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錫品
村支書墊支百萬家財助修路 帶領村民找到致富路子
敬業奉獻
廣西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伍錫品,男,瑤族,1964年3月出生,2003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廣西桂林恭城瑤族自治縣三江鄉大地村黨支部書記。

  伍錫品任支書6年,他先后賣掉了自己的卡車、挖掘機,自辦的加工廠也無暇顧及,先后墊付村中的各項資金200多萬元。在他的帶領下,大地村煥然一新,別人常問他:“你這樣值不值?”“值”伍錫品斬釘截鐵說,“因為換來了老百姓家里的‘金山銀山’,換來了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萬元,換來的是村民的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大地村處于湘桂兩省交界之地,是恭城最邊遠的行政村,全村1400多人口分散居住在30多平方公里的大山上。由于交通不便,全村經濟發展相對緩慢,多年來村民的生活主要是靠砍伐木材、外出打工以及民政救助來維持。伍錫品從20歲起就離家跟人學做木材生意,在外面闖蕩了十多年,桂林、湖南等地的木材市場都跑遍了,生意上做得也還比較順手。經過多年的打拼,現在有5輛大卡車和3臺挖掘機,兩個加工廠,還在縣城買地建了一棟四層的樓房,算得上村里率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但是當伍錫品從外面回到村里,看到大部分村民的生活并沒有多大的改變,心里總是感覺很堵。早幾年,他也曾經在村里開辦過木材加工廠,還搞過食用菌種植,希望以此來帶動村民致富,由于規模不大,對村民的影響力很有限。但是村民對他的想法都非常感興趣,都愿意跟著他干。

  2008年7月,伍錫品高票當選為大地村的支部書記。伍錫品說:“說實在的,當初自己對此還真的有點放不下。因為一當上村干部,就意味著自己的生意就必須得放棄一部分,家庭收入肯定會受到影響。經過一段時間的思想斗爭,甚至還和老婆鬧了一陣子別扭,我還是決定先試一試,了卻自己多年來的一個心愿――盡自己的力量為家鄉做點事,把地方上的建設搞起來,讓村民富起來?!?

  “看到屋、走到哭”是昔日大地村的真實寫照。大地村地處湘桂交界的大山深處,距縣城70多公里,是全縣最偏遠的行政村,過去瑤民常年居深山,不出村,走小路 ,不逛城。鄉親們把所有的期盼寄托在村里的“能人”伍錫品身上,選舉他擔任村黨支部書記。面對群眾的信任,村民的期望,伍錫品毅然回鄉擔任村支部書記?!耙敫?、先修路”,大地村要發展,必須修通村里道路!在一次黨員會議上,由于修路的資金和材料無法落實,黨員們商議無策,會場靜默無聲。伍錫品明白大家心里的擔心與顧慮,他大手一揮:“我知道大家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已經想好了修路的線路安排及施工方案,大地村通鄉道路的費用我自己預先墊上,路修通了再說!”

  把“路”當路子,這是伍錫品帶領群眾脫貧致富走的第一步,他組織挨家挨戶發動村民籌集資金、投工投勞修建進村道路,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點燃了鄉親們的熱情。任職前,他有5輛大卡車,3臺挖掘機,兩個加工廠,為了修通修好村里與外界聯系的道路,他先后賣掉了自己的5輛卡車,1臺挖掘機,加工廠也丟在一旁,無暇顧及。剩下的兩臺挖掘機,無償提供給村里使用,還自掏腰包出油錢和施工臺班費,先后墊付各項修路資金達200萬元。2012年5月以來,伍錫品組織發動村民共籌集資金200多萬元,投工6000多個,目前完成村屯道路硬化13公里,改擴建村屯砂石路20公里以上,全村8個自然屯均實現了4米以上的通屯硬化道路,大地村“行路難”的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如今,在三江埡口俯瞰大地村,只見公路蜿蜒而下,一座座漂亮小洋樓點綴在田地間,村民門前屋后也通了水泥路……夢想在大地人艱苦卓絕的努力中變成了現實。

  20歲就跟別人經商做木材生意的伍錫品,極具商業頭腦,上任后,他充分利用“大地瑤山勤長樹,石頭之外是木材”的資源優勢,帶領村民大力發展杉木、毛竹種植,并引進老板開辦竹木制品廠。伍錫品經常說“土地、山場就是我們的銀行,我們就要靠山吃山”, 多年來他帶領鄉親們新種杉木近40000畝、毛竹12000畝、建立了連片200畝以上的杉竹基地4個,建有木材、竹器加工廠4個,年產值達80多萬元。大地村西卡屯有25戶村民,2013年有8戶村民銷售杉木收入在50萬元以上。

