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忠
“小巷總理”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層 把落后社區打造成先進社區
敬業奉獻
江西
2015年12月
1.jpg
人物故事:

  王喜忠,男,51歲,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城北街道電工廠社區黨委書記。 

  王喜忠十年如一日扎根社區,時刻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傾心盡力為居民服務,工作上開拓創新,無私奉獻,把一個改制遺留問題多、困難居民戶多、下崗失業人員多、上訪人員多、“兩勞人員”多、環境臟亂差的落后社區,打造成了一個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系和諧的全國先進社區。社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60余項榮譽稱號,本人榮獲全市十佳黨組織書記、新余市2014年度人物、新余市道德模范、江西好人、全省先進工作者、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文化志愿者等50余項榮譽稱號。社區居民打心眼里都稱他“小巷總理”。 

  臨危受命,他接下一個爛攤子 

  王喜忠原是江西電工廠的中層干部,2005年6月,江西電工廠改制完畢。當年10月,電工廠社區應運而生。為順利將“企業人”向“社會人”平穩過渡,受組織委派王喜忠同志擔任電工廠社區黨組織書記和居委會主任。 

  社區成立之初,面臨的最突出問題就是環境臟、亂、差?!奥飞峡涌油萃?,路邊爛得掉渣;到處亂搭亂建,隨意養雞養鴨?!边@24個字是形容當時小區環境最形象的說法。社區成立前,居民向企業反映過多年。但因企業遭遇困境,這一問題一直久拖不決,居民多有怨言,干部無可奈何。 

  王喜忠走馬上任后,開始一件件解決居民心中的麻煩事:社區內道路不好,王喜忠到處“化緣”籌集資金;為了省錢,社區干部和群眾就自己動手。無論是扛水泥,還是挑沙子,王喜忠總是沖在前頭,帶領黨員、干部、群眾沒日沒夜地連軸干,硬是在一個月的時間把小區來了個徹底翻新。隨后,王喜忠又趁熱打鐵,多方籌措資金,把原來因周邊地產開發而被堵死的下水管網連接在一起,解決困擾居民多年的“下雨小河一片、雨后漫天糞便”的難題。 

  小區環境改善了,但治安問題又開始凸顯。為了一方安寧,王喜忠連續幾天帶領社區干部開展民情調查,聽取群眾呼聲,征求居民意見。最后,決定在小區四周修筑圍墻、在幾個出入口修建值班室,盡可能地通過硬件建設和內部管理,將小偷拒之“門”外。2010年11月,社區再次為轄區治安上了一把“安全鎖”。經過多方籌措資金,在小區主要出入口、主干道安裝監控探頭,將“天網”撒向各個角落。 

  “之前企業好幾年都沒有解決的問題,王喜忠帶領大家做到了。這下不得了,群眾對社區干部刮目相看?!碧峒按耸?,原江西電工廠黨委副書記、79歲的退休老人徐森磊仍然記憶猶新。 

  在社區工作,關鍵是要和群眾打成一片 

  社區干部是與居民群眾接觸最多的人,能不能和群眾打成一片,是決定工作成敗的關鍵。為此王喜忠經常深入居民中,了解社情民意,及時解決。 

  對居民提出的問題,及時記錄民情日記,能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解決的給予耐心解釋回復。把為居民辦好事辦實事當成社區的頭等大事來抓。轄區的居民都非常信任他,一有事就喜歡找他聊聊,有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同時,他還根據社區特點,推出“便民熱線”、“無假日社區”、“黨員服務站”、“王書記接待日”、“錯時制上班”,開通24小時值班電話,編制“便民服務手冊”等一體化服務舉措,贏得社區居民的好評。 

  10年來,王喜忠不知推開了多少居民家的門,代表黨組織把一份關懷、一份深情,一份愛送到居民的家中。每當逢年過節他都會來到有困難的黨員、群眾家中、殘疾人家中走訪為他們送上一份份關愛。 

  社區居民杜琦瑛因病雙目高度近視,王喜忠經常來的她家走訪慰問,為她送上精神慰藉,并為她辦理了低保,解決了她的生計問題,逢年過節還為她送去米、面、牛奶。居民肖熊斌身患疾病,精神幾乎崩潰了,王喜忠及時來到他家鼓勵他要勇敢的面對疾病,要與病魔抗爭,并親自為他家辦理了低保手續。居民武元仔的愛人患上了腎病綜合癥,夫妻倆的收入為她醫治都不夠,王喜忠書記知道情況后及時聯系民政部門,給他辦理了城市低?!ㄟ^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使居民的心和她連的更近了。 

