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逸群
小處方大專家 皮膚科醫生35年堅守一線打造國家級團隊
敬業奉獻
湖北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已是中午十二點三十分,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專家診室還坐著一位面帶微笑的專家,他正耐心的對患者講解“擦藥要薄薄一層,可不要擦厚了”,周圍的學生不斷提醒他“老師,已經十二點半了,您快去吃飯吧”,“沒關系”,他呵呵一笑,繼續對患者耐心解釋。他就是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主任醫師,國家藥監局新藥審評專家,著名皮膚病性病專家段逸群教授。從醫35年來,他始終如一日的堅守在臨床一線,工作者、快樂著,給患者帶去關愛,傳播著“醫者仁心”的正能量。

  仁心打造國家級團隊

  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聲名遠播,段逸群在其建設發展中居功至偉。

  十五年前,他接過老一輩專家的接力棒,擔綱該科學科帶頭人,十五年間,皮膚科從業務水平和學術影響力都有了質的飛躍,成為衛生部臨床重點???,全國中西醫結合重點專學科,全國皮膚科“四強”之一,中華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委單位及全國中西醫結合皮膚科重點??茀f作組牽頭單位。

  段逸群教授力倡“走以學術發展為主線的科室發展之路”,卓有遠見地提出了“學術、人文、民主”的學科發展理念,皮膚科規模不斷擴大,診療及科研水平日益提高。在其領軍下,對包括性病、痤瘡、銀屑病等一批專病,研究出具有鮮明中西醫結合特色的??茖2≈委煼桨?。皮膚病理、皮膚外科、皮膚腫瘤也已成為全國或地區較有影響的???。

  段逸群是國內著名皮膚病學專家,但他深知“一花獨放不是春”,為了建設一流的學術團隊,他精心營造“留得住人、容得下人、能激勵人”的機制與氛圍,致力于青年人才的培養,科內形成了“人人向上”的學術氛圍?!疤依畈谎?,下自成蹊”,如今,一批優秀中青年人才在多個專業方向已嶄露頭角,科室成員中,有17位分別在全國、省、市18個學術團體中擔任正、副主任委員或常委等要職,該科現有博士、碩士53余人,形成了一支業務素質過硬、有相當學術影響的專家團隊。在他率領下,皮膚科積極開展專業基礎研究及臨床科研,多項科研課題分獲衛生部、省、市政府一、二、三等科技進步獎及科研成果獎。近10余年來,該科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0余篇,其中13篇被SCI收錄。

  從1998年到2014年,該院皮膚科年門診量由25萬人次增至85萬人次(相當于不少三級甲等醫院全年門診總量),高峰時段日門診量近3千人次,年出院病人由數百人次增至6000余人次,就診患者來自全國近30個省、市、自治區和臺、港、澳地區。

  仁術鑄就當代名醫

  職業和事業,一字之差,境界迥別。從當醫生的第一天起,段逸群就立志將自己的工作當作事業來做,三十年如一日,終于在皮膚科這一醫學殿堂中的“小專業”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段逸群的敬業精神令人尊敬。長期的勞累使他患有心律失常,嚴重時甚至出現房顫。一治療完就接著工作成為他的習慣。在他的帶動下,皮膚科醫護人員“早上班,晚下班,不看完病人不下班”,甘于吃苦,樂于奉獻蔚然成風。

  “做好醫生,必須敬業,更須精業?!?這是段教授的座右銘。皮膚科學是一門形態學,皮膚疾病有上千種,癥狀表現更是紛繁多變,要對其臨床和病理表現作出正確診斷,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作為臨床醫師,他不僅留心觀察和研究臨床上各種皮損的變化,還注重研究皮膚病理的微觀表現,并在臨床實踐中將兩者有機結合,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治療水平。對一些皮膚疑難雜癥,段教授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獨到的見解和治療方法,得到了同行公認和廣大病人贊譽,正因為此,他才能以市級醫院專家之身份,眾望所歸地獲選中國中醫藥學會皮膚科分會主任委員。

  1997年9月份的一天晚上9點鐘,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病區正在緊張搶救一位患者,在外院按麻疹治療無效,轉入了市一醫院.患者全身紅皮、高熱、意識喪失,已被下了病危通知書。剛從廈門出差回來的段逸群教授得知這一消息后,他放下行李立即趕往病區。他仔細檢查患者,詢問家屬相關病史?!斑@不是麻疹,是紅皮病型藥物疹,馬上執行激素沖擊治療”,他堅定的對同事們說。一天、兩天、三天過去了,患者醒了,熱退了,全身的皮疹也逐漸好轉了。經過他們的精心治療,該患者痊愈出院?!岸谓淌?,是您將我從鬼門關拉回來了”,這是患者發自肺腑的言語。