  看到鄉親們從山上開啟了“幸福門”后,伍錫品又把目光瞄準了地下。他依托縣委、政府的扶持政策,大膽實踐土地流轉,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大力發展山楂、大紅茄、紫甘薯等種植,鼓勵農戶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種植管理。合作社還聘用村內剩余勞動力到基地干活,每天還能領到60元的工資,這下,鄉親們樂了。目前全村320戶農戶參與了土地流轉,共發展大紅茄種植400畝,紫甘薯800畝,紫蘿卜600畝,連片種植1000畝山楂基地1個,400畝油茶基地1個,待基地豐收后,入股的農戶還能從基地拿到總收入15%的紅利。

  種養兩條路,保準能致富,光種不行,還要養!外村人常說“瑤山深處水長流,大地水冷難入口”,大地村水溫偏低,但水質特別好,適合養殖特種魚類。伍錫品就帶領群眾“做活水文章”,大力發展養殖娃娃魚。引進新事物時,很多人駐足觀望,沒有人敢試一把,伍錫品二話沒說,自己第一個養起來,并帶隊外出參觀娃娃魚養殖、邀請專家到現場勘測和指導,很快就有群眾要求加入,但是要求與伍錫品“合股”,否則還是不敢單獨行動?!叭f事開頭難”,但伍錫品的養殖場第二個年頭就有了上萬元的收入。大地村群眾看在眼里踴躍跟上,全村上下形成了養殖娃娃魚的熱潮。目前全村養殖娃娃魚年產值超過100萬元。鄉親們發自內心地高興:是伍支書帶頭抱回了“金娃娃”。

  伍錫品的老伴說,自從村里養了娃娃魚,伍錫品就成了整天村頭村尾跑、回家需人找的“人娃娃”——365天難得有幾天在家,要不是鉆山溝就是跑項目,不是跑銷路就是理頭緒,自家的工夫無暇管,村民搞產業卻隨喊隨到,“整個50歲的人了,哪見過下大雨還往外沖”,老伴說起伍錫品,苦笑中夾雜著心疼,佩服中洋溢著自豪。

  物質生活翻了番,生活方式也要變。村民收入高了,錢袋子鼓了,但絕大多數村民多年來飲水還是從山溝里接取的,極不衛生。于是伍錫品又馬不停蹄,帶領群眾改水改廁,組織村民建了8處人飲工程,全村90%以上的群眾都喝上了安全干凈的自來水,80%以上的農戶建有沼氣池,生活環境極大改善。

  見識廣的伍錫品看到新農村建設讓村莊變得整潔漂亮,于是他趁勢引導農民掀起了建新房的高潮。已經50多歲的伍錫品勁頭十足,樣樣工作沖在最前面,他常說:“當好一個村干部心中要有‘密碼’,并要有破‘密碼’的韌勁”。2012年他多方籌資40多萬元,新建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大樓和標準化的籃球場,極大地豐富了村民農閑時間的精神文化生活。2013年,村里啟動實施了分開源屯異地扶貧搬遷項目,15戶村民徹底告別了惡劣的居住環境,住進了村里的“別墅群”,村里接著又以開發銀殿山旅游項目為契機,加快修通上山道路的步伐?!吧缴闲蘼放诼曣囮?,屯里修路機器轟鳴,村民建房忙忙碌碌……”,大地村呈現出一片熱火朝天、熱氣騰騰的景象,伍錫品帶領大地村鄉親們吹響了扶貧開發攻堅戰嘹亮的號角。

  6年的支書工作,2年“整村推進”,大地村依然是綠水清山,伍錫品書記家里卻成了“三不見”——1臺挖機不見了,5輛卡車不見了,廠房不見了,還得墊支上百萬。外人常問他:“你這樣值不值?”“值”,伍錫品同志斬釘截鐵說,“因為換來了老百姓家里的‘金山銀山’,換來了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萬元,換來的是村民的一張張幸福的笑臉”。

  伍錫品書記做的一件件好事、一樁樁實事都被村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斑@樣的書記我們最喜歡,這樣的‘領頭雁’我們永遠跟!”村民們用樸實的話語道出了他們發自內心的感受。伍錫品經常笑著這樣說:“一個人活在世上不能只想到自己,總要做出點對眾人有好處的事,才不枉人世走一回?!?/font>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