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家盛
機械工人傳承勞模家風 30余年勤學苦練終成工人典范
敬業奉獻
云南
2015年6月
A0954bc9e-27ab-4872-acc6-1c34a12bf519.jpg
人物故事:

  耿家盛,男,1963年10月生,1982年參加工作,共產黨員,大專學歷,高級技師,現為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拉絲成套設備制造分公司加工車間主任。30多年來,耿家盛同志在良好的家風(父親耿鼎是全國勞模)熏陶下,堅定“踏實做人,認真做事”理念,勇于實踐,勤學苦練,不畏艱辛,樂于奉獻,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企業生產工作中勇于擔當,主動作為,大膽改進多項刀具、模具及加工工藝,為確保公司按質按量完成各項產品任務做出了突出貢獻。

  2003年以來,他在云南省及全國“車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分別獲得車工第二名和第十四名。2004年后分別榮獲市級、省級和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2006年獲得云南省首屆“興滇人才”榮譽稱號;2010年獲昆明市首屆名匠稱號;2012年獲得國家人社部“耿家盛技能大師工作室”榮譽稱號(在云南省獲此殊榮的僅有三家企業);2013年被省總工會授予“耿家盛技師工作站”;2014年被云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云嶺首席技師稱號”。其主要事跡如下:

  一、虛心求教,一專多能

  1982年,耿家盛同志從昆明機床廠技校產品表面處理(油漆)專業畢業,分配在昆明銑床廠從事產品油漆工作兩年。1984年11月調入原云南重機廠工具車間改行為車工,同時兼做油漆工。沒有車工基礎,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他感到有些茫然,然而他覺得他愛車工,他決定要拜師學藝,先后拜了當時的車工大王黃庭富等四位車工師傅,從基本的搖手柄開始學起,反復訓練大拖板進、小拖板退和砂輪磨刀,雙手經常磨起了血泡,衣服也經常被汗水浸濕,為了早點學到技術,他沒叫一聲苦,沒喊一聲累。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經過三個多月的勤學苦練,他就能獨立開班工作了,并且很快成為了車間的生產骨干,技術一天比一天強。之后兩年,他利用休息時間又學會了鏜床、鉆床等加工技能,成了一名技術全面的加工能手,每年完成了車間大量的“硬骨頭”加工任務。由于工作表現突出,1986年—1989年多次被公司評為優秀團員、優秀團干部及先進生產工作者;1990年參加“全國青工技術大賽云南省選拔賽”獲得車工第二名,并取得高級技術理論合格證書。

  二、勇于擔當,大膽改進多項生產工藝

  1993年公司首次承接了132塔式起重機生產任務,主要零件主弦桿長2500mm,要求四件一組長度一致,原加工工藝是在落地鏜床上加工,效率低,費用高。他和同事分析研究后,制作了四件雙“V”形鐵,將主弦桿摞起來用T68鏜床加工。同時通過改進刀具利用機床夾盤銑刀,將刀片主后角減小,再加強工件鋼性,加大了吃刀深度和走刀量,使每班加工一組提高到加工三組,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每組的加工費用從1250元降到300元,工效提高了3倍。

  1998年耿家盛接受了某塑料廠一塑料擠出絲桿加工任務,其中絲桿長為3040 mm,外徑130mm,底徑為錐度,最小直徑Φ85mm,最大直徑Φ124mm。由于工件細長且外徑小,加工剛性差,非常容易出廢品。為了增加工件鋼性,耿家盛制作了一個大型跟刀架,在加工底徑的錐度時,由于沒有靠模,他采用分段加工逐步切入,再用寬刃刀精車,最后用沙帶磨削,使底徑的表面粗糙度達1.6,贏得到公司干部、職工的稱贊,到1999年7月他制作了摩擦壓力機規格為150噸至1000噸等10余種絲桿和螺母,為企業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2007年拉絲機分公司開發制作橡膠設備,耿家盛在加工縐片機的輥軸時,長700mm,外徑350mm的輥軸表面要加工成導程為1.8米、83個頭的左、右旋向的網狀菱形,加工難度大。他通過改進機床掛輪,達到所需導程,改裝可調速電機,降低工件轉速,自制高速銑頭,將其固定在刀架上,利用小拖板的移動,消除了工件正轉與反轉所帶來的綜合間隙。改造后的設備以車代銑,提高了加工效率,為公司爭取了系列類型的產品,成為分公司拉絲機除外的第二大支柱產品。

