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貴民
村民25年義務蹲守地震監測點 行程3萬多公里穿壞100多雙鞋
敬業奉獻
安徽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周貴民,男,1957年3月生,明光市明西街道崗集村村民。1990年,周貴民主動接下地震義務觀測任務,僅憑著一雙水鞋、一只鬧鐘、一把雨傘、一只茶缸就“上崗”。25年來,他不圖回報,每天風雨無阻堅持往返2處觀測點,僅布鞋就穿破100多雙,累計行程3萬多公里。

  為了更好地監控郯廬斷裂活動情況,1990年12月,省地震局在明西街道石門山一處泉眼設立地震群測群防測報站,需要配置一名有責任心的觀測員,明光市地震局走訪得知附近村民周貴民為人忠厚,有意聘請他為義務觀測員,周貴民當即爽快答應下來。不久,周貴民到縣里參加培訓,從局里領回一雙水鞋、一只鬧鐘、一把雨傘、一只茶缸就正式“上崗”。

  從1991年元旦之日起,他每天早上8點準時到泉水口觀測,認真記錄每天的天氣狀況、泉水水溫、水味、水流等數值變化,數據匯總后每月一次到崗集郵電所用掛號信寄給市地震局。每逢夏季,小澗灣的石頭(墊腳石)因為漲水淹沒,周貴民就赤腳趟水過河。冬季寒風刺骨,他依舊堅持每天一測從不言苦。2006年,市地震局按省局要求,需要對觀測點的數據實行每日一報。周貴民說通了老伴和小孩,拿出多年積蓄,到集上交了電話初裝費,后又請了4位鄉親開著四輪機到20里開外的橋頭鎮買來6根水泥桿,在莊子上第一個安裝上程控電話,從此,這個8831892電話號碼就成了他與市地震局聯系的紐帶。那時每個月差不多要交70-80元的電話費,而每年市地震局也就象征性的給予120元補助,鄉親們在背后“嘀咕”說他“頭腦缺根弦”,周貴民和家人裝著沒聽見,一如既往做著他認為有意義的事。

  2007年4月,省地震局在石門山東面、石門口水庫旁新設立洪廟二氧化碳斷層氣監測點,距周貴民家有近8里的山路,工作量增大了,但他沒有絲毫怨言,每天騎自行車到監測點測量二氧化碳的數值。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周貴民更加深刻認識到身上肩負的責任,他私人花800多元買了輛黑色的上海凱路電瓶車,對于地震觀測點微小變化,都要在第一時間內發出信息。2008年底一場連續降雪的日子里,他艱難的徒步往返兩個觀測點,每天堅持到山上去換試管,讀取數據。2014年3月16日,長豐縣先后發生五次地震,最高為2.9級。明光也有震感,一些人感到恐慌,說有大地震發生,謠傳甚至精確到幾點幾分。周貴民用嚴肅的態度告戒大家,千萬不要信謠傳,安心生產、安心生活,一切要相信政府,他還結合工作實際主動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

  整整25年,周貴民憑著“寧可千年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信念,不圖金錢,敢當責任,每天風雨無阻往返兩個觀測點,翔實記錄各種數據并按時上報,先后更換3輛自行車、2輛電動車,僅布鞋就穿壞100多雙,累計行程達3萬多公里路。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