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瑜
“金牌調解員”為民排憂解難 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7500多萬元
敬業奉獻
廣東
2015年8月
1.jpg
人物故事:

  范瑜,男,1959年月5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1978年參加工作,現任廣州市天河區司法局天園司法所所長。2005年以來先后多次獲得年度考核優秀,榮立三等功1次,2013年被廣州市政法委評委第五屆廣州市“人民滿意政法干警”、被省司法廳評為全省人民調解能手、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人民調解員。

  在天園街社區群眾中,范瑜是大家公認的“金牌調解員”,“有困難找老范”承托了社區群眾對他的肯定。多年來,范瑜努力念好以“勇擔當、善溝通、依法理、樹正氣”為主要內容的為民服務“三字經”,實實在在地為社區廣大群眾排憂解難,哪里有糾紛,哪里有不公,哪里有信訪,哪里就有他為民排憂的身影。

  六年走訪數百次,為千戶居民重得回家路

  2007年,天河黃埔大道的某大廈出入口被新建的酒店攔堵了,大廈內1200多戶業主出行問題受到極大影響。業主和酒店方不斷發生沖突,雙方通過不同途徑向省、市、區領導、部門進行投訴反映,還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中,一直未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

  天園司法所所長范瑜看在眼里,急在心頭。他深知單憑街道司法所的職能難以徹底解決問題,但他仍毅然擔負起“屬地管理”的維穩責任,竭盡所能展開協調工作,多次向上級機關、上級職能部門請示匯報,奔走協調,先后十多次牽頭召集有關職能部門開協調會,調動街道相關科室的力量,組織多方人員,加班加點上門開展民意摸查,上門走訪120多戶(次),派發法律法規宣教資料6000多份,電話約請談話130余次,最大限度地穩定群眾情緒,避免事態惡化。

  對10多戶重點挑頭鬧事人員,他晝夜不分地全力開展勸導工作,利用下班時間、休息日時間直接上門或到所在單位進行上百次走訪、談話勸導,并將宣傳資料親自送到重點人員手上。他三番五次上門與糾紛雙方當事人正面溝通,尋求解決辦法,為維護業主切身利益四處奔走呼吁。

  直至2012年,由市職能部門劃出一塊綠化帶改造為小區出入口,解決了大廈1200多名業主的出行難題,糾纏了6年之久的糾紛終于得到圓滿解決。范瑜用6年來堅持不懈為民解憂的精神,幫助千戶居民重得回家路。

  調解成功率達98%,“跑”出來的“金牌調解員”

  11年間,范瑜的足跡踏遍社區的所有角落,憑著嫻熟的法律法規知識,淵博的文化素養,滔滔不絕的引經論據,從法律角度上,從人情世故上,從服務大局上,從鄰里和諧上,用汗水和真誠感動了社區的群眾,說服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鄰里間的漏水糾紛、企業務工人員死亡糾紛,社區信訪人員糾紛、醫療糾紛、駿景變電站群體事件、翠湖社區維權糾紛、如家酒店電梯事故的處置等無不傾注了其心血。

  他的一句座右銘是:今天能解決的糾紛絕不能拖到第二天。矛盾糾紛時間拖一點,出現矛盾激化的概率就多一點。多年來,他成功處置150多宗社會關注度高、敏感性強的重大、復雜、疑難的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和制止群體上訪、越級上訪40多宗;參與和指導轄區12個基層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一般糾紛560多宗,調解成功率達98%,為轄區單位、農民工、居民群眾等挽回經濟損失累計6430多萬元。

  面對拿“條子”辦事,他以理服人

  2013年9月,華港社區一居民拿著市領導的批示,要求協調她家房屋漏水的問題,并要對方賠償。為充分掌握實情,范瑜與區房管局、居委會多次到該居民家中查看漏水情況。經區房管局的技術人員確認,該漏水處是以前的痕跡,現在已經不存在漏水問題。

  范瑜立足實情,耐心做該居民的思想工作。但是該居民手拿領導批示,強詞奪理,態度囂張。面對該居民的咄咄逼人,他堅持擺事實,講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反復勸說:“領導的批示是要求我們工作人員認真協調你們房屋的漏水糾紛,共建社區和諧,鄰里和諧。

  經房管局的技術人員確認了你家漏水的地方是舊痕跡(該處漏水2012年已協調解決),現在已經沒有漏水的情況。鄰里之間有事可以坐下來協調解決,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不要因過去的恩怨而冷了鄰里間的和諧關系,每個人心中有一把稱,每個人心中有個準,我不會因為你有領導的批示而偏向于你,冤枉你樓上的鄰居?!痹摼用衤拖铝祟^,最終主動向樓上鄰居道歉。范瑜做任何事都是以法律說話,以事實說話,將心比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如今,天園街的社區居民流傳一句話:老范一個人可以說動一條街的人,大家都愿意聽他的。一個人只有敢于擔當,一心為民,心底無私,全心全意維護群眾利益才能讓群眾信服,才能更好的為群眾服務。老范對群眾的貼心和愛心,換來了群眾對他信任和真誠的托付。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廣東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