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逸人
  “最美農藝師”30年扎根桃鄉致富鄉親
  敬業奉獻
  江蘇
  2014年8月
趙逸人.jpg
人物故事:

  她是一位特殊的“老師”,有著近萬名渴望科學致富的農民“學生”;她扎根桃鄉32年,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澆灌出一個個科研成果,成就了偉大而甜蜜的幸福事業;她退而不休,依然為著鄉親奔波在田間地頭而樂此不疲。她就是無錫市惠山區桃農協會高級農藝師趙逸人。

  在惠山區陽山鎮這個聞名遐邇的桃鄉,趙逸人是一個“名人”、 還是一個“忙人”,更是廣大桃農“最信得過”的能人。在桃鄉,誰家的桃樹有毛病,哪戶種植技術還不過硬,趙逸人都清楚;反之,誰家桃樹有了毛病,哪戶桃農在種植技術上碰到了難題,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找趙逸人求助,只要找到趙逸人,就一定能得到滿意的答案。大多數人會打趙逸人的電話,心急的人干脆火急火燎地直接找上門去,趙逸人總是來者不拒,熱誠幫助。2013年夏天,冬青村一戶桃農突然發現自家的桃樹發生病害,他立即心急如焚地打電話向趙逸人求援。趙逸人二話沒說,當即頂著烈日高溫趕到桃園,現場“把脈”、“開方”。望著汗流浹背的她,心生感動的那位農戶燒出雞蛋來款待她。

  這種現場救急的場景在陽山鎮桃農眼里早已是一種習以為常的場景了。救急如救火。多年來,趙逸人的手機成為了桃農求助的“農科110”,遇到情況緊急的,她總是盡自己最大努力,盡量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為那些求助的桃農及時排憂解難;為了讓更多的桃農掌握科學種植的知識,以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趙逸人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與廣大桃農分享,由她編發的農技簡報成為了桃農的種桃“指南”,目前,每期發行數已達1.35萬份。由于趙逸人技術水平高、服務態度好,就連張家港、武進等地桃農也慕名打電話前來請教。每逢佳節,她的手機就會收到來自桃農發來的數百條祝福短信。

  趙逸人是土生土長的陽山人,生于斯長于斯的她對陽山的父老鄉親和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自1982年大學畢業分配至陽山鎮以來,趙逸人就與水蜜桃種植結下了不解之緣,先后主持和參與了“桃樹人工授粉技術”、“桃樹省工節本豐產技術”等10多個科研項目,為提高桃農科學種植水平立下“頭功”,被廣大桃農贊譽為“最美農藝師”。2013年,陽山水蜜桃畝均效益達1.7萬余元,種植水平在全國10大種桃產區位居領先地位。桃樹品種從原來3個擴容到20多個、上市期從40天延長至3個月、種植面積從640畝擴大至3.2萬畝……30多年來,陽山水蜜桃種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面凝聚著趙逸人無數的心血。作為全鎮果樹生產的技術負責人,從選種、育種、科學種植各個環節,她一直獨當一面。為了提高陽山水蜜桃品種、延長供應期,她在對老品種提存復壯、科學改造同時,從山東、浙江、上海等地引進和培育新品。許多桃農習慣傳統的種植方式,對種植新技術常常心存疑慮。于是,她不辭辛勞,年復一年地穿梭奔波在農家田頭,足跡踏遍了每一個桃園。為了推廣果枝修剪、套袋、測土施肥等科學種桃新技術,她又不辭辛苦,年復一年地穿梭在農戶之間,足跡踏遍了桃鄉。在推廣人工授粉新技術時,許多桃農對此心有疑慮。于是,她又連續多年一個村一個村地挨家挨戶上門講解,手把手為桃農做示范,用實實在在的成效打消他們的疑慮。當年,采用人工授粉技術的桃農產量增加了2.5倍。近年來,由她主持的“無錫水蜜桃優質穩產技術開發研究”和“無錫市水蜜桃生產技術規程標準的制訂及推廣應用”等科研項目就分別獲得了省、市科技二、三等獎。由于趙逸人技術高超,群眾基礎好,工作出色,曾經有多次調離農口、當領導的機會,但質樸的趙逸人為了自己喜愛的這份甜蜜事業婉拒了:1987年轉到地稅系統、90年代初當時的無錫縣多管局……1998年她兼任陽山鎮科技助理,2年后因為農業項目較多、任務重調回了農口。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面對榮譽和鮮花,面對桃農們的贊美,趙逸人卻覺得自己也從中得到了收獲。她說:“我很榮幸參與、見證了陽山水蜜桃發展,感謝腳下這片沃土讓我的人生收獲了沉甸甸的果實?!?0年彈指之間,趙逸人青絲變白發,在付出辛勞的同時,她也獲得了全國科協先進工作者、江蘇省勞動模范、惠山區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獎等殊榮。

  “下階段,要圍繞果園耕作農機、水蜜桃設施種植、新品種選育開展研究,陽山水蜜桃可持續發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許多科研課題有待我們去探索……”年愈六旬的趙逸人老當益壯,又在心中規劃起全新的人生目標。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江蘇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