  小處方大專家

  段教授同情熱愛病人,深具良醫的悲憫情懷。他認為:“一個好醫生應該是在療效相同的情況下,盡量為患者節約??捎每刹挥玫乃幘筒挥?,療效相同的藥則選擇便宜的?!彼麗坶_“小處方”的故事一直在病人間流傳。在網上,不少患者給段教授留言,感謝他“為患者省錢”。在他的身體力行下,該院皮膚科醫生開“小處方”蔚然成風。皮膚科近三年來的年門診量都在80萬人次左右,但門診患者的人均花費僅為120元。

  段教授還經常讓自己的患者“空手而歸”。在臨床中,他經常向他的病人開出諸如“保鮮膜敷藥治皸裂”、“淀粉浴止皮膚瘙癢”、“ 色拉油潤唇”、“ 醋水洗手防皴”等等,這樣不花錢的“處方”。

  四川地震期間,趕赴抗震救災一線的同事尹大夫給段逸群打來電話。當時,尹所在的醫療隊正為空降兵某部服務。前線條件惡劣,許多官兵患陰囊濕疹,走路都要叉著腿,但因藥品不足,得不到及時治療。段逸群想了想問:“有沒有PP粉(高錳酸鉀粉)?”“有?!倍我萑河謫枺骸澳怯袥]有痱子粉、爽身粉呢?”“也有?!倍我萑憾谝蠓?,PP粉按比例溶成水,讓官兵們先洗,然后涂抹一些痱子粉。幾天后,尹大夫電話打過來了:“伙計,你的方子蠻管用哪,戰士們都治好了!”

  性傳播疾病患者的守護者

  80年代初,隨著改革開放浪潮的興起,性傳播疾病也逐漸死灰復燃。說到性病,很多醫生都擺手,不愿意也害怕從事這個專業。段逸群教授深刻認識到性傳播疾病規范化治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早在1981年率先在湖北省成立了性傳播疾病專病門診,積極倡導性傳播疾病的規范化診療,在全國范圍屬于較早開展性病規范化診療的單位。段逸群教授常利用休息時間,給湖北省、武漢市各級醫院的臨床醫生授課,包括內科、外科、婦科,深入基層單位,并將課講到了深圳,將他們積累的寶貴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出來,受到了同行的歡迎和好評。開設性傳播疾病防治培訓班,積極培養基層單位皮膚科醫師,帶領醫護人員定期到武漢市婦女救治所免費開展性傳播疾病的篩查。正是由于他和他的團隊的努力,武漢市性傳播疾病的防治工作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2001年,一位40余歲的男性患者住進了一醫院皮膚科,他全身皮疹瘙癢難忍,近期發熱、消瘦。段逸群教授查房時敏感的意識到這個患者不是常見的過敏性疾病,追問患者,原來在數年前車禍手術時有過輸血史,“一定要考慮艾滋病的皮膚改變”。結果省疾病控制中心的HIV抗體的檢查證實了段教授的判斷,經過他們積極的治療,患者病情穩定,后轉入到當地防疫部門監測。

  同時由于科普知識不夠,少部分不規范診所故意夸大病情,誘導患者過度治療,對所謂的“性病”患者及家庭照成了嚴重的影響,少部分患者甚至患上了嚴重的“性病神經癥”,他們和家人談性病色變,終日生活在恐懼中,少數家庭甚至因此破裂。段逸群教授總在正本清源、治病救人的同時,還不忘做好他們和家人的心理疏導工作,使他們即將破裂的家庭重修于好,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90年代的一天下午,一個30余歲的患者帶著妻子、一雙兒女走進了段逸群教授的診室,痛苦的表情寫滿了他們的臉龐。男患者撲通一聲跪在了段逸群主任的面前,“您救救我們一家吧”,原來他在外診所被診斷為“性病”,治療已化完家中的全部積蓄,且已賣掉了家中的一臺電視機,正準備賣房子籌款治療“性病”,聽說到段教授是性病專家,抱著最后的希望趕來。段教授趕緊扶起患者,仔細詢問患者,做了檢查,結果該患者根本沒有性病,只是輕微的尿道炎。段教授處方了簡單的幾味藥,很快患者的病好了。他們一家感激不盡的說:“段教授,您救了我們一家,實在太謝謝您了!”。

  還有一名60多歲的老年患者患了梅毒,家人擔心被傳染,將他趕出家門,老人自己也患有嚴重的恐懼心理,擔心傳染給別人,每天戴手套生活。經過段教授的治療,他的梅毒很快治愈,可家人仍不讓他進家門,無奈的他又來到段教授的面前。段教授請來了老人的家人,向他們詳細解釋病情的性質和傳染途徑,經過將1個多小時的耐心解說,終于解除了家人的顧慮,將老人接回了家里。臨行前,老人留下了激動的淚水。這些事情對段逸群教授而言,就是治療疾病的一部分,他常說,我們治的不僅僅是病,更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只有將他的人治好了,病自然會痊愈。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大醫家對患者的仁慈之心和博愛之情。

  正是由于段教授精湛的醫術和良好的醫德,他在2009年被評為武漢市首屆“我心目中的好醫生”,先后獲得武漢市“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勞動模范”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湖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