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正學
  77歲仍然跌打滾爬在醫教研第一線
  敬業奉獻
  甘肅
  2014年6月
1.jpg
人物故事:

  裴正學,男,漢族,1938.02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1961年參加工作。我國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編委、中國中醫藥科學院博士導師、甘肅中醫學院碩士導師、甘肅省第一批名中醫、甘肅省中醫院、甘肅省腫瘤醫院首席專家、1991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F為甘肅省腫瘤醫院主任醫師。77歲的他至今仍和年輕人一樣,跌打滾爬在醫教研第一線,數十年如一日,堅持上班,從無病假事假。多年來,著書立說,筆耕不輟,先后出版大型專著20余部,在國內外醫學刊物發表論文86篇,獲得國際、國內、省內各級各類科技獎勵20多次。

  一、教學育人,虔心帶徒

  他以77歲高齡仍然和年輕人一樣,日以繼夜埋頭工作于第一線,現帶領在讀博士研究生2名,碩士研究生10名,國家級師帶徒3名,省級師帶徒3名,各種進修生3名,合計各類醫學生21名,講解臨床理論、帶領臨床查房和門診,修改論文,以身教結合言教,學生們各個受益。獲得了學生父親般的尊重。

  二、著書立說,筆耕不輟。

  一生勤奮治學,著書立說,筆耕不輟,一生出版醫學專著及文學著作24部:《血證論評釋》、《新編中醫方劑學》、《大黃的藥理與臨床》、《乙型肝炎的診斷與治療》、《裴慎醫案選》、《新編溫病學》、《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高血壓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肝病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胃脘痛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裴正學醫學經驗集》、《裴正學醫話醫案集》、《裴正學醫學筆記》、《醫學入門行草貼》、《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二版》、《裴正學醫學薈萃》、《裴正學教授微博問答第1、2輯》、《裴氏中西醫結合實用腫瘤學》、《裴正學中醫學》。裴老尚愛好文學,詩詞,書法,散文集《大風曲》、詩文集《春風曲》、《秋風曲》、《裴正學書法集》、《醫學入門行草貼》、《雪泥鴻爪》等著作也先后問世,成為中醫文化視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發表醫學論文86篇。在70歲后任然和年輕人一樣日以繼夜,揮筆著書,5年來有裴正學《裴正學醫學經驗集》、《裴正學醫話醫案集》、《裴正學醫學筆記》、《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第2版》、《裴正學教授微博問答》第1、2輯,有文學著作《大風曲》《春風曲》《秋風曲》《裴正學書法集》《雪泥鴻爪》等出版問世。一個77歲的老人在5年來出版各種著作8冊,共350萬字。在我省的老年知識分子中絕無僅有。

  三、治病救人,一絲不茍

  以77歲高齡每周堅持5個上下午,每次門診病人在60人以上,病源來自全國各地,北京、上海、廣州、天津……,可以說慕名前來治病者全國各地均有,提前一周掛號,往往一號難求。有些病人來蘭后等待一兩周仍掛不上號,但是裴老對每一個加號的病人總是考慮到對方的困難,滿足了要求。一個77歲的老人不顧個人的健康,對應診的病人總是苦口婆心、一絲不茍,由于療效好,排隊掛號的病人經常在兩三點以前就排好隊。每周看病人數多達三四百人。堅持每周住院部查房,結合疑難病人對中西醫全體醫護進行小型講課,大家均感到裴老學識淵博,講解透徹,大家一口同聲反應受益匪淺。

  四、社會活動,積極參與

  裴老身兼國內、省內多項社會活動,經常應邀經行外出講學、會診。5年來先后去北京、廣州、福建、西安等地,省內幾乎跑遍了各個地縣進行學術講座及疑難病癥的會診,由于裴老對新的知識不斷的學習索取,他的講演異常生動,在省內外名聲鵲起。加之他的臨床造詣,成為不折不扣的甘肅名中醫代表之一。在省內外享有盛譽。國家級核心刊物《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中醫學刊》將其巨幅照片作為封面設計刊行問世?!吨袊嗅t藥報》專門為其開辦了裴正學教授學術專欄,先后發表他的學生撰寫的有關老師經驗的文章20余篇,這在我省醫學界是絕無僅有的。裴老擔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終身理事,甘肅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名譽主席,甘肅省文史館館員,無論是份內的學術報告,還是應邀的學術講座,都是有請必至,從不缺席。

  五、敬業奉獻,高尚品德

  裴老待人和藹,寬于待人,嚴于律己。和年輕人相處人人都感到有父親般的溫暖,大家都愛和他接近、交談,他在院內行走和上樓梯時年輕人都搶著去扶他,他的同齡人都羨慕他人緣真好。痛病人之痛,急病人之急,處方用藥慎之又慎,務求達到最好的療效,從不收受紅包,病人偷偷的放下紅包走了,他必須想方設法還給病人,退紅包時對病人說:“我一定給你很好的看病,請你放心?!辈∪说教幮麄髋崂系木人婪鰝?,這樣的病人為數不少。

