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乃
六旬“摩托村醫”堅守山村診所 43年為村民看病
敬業奉獻
新疆
2015年5月
1.jpg
人物故事:

  馬乃,男,回族,1954年出生,原是阿尕爾森鎮別斯沙拉村的赤腳醫生,現為別斯沙拉村“巡診村醫”。不論刮風下雨,烈日嚴寒,阿尕爾森鎮別斯沙拉村的村莊道路上,他每天都要走幾趟,有時甚至要走七八趟。他這一走就“走”了43年。

  在別斯沙拉村和頭道灣村的鄉間道路上,每天,都有馬乃騎著摩托車的身影,摩托車上大包小包,包里裝著治病用的50多種藥物,聽到摩托車的聲音,村民們就知道馬乃來了,久而久之,村民們就給他起了一個綽號:“摩托村醫”。

  平時馬乃每天要到別斯沙拉村和頭道灣村巡診兩趟,有時碰到急診,病號多時,甚至要走七八趟。年復一年,日復一日,馬乃不是在出診,就是在出診的路上,風雨無阻,如今,他已在這條道上“走”了43年。為何從不間斷?馬乃說:“村民信任我,作為一名村醫,看病是份內的事,不能失信是自己做人的原則?!?

  在村醫馬乃的眼里,病情就是命令,只要有患者求助,就要及時出診。1999年冬天的一個風雪夜,寒風凜冽,已是凌晨3點多了,馬乃和妻子早已躺進暖和的被窩里,別斯沙拉村一組村民托乎達爾的妻子難產,托乎達爾騎著自行車來叫村醫馬乃,由于情況緊急,馬乃二話沒說穿上衣服背起藥箱起來就走,妻子埋怨到:“半夜三更的,明天去不行嗎?”,可是馬乃卻說:“情況緊急,人命關天,明天去就麻煩了”。在趕往托乎達爾家途中,由于風雪很大,道路積雪很厚不好走,馬乃摔了好幾跤。由于馬乃及時趕到,經過他一夜的救治,托乎達爾的妻子和孩子母子平安。而第二天早上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的馬乃才發現自己的腿摔得淤青斑斑,妻子看到后,心疼的掉眼淚。而馬乃卻說:“沒事、沒事,都已經習慣了”。

  由于家里人口多,老人需要贍養,孩子需要教育,經濟負擔重,因此馬乃不光是一名村醫,還是一位農民,但是不管是農閑還是農忙,只要有患者求助,馬乃就會及時出診。2012年5月的一天,馬乃正在自家的地里給麥子澆水,妻子急匆匆的跑來告訴他,村民吐汗別克的母親病了,吐汗別克已將他的母親用拉拉車拉到診所門口,看上去快不行了,情況緊急,馬乃扔掉手中的鐵锨,顧不上換衣服,就跑去給老人看病,經過診斷老人患的是高血壓,手腳已經不能動了,如果不及時送來,就有癱瘓的可能,為了便于觀察病情和對癥治療,馬乃安排他們住在自己的家里,經過一個月的精心調養和治療,吐汗別克的媽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回家進行調養了。事后,吐汗別克逢人就說:“馬乃醫生,賈克斯,阿達姆(好人),沒有他,我的媽媽就沒有了,我十分感激他”!2014年2月10日,別斯沙拉村二組村民吐爾汗因高血壓引起偏癱,接到求治的電話后已經是晚上11點了,他還是背上藥箱騎上摩托車趕到了兩公里以外的病人家去出診,經過他的精心治療和定期的巡診,一年后吐爾汗身體康復了。

  這樣的例子有很多,村醫馬乃的敬業奉獻讓鄉親們很感動。無論是別斯沙拉村或者頭道灣村的村民都已經把馬乃當成自己的親人了。對馬乃的醫者仁心,鄉親們都十分感動、感激、敬佩!村里的老年人常感慨到:“就連感冒、頭痛等小病,甚至半夜三更有急診,不管春夏秋冬,風霜雨雪,他都會上門的,盡心盡力,都60多歲的人了,也夠難為他的!”這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醫,從醫43年,經過他醫治的病人無數,同時從事醫務工作以來,義務為村民看病的花費累計達到4萬余元。在43年當中,他對村里五保戶、貧困戶、困難戶一直都是免費治療。

  如今,年已六旬的村醫馬乃仍然堅守在別斯沙拉村診所。這些年來,他走遍了別斯沙拉村和頭道灣村的家家戶戶,現在每一個季度,他還要把所有的村民家走一遍,做疫苗發放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只要鄉親們還需要我,我就會一直這樣走下去,為他們看病、為他們服務?!瘪R乃說。

  馬乃1980年至1983年連續被評為鞏留縣優秀赤腳醫生、1992年榮獲鄉級優秀鄉村醫生稱號、1995年榮獲鄉級優秀健康衛士稱號、2000年被縣衛生系統評為“救死扶傷”先進個人。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新疆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