  三、勤奮學習,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與新工藝

  在多年的工作中,耿家盛除了積極完成車工工作任務外,還養成了勤奮學習與刻苦鉆研的好習慣,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與新工藝。工作中他大膽應用各種可轉位機夾車刀(正反90°、45°、75°外圓、端面車刀),使用新型刀片(643、610、726、758)及硬質合金變刃精車刀、可調試浮動鏜孔刀,既降低了刀具材料的費用,提高了工件表面質量,又保障了產品交貨期

  1995年來,耿家盛來到拉絲機分公司后,看到拉絲機成套產品外觀質量很差,于是他向公司建議改用過氯乙烯類漆,采用噴涂工藝進行施工,這樣大大縮短了施工周期,表面質量也上了一個新臺階。在過氯乙烯漆的基礎上,還噴涂過垂紋漆、聚氨脂高級裝飾漆、亞光漆,使拉絲機產品外觀質量獲得了極大改善,提高了客戶滿意度。

  2010年以來,由于分公司缺乏技術員,他通過自學掌握了AutoCAD機械制圖電腦軟件的運用,并設計完成了φ70×150—1:10兩刃錐度鉸刀;改進完成了LZ-3/750、Z63583-00等直線拉絲機六條生產線的工藝編制;改進完成LSG-1000立式工字輪收線機Z620E-00、Z620F-00及LFG-1000立式工字輪放線機等十余個產品零部件五百余份的工藝編制任務。改進完成了ZC3570柴油機橡膠縐片機、φ700×650高速橡膠錘磨機、某公司1800翻轉機SD3148軸承座、楊林工業區某公司的φ1000×1200橡膠破碎機、φ350×800橡膠洗滌機等16個產品的600余份制圖及540余份的工藝編制任務,為保障拉絲機分公司產品的按質按量完成做出了突出貢獻。

  四、熱心帶徒,無私傳技

  2010年耿家盛被評為昆明市首屆名匠,2012年被授予國家級技能大師。為促使年青員工快速成長,他熱心帶徒,每年平均帶徒7人以上。幾年來,耿家盛先后帶了技校畢業生孔凡生、陳紅能(鉆工)、董國春(車)、劉濤(銑床)、馬自輝(車工)等20名徒弟。為了盡快使他們適應崗位需要,他根據每個人具體情況,采取不同手段或方式進行輔導,理論上耐心講解,操作上手把手示范,在他的指導下,3個月后他們基本能獨立承擔工作,80%都是生產骨干,其中趙聲輝技能素質比較過硬,2013被公司推薦參加了團中央青年“振興杯”車工競賽,開闊了眼界,獲得了競賽經驗。

  為有效促進公司各項生產經營工作,2013年以來,大師工作室每月開展一次 “傳絕技”交流活動。耿家盛作為大師,采取授課或現場演示等方式先后傳授了“刀具的運用”、“車工四件套(國家競賽題)加工實戰技巧”、“大偏心軸”、“軸瓦類”、“70噸位起重圓筒螺紋”等加工技巧講座,無私傳授了他選刀、磨刀、多頭螺紋、大偏心距軸、軸瓦及圓筒螺紋的加工技巧,其中快速返程法螺紋加工方法是他自創的絕技。公司相關工種400余名員工聽了他的授課,啟迪了廣大職工的思維、快速提高了員工技能水平。

  除了內部技術交流活動外,耿家盛作為技能大師與名匠代表,還多次參與昆明市職工技能提升辦等部門組織的“高技能人才工作交流活動”,無私地傳授了他多年積累的加工經驗與技藝。

  五、主動作為,發揮大師引領作用

  作為大師工作室帶頭人,耿家盛除了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積極支持工會組織的職工技能鑒定培訓與技能競賽活動,充分發揮大師引領作用。2010-2014年,公司工會在昆明市總工會、市高技辦及集團工會的支持下,與昆明市高級技工學校、冶金高等??茖W校、省機電學院聯合開展了車工、焊工、鈑金工、鑄造工、維修電工、庫管工、鍛造工等13個工種共493名職工參加的初級工、高級工、技師資格鑒定培訓活動;同時,結合企業實際,開展了車工、焊工、鉗工、鈑金工、鏜工、維修電工、天車工、庫管工8個工種10余批次近300名職工參加的崗位技能競賽活動。其中每個工種的培訓、每個崗位的競賽都有耿家盛親自參與策劃、培訓、出題、審題及考核評估的辛勤付出。目前,公司在崗一線職工460余人, 其中60.4%職工獲得了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職工整體隊伍素質得到了有效提高,大師耿家盛發揮了應有的技術引領作用。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云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