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振平
  村干部燃盡生命為“三農”
  敬業奉獻
  安徽
  2014年6月
3.jpg
人物故事:

  從22歲擔任村干部到去世的近40年里,他一心撲在工作崗位上,關心群眾疾苦,帶領群眾致富,深受村民擁護。特別是近些年,鮑振平帶領村民推進土地流轉,發展規模種植,調整農業結構,不僅使村民走上了致富路,還使朱莊村從鎮里的“后進村”一躍成為“先進村”。

  鮑振平,男,1954年出生,中共黨員,生前系界首市人大代表、王集鎮朱莊村黨總支書記,因工作積勞成疾,于2014年2月6日去世。鮑振平去世后,阜陽市書記于勇特意看望了其家屬,阜陽市委決定追授鮑振平同志為“優秀共產黨員”,在全市開展向鮑振平同志學習活動,人民網等國家級新聞媒體進行了采訪。

  3月26日,界首市王集鎮朱莊村,上百名村民自發地來到一棟農家小樓前,悼念這棟小樓的主人——去世不久的村黨總支書記鮑振平。這天,是鮑振平去世的第49天,民間俗稱“七七”,人們聚集到這里,悼念心目中的親人、帶領大伙致富的當家人。

  工作到生命最后時刻

  一個多月過去了,朱莊村村室懸掛的鮑氏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會名單上,鮑振平的名字依然保留著,誰都不愿意去改動。

  “抬起頭,往鮑書記的辦公桌一看,總感覺他還坐在那?!耙惶崞瘐U振平,村黨總支委員朱廷發就忍不住流下眼淚,“我們都不相信,那個大大咧咧、愛說愛笑的老書記,現在居然不在了?!?/font>

  “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工作上,是為村里的事操勞死的?!睍r至今日,朱廷發依然清晰地記得鮑振平最后一次工作時的情景。

  1月25日晚,村“兩委”干部會議上,正布置工作的鮑振平,較往常有些不一樣?!澳樕F青,聲音沙啞,最后是邊說話邊喘氣,像拉風箱一樣?!敝焱l說,后來才知道,此前鮑振平因身體不適,在界首市醫院連續吊水十多天,一直未見起色。醫生勸他住院觀察,但他以春節臨近、還有很多工作未安排為由,執意要去上班。

  “老鮑總有辦不完的事?!蓖跫傛傞L桑起回憶起與鮑振平打交道的日子,十分傷感,“他是我辦公室的???,修路、安路燈、裝自來水……兩三天就得來一趟?!?月26日下午,鮑振平因病情加重,不得不到鎮里請假?!爱敃r他路都走不穩了。他向我保證,等把病治好了就立即回來工作。沒想到,這次卻成了我們最后一次見面?!鄙F鹫f。

  1月27日,鮑振平前往深圳治病,經深圳北大醫院檢查,他不幸患上了腦椎動脈堵塞。2月6日,鮑振平經搶救無效去世,離開了他時刻牽掛的朱莊村。

  讓每寸土地都流金淌銀

  近日,走在郁郁蔥蔥的麥田中,朱莊村村民徐文彬感慨良多。59歲的他,在去年秋天收完玉米后,以鮑氏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的身份,承包了本村100畝連片田地,“種了一輩子的地,這次種得最多,也最有干勁?!?/font>

  徐文彬的干勁來自哪里?來自鮑振平牽頭發起的土地流轉“整村推進”。2012年,他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成立了鮑氏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規定,參與流轉的村民,每年每畝地可從合作社得到800元,或午秋兩季各400斤糧食;承包土地的合作社股員,可以從收益中分紅。在他的努力下,村民的參與積極性高漲。目前,合作社55戶入股社員帶動了1060戶村民參與到土地流轉中來,流轉土地3980畝,約占全村總耕地面積的80%以上。

  整村推進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方便了機械化作業和統一管理,提高了農作物產量。以小麥為例,朱莊村這兩年平均畝產在1000斤以上。另一方面,以合作社為平臺集中采購農資,每畝每季可節約成本三四十元,全村一季就能省出9萬多元。

  土地流轉只是第一步,鮑振平深知只有調整結構種植經濟作物才能讓鄉親們真正富裕起來。

  在朱莊村一處連片大棚內看到,村民們正忙著采摘雞腿菇,豐收的喜悅寫在臉上。

  “這個蘑菇大棚就是鮑振平學習外地經驗,帶領合作社社員搞起來的?!逼つw黝黑的田振達指揮著村民將雞腿菇裝箱,抬到車上。他并不是朱莊村人,而是鮑振平去年從山東請來的技術員。

  田振達說:每斤雞腿菇能賺7毛錢,一個占地半畝的大棚年純利潤有2萬元。

  “種雞腿菇收入那么高,大伙做夢都沒有想過,鮑振平卻讓它成為了現實?!闭诓赡⒐降孽U氏種植合作社社員鮑振華說,大伙都知道,鮑書記有個夢想,就是讓朱莊村每一寸土地都流金淌銀。

  “今年,鮑書記打算推廣小麥套種花生技術,將收益從原來每畝1000元提高到2000元。他還準備采購幾套大型農用機械,降低人工成本,同時建設高淀粉紅薯基地?!滨U振華說,雖然現在鮑書記離開了大家,但鄉親們依然會按著他指出的路子,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百姓冷暖放在心上

  走進鮑振平的家,最顯眼的是一張全家福。照片上,他和妻子抱著兒子,笑容滿面。在照片下方的桌子上,整整齊齊擺放著十幾本工作筆記。

  記者翻開筆記本,上面滿滿當當地記載著他的工作計劃:2007年10月9日,李秀蘇家,研究新村規劃;2011年8月25日,村室,研究計生工作;2012年3月14日,村室,研究土地流轉……

  “他的心全都記掛在鄉親們身上”、“村里2公里的水泥路,是鮑振平爭取的村村通項目”、“村道兩旁聳立的路燈,是鮑振平提議大伙共同出資安裝的”……記者問起鮑振平生前的事跡,村民們個個都有話說。

  鮑振平的妻子朱月華回憶起鮑振平的一個工作細節:鮑振平生前,每天出門前,她總會在他口袋里放點錢。然而,當他回家時,口袋里卻總是空空的。大大咧咧的鮑振平告訴她:錢都是自己花掉了。

  “我知道,這些錢很多都是花在了鄉親們身上?!敝煸氯A說,這些年來,鮑振平常常自掏腰包,為村里的孤寡老人、困難家庭奉獻愛心。盡管家里的生活并不寬裕,但對于丈夫的行為,她卻非常理解,“鄉親們常說老鮑好,我心里也為他感到高興?!?/font>

  67歲的徐月蘭是村里的困難戶,丈夫去世,兒子雙腿殘疾。鮑振平時不時往她家送去米面、蔬菜。徐月蘭至今還記得鮑振平對她說的話:“我平時比較忙,不能天天去看你們,要是有啥困難,一定要告訴我?!?/font>

  80歲的楊鳳蘭獨自一人居住,鮑振平經常到她家里幫忙干點雜活兒。逢年過年,鮑振平總會拎著禮物,到她家看看。聽到鮑振平去世的消息時,楊鳳蘭痛哭了一場,她早已將他當成了親人。

  在鮑振平的墳的周圍新栽下了成片的經果木。村民們說,發展經果木種植,是鮑書記生前的愿望,盡管他走了,我們也要幫他實現這個愿望。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