  社區工作千頭萬緒,要贏得群眾的認可,就只有勤奮、勤奮、更勤奮。十年來,王喜忠每天工作時間在十四小時以上,在他的作息時間里沒有節假日和星期天。有一次由于疲勞過度,突然天暈地轉,嘔吐不止,是社區人員強行地送到醫院,經醫生診斷是過度疲勞所致,需要住院治療,病情稍有好轉他又回到了辦公室工作,他這種工作熱情,使社區工作人員深受感動。 

  他愛社區如家,關心集體、關心他人勝過關心自己的品德在社區傳為美談。社區成立初期收集資料沒有相機,他把自家的拿來使用;開展文體活動沒有音響他也從家中拿來;改造環境缺泛資金他又拿出2000元;還有社區不論誰家發生天災人禍等重大困難他帶頭捐款,并組織社區居民獻愛心活動。他還在社區建立了知民情、聚民智、暖民心的民心網絡。在他的主持下,社區黨組織與駐區單位、物業公司、業委會共同搭建民主參與平臺,提出“社區的事,大家的事,大家管”。并推出以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會、群眾評議會和社區大講堂為內容的“三會一堂”工作法,讓大家廣泛參與,充分尊重民意,得到了居民認可。 

  每天想一想,我今天能給群眾做什么 

  面對群眾的認可,王喜忠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沾沾自喜?!白鳛樯鐓^干部,應該每天想一想,我今天能給群眾做什么?我為群眾做了什么?”這是王喜忠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也是他10年來為居民服務的一個縮影。 

  社區老年人多,如何滿足他們的生活需要、豐富精神生活,成了擺在王喜忠案頭的一件大事。為此,電工廠社區堅持提供親情化服務,重點包保32戶孤寡空巢老人,開展家政、家電維修、代購物品和代繳各類費用的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清掃樓道、文藝娛樂、組織健身活動等服務,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同時,依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建立完善健康檔案,為重點老年人開設家庭檔案,提供各類應急醫療、健康服務。為切實照顧好社區空巢老人的生活,社區還在服務民生工作站設立了日間照料室,配置了飲水機、沙發、床等生活用品,配備了撲克、棋類等娛樂設施,并對專職服務員進行了醫療救助培訓,為社區26名老人提供日間照料服務,做到“予老人幸福、替子女盡孝、為社會解憂”。 

  看到轄區內小學生父母雙雙上班家庭無人照顧,下午放學后無處去。王喜忠整合社區資源,利用自身的各種場所,學校的師資,發揮志愿者的作用,開辦了“四點半學?!?,學生學校下午放學后由學校老師統一帶領來到社區四點半學校,由專業志愿者輔導孩子們完成作業,然后根據各自愛好選擇到閱覽室看書學習,到各類活動場所活動,待父母下班后接回家?!八狞c半學?!遍_辦后不僅使上班的父母放心,學生開心,而且也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看到一些社區居民家庭關系不和諧,王喜忠在社區創建“好婆婆、好媳婦”檔案,通過評選十佳好婆婆、十佳好媳婦、十佳五好文明家庭等評選活動,在社區營造“兒媳孝敬婆婆,婆婆關愛兒媳,鄰里關系和睦”的良好社會風尚,社區的好人好事也層出不窮,身邊好人、好婆媳等先進典型多次被室內外媒體報道、傳頌。 

  “愛心一鍵通”服務平臺、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網格化管理、“愛心銀行協會”、水、電、氣等綜合交費服務大廳……10年來,王喜忠和他的團隊一道,為社區居民辦的實事、好事數不勝數。在他的感召下,社區成立了由黨員、干部、居民組成的5個志愿者隊伍,常年開展義務勞動、義務巡邏、義務照看小孩、義務幫助婚喪嫁娶等13項便民利民服務。志愿者人數已達到1471人,占社區居民總數的六分之一多,在全市82個社區中為數最多。 

  也正因為如此,社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和諧示范社區、全國科普示范社區、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等260余項榮譽稱號,王喜忠本人先后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國優秀文化志愿者、全省先進工作者、全市十佳黨組織書記、全市道德模范等50余項榮譽稱號。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