這些,都很受尊重。很多村民給我送水果、送蔬菜、送雞蛋……說是感謝我。我跟村民們說這不是我的功勞,這是國家的好政策,村民們說確實是國家政策好,但也是靠你來落實。我聽著心里也舒心啊,感覺村醫干起來有勁頭?!?/p>

  考慮到李菊洪的身體因素,也為了更方便村民就醫,合川區衛生部門和清平鎮“特事特辦”,為李菊洪提供了很多行醫便利。

  雖然李菊洪家距離村衛生室只有幾百米遠,但因為家住馬路邊,往返不安全。在征求村民意見后,合川區衛計委在李菊洪的家中建設了一個標準化的衛生醫療點,當作村衛生室的補充。白天可以在條件更好的村衛生室行醫,晚上可以在家中接診患者。區衛計委還聯系了區內最好的醫院,定期送李菊洪到醫院實習培訓。

  區民政部門給李菊洪更新配置了更專業的殘疾人輪椅,她出門看病更安全;清平鎮對瓦店村衛生室進行了無障礙設施改造,她可以坐著輪椅暢談無阻地出入;鎮衛生院也為她量身制定了學習培訓計劃……

  “無腿”村醫李菊洪的感人事跡,傳遍了三江匯流的合川城。她被評為了2015年感動合川十大人物。春節前夕,合川區的區領導專程到李菊洪家慰問,給她送去了專項慰問金。李菊洪說,這筆錢她想用在更有需要的村民身上。

  “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我能學習到更多醫療技能,也想帶動我們鎮里的村醫一起,踏踏實實守好村衛生室這個陣地,服務好村民,讓國家的醫療好政策走進農村的家家戶戶?!崩罹蘸檎f。

來源:重慶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