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云
32年甘當生命健康守護者 “超聲崗位”24小時待命成常態
敬業奉獻
云南
2015年1月
2.jpg
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李湘云,女,1962年12月出生,農工民主黨員,1982年參加工作,一直工作在臨床一線,2006年任昭通市第一人民醫院B超科主任至今,副高職稱,是云南省超聲醫學會委員會委員、昭通市超聲影學科帶頭人,先后三次年被評為醫院先進工作者,2014年被評為昭通市“五一”模范標兵。

  “維護生命,守護健康”。從填報志愿的那一刻起,李湘云就立此宏志,做一名生命健康的使者。在32年的醫療執業生涯中,她默默堅守,事事踐行,在平凡的崗位上刻畫出不平凡的人生軌跡,真情演繹著一個博愛奉獻、擔責盡職、爭創卓越的尚美人生。

    心懷博愛,真誠奉獻

  哲人說“美就是奉獻”,而白衣天使之美就是博愛與奉獻。在數十年平凡的工作中,李湘云始終秉承這一精神,把患者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不忍心讓病人多等一天,24小時為患者提供超聲診斷的服務,把滿滿關愛奉獻給每一位病人。

  記得在一個大雪飄落的傍晚,她拖著疲憊的身體準備下班時,一個50多歲的父親帶著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來看病,只見小男孩衣不裹體,腳穿破膠鞋,滿身泥濘,被凍得瑟瑟發抖。她即調高室溫,抓緊給孩子檢查,直到晚上九點診斷結束,小男孩患了復雜性心臟病,大動脈轉位。得知這對走路來看病的父子因沒錢,還得走路回威寧去,她十分心疼,將身上僅有的錢給了他們,叮囑他們吃點東西坐車回去,自己卻餓著肚子走回家。

  還有一次,在她臨近下班時,一位農村大嫂來檢查。發現其病情復雜且嚴重后,她詳細詢問得知,其老公患矽肺病死了,因治病欠了很多錢,家庭生活非常困難,無錢醫病就拖著,現在有了“新農合”才來看病,但檢查的錢也湊了好久。聽聞至此,想到還需做其它檢查,還得住院治療,就將身上的錢全給了她這位大嫂,并陪送其到其他科室檢查。而當天她約了朋友聚餐,待她這個“主人家”到飯館時,只剩一個朋友因帶的錢不夠結賬仍等在那里,除了內疚和自責外,更難堪的是,她身上也沒錢啊。

  這樣對困難病人的幫助,不知她做了多少,卻從不向別人提起。

  她的博愛和奉獻溫暖著患者,也感染著世人。一位患者給他發來短信說:“人們都說醫生是白衣天使,我相信,你是拯救病人的白衣天使,是你讓我明白,我生活在一個充滿陽光,充滿愛的世界里,也讓我明白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

    肩挑責任,敢于擔當

  “承擔守護生命健康這一使命,就要有敢于擔當的精神”。李湘云這樣說,也這樣做。作為B超科主任,她身先士卒,當好表率,24小時待命,全天候服務患者。寢食錯點,節假加班,帶病上崗……是她樂于其中的常態,而家人卻時有不樂意,但只要有危重病人和疑難病癥,誰也阻攔不了她趕往醫院。

  李湘云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后也經常不適,有時直接無法行走,同事勸她休息治療,可面對那么多排隊的病人,她還是堅持讓人攙扶著來到崗位。特別是在開展床旁B超時,得提著機器到病房為病人檢查,有時還得推著龐大的機器去,但她還是以驚人的毅力一瘸一拐地來到病房為病人檢查。

  在“三鹿奶粉事件”中,她帶領科室人員沉著應對突發事件,嚴格遵照上級要求,每天檢查患者高達600人次;在汶川“5·12”地震發生時,她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病人的安危,帶領全室人員迅速將病人轉移到安全地方,有一個病人不能行走,她便守著病人不離不棄,給予病人莫大的安慰,卻置自己的生命安全而不顧;在彝良“9.07”地震救災中,有一天送來的傷員很多,她和同事們不吃不休連續作戰,一直忙活到次日凌晨。當她和同事們拖著疲憊身子走出來時,又遇到一個摔倒的人,她和一名同事背扶著傷者去救治。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哪個兒女不牽掛爹娘,哪個父母不憐愛子女。然而,面對生命,面對工作,面對使命,李湘云毅然選擇了責任和擔當。有一次她的父親病了,父女兩事先約好在醫院領父親看病,但是等到約定時間,她因工作太忙,脫不開身,父親見其病人太多,就悄悄地走了,但沒走幾步,就病倒在門診部門口,好在同院醫生及時發現幫助送診救治。還有一次,她的兒子做手術,其到手術室完成親屬簽字后,就跑回辦公室檢查病人去了,兒子手術后幾個小時也沒及時去看上一眼。

  當然,由于B超等候的病人太多,焦急而漫長的等待往往讓病患及家屬煩躁,承受患者和家屬一些過激語言甚至過激的行為已是常事。一次,一名患者家屬為檢查結果不明沖到B超室就大打出手,李湘云受傷住院。去看望她的同事無不傷心落淚,都覺蒙冤受辱,可她反而安慰大家。出院后,她把自己的績效扣了。同事們對此表示不同意,認為她已經承受了身心的痛苦,不僅不能減少績效,還應得到獎勵和補助??伤齾s說:“病人太多是大家加班加點完成檢查任務的,不能因為我受委屈,也給大家委屈?!?/span>

    埋頭鉆研,當好先鋒

  醫療技術是醫生的生命。B超是常規的臨床檢查設備,就好像打仗時的偵察兵和探路者。為當好探路先鋒,李湘云克服家中父母年老需要照顧,兒子讀書需要管教等實際困難,先后到昆明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北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昆明延安醫院進修學習。

  學成歸來,她充分發揮技術帶頭人的作用,把自己掌握的經驗技術毫不保留地傳授給帶同事,帶出了一支團結和諧、醫德高尚,技術精湛,作風過硬、能打勝仗的專業隊伍,在省內率先開展了胎兒心臟、食道超聲、穿針活檢、新生兒顱腦的超聲檢查等先進技術,填補了醫院的技術空白,處于全省領先水平,解決了昭通市患者需到上級醫院就醫所帶來的巨大困難。特別是她主導開展的新生兒顱腦超聲檢查,對新生兒缺血進行早期診斷治療,大大縮短檢查時間,避免了遲緩救治造成腦癱、癡呆、弱智,給孩子、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不幸和負擔。

  近十年來,她先后在國際性刊物、國家級、省級以上刊物發表醫學論文多篇,其中1項榮獲昭通市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榮獲昭通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李湘云——一位生命健康的使者,一個為臨床探路的先鋒,一名烏蒙大地的巾幗,用博大的愛心、無畏的擔當、精湛的技術,為無數患者解除病苦,贏得了大眾的愛戴,塑造了一個人民心中的好人形象。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云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