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華
鐵路女工演繹6米高空作業精彩人生 被譽“接觸網上的蝴蝶”
敬業奉獻
云南
2015年3月
4.jpg
人物故事:

  她是一個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又是一個倔強而堅強的女孩,她不愛"紅妝"愛"工裝"。她,就是昆明供電段第一名女接觸網工,被稱為"網上蝴蝶"的張艷華。

  接觸網工,在鐵路行業被稱作"空中蜘蛛俠",作業大都在6米多高的接觸網上,具有"高空、高危、高電壓"的行業特點。多年來,從事接觸網專業的多為男性,很少有女性涉足。

  "2009年當我分配到昆明供電段,看到同事們在接觸網上像"空中飛人"一樣來去自如地干活時,既新奇又激動,我心里想,在學校學的是供電專業,假如當一名接觸網工,像男孩子一樣在網上"飛來飛去"多神氣,讓他們也看看我們女孩子也能干,沒準比他們干得更好!"帶著這樣的想法,我選擇了接觸網這個專業。

  女接觸網工的酸甜苦辣

  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張艷華和其他新入段的職工一起參加了段組織的長達9個月的接觸網全封閉培訓。烈日下,頂著驕陽,站軍姿、練隊列,熟悉接觸網零部件,剪鐵線做吊弦,在6米多高的接觸網支柱上練習走網。"我永遠也忘不了自己第一次爬上接觸網支柱的情形。面對高高的電桿,盡管有安全措施,但我還是感到非常害怕,10多米高萬一摔下來怎么辦?是師傅的鼓勵讓我放下了心里的包袱,我在恐懼中慢慢走向支柱,雙手緊緊抱著電桿,一步,兩步,慢慢向上爬,邊爬還邊大聲尖叫,引得下面的同事大笑。當我下到地面的時候,才發現全身被汗水浸透了。"有了第一次的經歷,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張艷華慢慢地克服心理壓力,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的訓練,她的動作嫻熟程度不遜于任何一名男同事。

  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網工,僅克服恐高心理是遠遠不夠的,更需要有過硬的手上功夫,僅看似簡單的制作接觸網吊弦,就曾讓這個不服輸的女孩吃盡苦頭。第一次剪鐵線的時候,她怎么剪也剪不斷,師傅教授方法后,她還是剪不斷,一連3天,她按照師傅教授的方法,咬著牙做練習,一個動作重復練習了上千次,手掌磨出了一個個血泡,大腿被鉗子壓得青一塊紫一塊。到第3天,她終于剪斷了第一根鐵線。就這樣,她用堅持和執著練就了扎實的基礎功。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艷華在一天天成長,長達9個月的全封閉訓練,讓這個對接觸網一無所知的女職工練就了一身本領。一分鐘剪斷鐵線40次,制作一副吊弦2分鐘,制作回頭一個4分鐘,爬電桿上下一次30秒……培訓結束時,張艷華的速度已經遠遠超越了男職工,她用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刷新了接觸網專業的一個個數字和記錄。

  千萬次的訓練與忍耐

  2011年1月,接觸網檢修車間抽調14名精兵強將組成接觸網特訓小組,進行全封閉訓練,為段開展積極進車間、入班組,教授標準化作業組織方法、開展標準化作業示范演練活動提供人才支撐。張艷華作為唯一的一名女接觸網工,參加了這個因強度大、難度高、環境艱苦而被戲稱為"飛虎隊"的特訓班。

  訓練期間,每天早上6點30分,就開始了業務強化培訓生活的一天。早晨的體能訓練包含跑步、俯臥撐、蛙跳等項目,為了能趕上其他男同事的速度,張艷華要花比別人多一倍的時間訓練,一個小時下來她就汗流浹背。早餐過后,便開始全副武裝,安全帽、防高空墜落安全帶、全套個人工具、列隊點名分工,接著就是更高強度的業務實作。吊弦、回頭制作、爬桿上網、事故小鐵塔起立……

  培訓班實行全封閉式訓練,強度大、難度高、條件苦,要求具備在有限時間內嚴格按照標準完成作業的能力,高質量、高水平地完成各項急、難、險、重任務,是對每名成員身體和心理的極大考驗。因為這樣的要求,每項看似簡單的作業,張艷華至少都要練上幾千遍,"千萬次的訓練都要按照標準不走樣,每一遍我都會總結自己的不足,找到縮短時間、保證質量的方法。"

  "一天下來,只見她一雙纖細柔軟的雙手布滿了水泡和血泡,吃飯時只能用小勺一小口一小口往嘴里送。"特訓的日子里,她的女閨密宋丹丹這樣對記者說到。

  接連半年的訓練讓她手上的水泡血泡一層摞一層變成了老繭。在關鍵時刻必須沖得上、打得贏的"飛虎隊",光能吃苦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掌握接觸網專業全部技術標準和業務知識。作為女孩子,張艷華要付出比男同事更多的汗水。白天,要經受住千萬次的技能訓練,晚上,還要拿著書本學習各種標準,反復計算各種參數,為第二天練習的項目做準備,有時候她端書的手都在發抖。日復一日,千萬次標準化作業的訓練,讓張艷華的技術業務突飛猛進。2012年3月,張艷華被任命為昆南供電車間的接觸網代理技術員。

  為夢想而戰

  張艷華一次次用自己的行動和突出的工作成績詮釋了80后的擔當與責任。自《接觸網上"蝴蝶"飛--張艷華》一文在《中國婦女報》刊出后,各大媒體記者紛紛前來昆明供電段采訪她。 2012年4月份,一個很偶然的機會,上海東方衛視夢立方的編導被張艷華事跡感動。他們覺得,六米多高的接觸網,每天與工裝為伍,又苦又累,這樣的工作女孩子怎么能勝任?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們不遠千里來到昆明采訪了張艷華和她的同事,并邀請張艷華參加上海東方衛視舉辦的《夢立方》節目。

  在夢立方節目的錄制現場,播放了張艷華在接觸網上作業的英姿颯爽,當觀眾看到張艷華高空作業的鏡頭時,無不發出了驚訝的聲音,緊接著是更多的欽佩和贊美。面對一關難似一關的挑戰,張艷華以她冷靜、睿智的頭腦,在實戰中鍛煉出的快速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破關斬將,贏得1萬元的愛心基金。當張艷華選擇放棄繼續闖關,面對支持人的發問,張艷華是這么回答:"我今天不是一個人來到《夢立方》,我來到這里的夢想就是尋找好醫院能幫我父親治??!"這個愛崗位、能吃苦的女孩,她為夢想而戰的事跡感動了無數觀眾,感動了節目組,并答應幫她父親找好醫院治病。

  2012年9月,張艷華代表昆明鐵路局參加鐵道部組織的全國鐵路職工才藝大賽,在舞臺上,30秒剪斷32次鐵絲,在最快的時間內制作出一副接觸網吊弦,令無數現場觀眾折服。表演結束后,盛光祖總經理接見了參賽選手,他走到張艷華面前,親切地和她握手,說到:"昆明局的網上"蝴蝶"張艷華,我記住你了"。 張艷華告訴我,那一刻,她感到無比的感動和幸福。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鐵路的發展需要千千萬萬的高技術人才,更需要一種不怕苦和累、勇往直前的頑強毅力。一路走來,張艷華的成長猶如蛹破繭成蝶,雖歷經無數艱辛但破繭后的美麗讓人刻骨銘心。從最初的克服恐高心理開始,到練就過硬的手上功夫,積累精湛的實戰經驗,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完成了工作角色的完美"蛻變"。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云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