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
普通教師主動援藏 深入5000米高寒地區支教
敬業奉獻
天津
2015年6月
Ac932df68-f42b-4bd0-9582-bb72ce927121.jpg
人物故事:

  張朋,男,39歲,是天津市第102中學一名普通的化學老師。張朋從教16年來,他始終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不懈追求,履行為師職責,彰顯行師風范。他肩挑重責,在孩子年幼父親重病的前提下,毅然領任務援藏,深入海拔5000多米高原,克服嚴重高原反應和各種嚴酷條件,傳授教學辦法,促進民族團結,在平凡的人生中凸顯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崇高精神。

  張朋是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學化學教師,從教16年始終以高尚的師德嚴格要求自己,手捧一顆愛心,懷著對教育事業的崇高追求,不斷的探索和實踐,模范履行職責,為人師表,熱愛學生,無私奉獻,成為教師行列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典范。

  張老師秉承的教育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他視學生如己出,真誠的關心和愛護他們。他在校的時間幾乎全是學生的,每到課間或中午休息,張老師要么在班里輔導學生,要么就是幾個學生在辦公室圍著他。他無時無刻都在用行動詮釋著“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他所教的學生,接受水平參差不齊,有一個學生相對其他同學來說,反應有些慢,對理科的學習有著很強烈的抵觸,為了幫助他,張老師總是利用自己的午休時間把他叫到辦公室,耐心的把他不懂的問題再給他講,時間長了,這個學生漸漸的對化學產生了興趣,成績也在不斷地小幅提升。就是這樣,面對學生遇到的困難,張老師總能伸出援助之手,用真誠的心去打動孩子們。不僅如此,張老師能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助社區內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補課,不吃幫扶對象一個水果,不喝一口水,為了擴大幫扶對象范圍,日前,張朋老師注冊成為天津志愿者,身體力行“幫學助教”,成為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學的“大美志愿者”。

  張朋老師是天津市第一〇二中學第一位援藏教師,在學校做動員之后,他第一個報名,主動要求去西藏。出于關心,同事們勸說,你可以報名,但是你不能去,因為你的身體到高原肯定不行,張老師回復給關心他的老師說,戰勝高原反應及其隨之而來的一切困難并不是健康的身體,而是頑強的精神和毅力。其實當時他面臨著許多的困難,老父親剛患重病不久,兒子還年幼,愛人的工作很忙,自己的身體可能面臨著嚴重高原反應等問題。但當組織找他談話時,對于自己的困難他只字未提,還表示,如果能去上,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難并出色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不給組織填麻煩。去西藏之后,張老師克服了高原反應帶來的不適,只做了簡短的幾天身體調整,他就投入到了緊張而繁忙的援藏工作中。高原生活條件比出發前預想的艱苦的多,每一天都要經歷四季的氣候變化,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急劇下降,室內氣溫零攝氏度左右,沒有暖氣供暖,不能洗澡,沒有可供飲用的自來水,有的援友想要提出改善居住條件的要求,張朋老師勸導說,我們是援藏的干部,組織上希望我們能克服高原艱苦條件,所以我們不能提要求,不能給當地組織部門添麻煩,我們必須努力克服這些困難。到達高原一周時,張老師開始腹瀉、高燒,這種情況,對剛進入高原地區的人來說非常危險,不及時轉移治療,很可能發展成肺水腫,腦水腫,直接危及生命。當時,張老師考慮如果轉移治療就會給援藏隊和單位增添很大麻煩,自己便找來對癥藥物最大劑量服藥,臥床休息,最后以最頑強的毅力戰勝病魔。后來援友了解情況說,你這樣扛著非常危險,容易出大事。

  在西藏自治區昌都市教育局,張老師負責教科所工作,面對工作人員緊張,交通條件極其惡劣,但他仍能積極主動向組織提出申請深入高寒地區,跋涉5200米高山來到最需要的教研點,參加教學研討,毫無保留的將個人教學經驗、專業理論、育人方法傳授給當地的青年教師。為“發展民族教育、促進民族團結”工作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張朋老師在西藏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為多所學校進行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培訓,把自己掌握的最新、最有效的教學理念及教學模式傳授給當地教師。培訓學校多次愿意為張老師的額外付出提供一定的報酬,均被張老師婉言拒絕。

  雖然張老師自身經濟條件不好,但是西藏發生地震后,了解到當地百姓遇到的困難,張老師第一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多次向當地災民捐款,最后張老師發現自己口袋里剩余的錢已經不足以正常維持自己的基本生活。

  張朋老師是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他以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無怨無悔的為周圍需要幫助的人默默奉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向受助對象索取報酬,從不喊一聲累,真正的在平凡的人生中凸顯了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精神。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天津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