  六、先進事跡實例

  1. 1967年,在甘肅天水地區醫院內科工作的裴正學,收治了一位名叫馬長生的白血病患者,他是一名年輕的戰士,就診時血色素只剩下20g/L。當時國內外治療白血病的主要方法是化療。裴正學運用中醫辨證和中西醫結合的方法為馬長生制訂了治療方案。用藥一個月后,馬長生高燒退了;服藥一年后,奇跡出現了,馬長生血色素增加到140g/L,多次骨髓涂片檢查均顯示正常。馬長生痊愈后至今健在,病情從未復發。 同樣的奇跡還發生在一個患了晚期胰頭癌的患者身上,他就是我省著名小麥專家周祥春。2010年初,周祥春被查出患了晚期胰頭癌。在上海一家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治療時,醫生發現周祥春身體過于虛弱,加之已近70歲高齡,不適合做化療,也不宜做手術,建議回家調養。周祥春回到蘭州時,身體極度虛弱,整日臥床不起,每天腹瀉20多次,苦不堪言。 后來,在朋友的推薦下,家人帶著周祥春找到裴正學。裴正學用中醫方法對周祥春治療了半年后,奇跡發生了,CT片顯示周祥春胰頭癌從4.8cm×4.2cm縮小到2.1cm×1.8cm,腹瀉減少到每天三四次。每天上午,周祥春在醫院吃完中藥、輸完營養液后,下午可以自己走回家,有時,還能去省科技廳匯報工作,參加一些學術交流活動。

  2. 蘭州大學二年級學生劉立剛,江西吉安人,20歲,患急性白血病(M4),在蘭大一院、江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治療無效,找到裴正學門診,經過他耐心細致的檢查,確定用“扶正固本”的方法治療此病。服藥100副,病情節節好轉,患者復學上課,完成了本科學習,又考取了研究生,一直堅持裴正學的治療方案??诜杷?,減服湯藥,研究生畢業后做了系統檢查,骨髓報告完全正常。此例病案在江西日報和甘肅日報均進行過報道,劉立剛的父親廖正根拿著裴正學的處方,又先后給另外多名血液病患者進行服用,均有不同程度療效,廖正根還專門打電話給裴正學報告了這一消息。

  3. “西醫診斷,中醫辨證,中藥為主,西藥為輔”,上世紀90年代,裴正學提出了這樣的十六字方針,受到全國中西醫界關注,并得到了普遍贊同,“裴派”也成為國內中西醫領域的重要學派。 裴正學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了很多疑難雜癥,加上他微博問診的影響,許多內蒙古、新疆、廣州、北京等地的病人慕名前來就診。北京不少就診病人反饋的信息表明,他們的病在一些大醫院久治不愈,裴正學開了簡單的方子就治好了他們的病。 在“文革”期間,裴正學嘔心瀝血歷時兩年寫成《〈血癥論〉評釋》一書,出版發行后引起學界關注和強烈反響,根據該書有關理論,裴正學擬訂了治療白血病專方,在1974年的全國血液病會上交流發布,并稱為“蘭州方”。

  4. 由裴正學主編的當代第一部中西醫結合內科巨著《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在1996年美國召開的世界第三屆傳統醫學大會上榮獲“突出貢獻國際金獎”。裴正學本人還榮獲“世界百名民族醫藥之星”殊榮,1997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認定為全國500名著名老中醫之一。

  1992年2月,由裴正學組織西北五省著名中西醫結合專家21位,編寫了當代第一部中西醫結合內科巨著《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全書150余萬字的精裝本于1995年5月正式出版發行。在1996年4月美國召開的世界第三屆傳統醫學大會上,該書榮獲“突出貢獻國際金獎”,接著又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秀中醫圖書一等獎”及“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他本人還榮獲“世界百名民族醫藥之星”的殊榮。他在書中提出的“西醫診斷,中醫辨證,中藥為主,西藥為輔”的中西醫結合臨床模式,被時任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定為“十六字診療方針”,已為全國中西醫結合學界所關注,并成為當前中西醫結合領域的主要學派。

  在對原有中醫辨證等內容修訂的基礎上,裴正學和他的臨床和學術團隊補充了近20年來中西醫結合內科學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于2011年3月22日再版首發了200余萬字的《中西醫結合實用內科學(第二版)》。這一著作,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與關注。中共甘肅省委副書記、省長劉偉平,時任甘肅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勵小捷,副省長咸輝,省政府秘書長李沛文等出席了首發儀式,并給予高度評價。

  5. “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也奮蹄”“青囊不負華原老,普濟蒼生正未遲……”裴正學先生雖已年過古稀,卻依然精神矍鑠,仍奮戰在醫療戰線上。他每天清晨5:30起床揮毫書法半小時,6:30下樓晨練1小時,7:30準時進辦公室工作,50年來不論春夏秋冬,堅持不懈,對中醫和西醫的最新科學進展孜孜不倦,學習思考。同時每天堅持醫學筆記,從未間斷,繼《裴正學醫學筆記》(1977年--2007年)40萬字正式出版后,2008年之后又積累了20余萬字筆記資料,尚待整理出版。他這種救死扶傷,筆耕不輟,培養后生的博大無私的精神,正是一代名醫內心的高尚情懷和精神之光。

  6. 裴正學教授積極響應省衛生廳提出的“醫生要建立自己的網站,和廣大患者加強溝通,業內人士加強交流”的號召,已耄耋之年,他和他的學生在電腦前整日工作不輟,三年來為國內外同行及患者解答上萬條問答。在他的指導下,由他的學生整理成《裴正學健康微博第1、2輯》,共80萬字,已出版發行。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甘肅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