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洪
一句承諾一生堅守 守護青山39載
誠實守信
浙江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object Object]
人物故事: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已深植于華夏子孫的血脈之中,成為做人的根本,立事的基石。在溫暖之州,有這樣一人,他夏頂烈日、冬沐嚴寒,他執著堅守、默默奉獻?!翱可匠陨皆炝种赂弧?/span>是39年前他向村集體作出的承諾,為了這一句承諾,付出一生的堅守。

  何振洪,男,1955年11月出生,籍貫浙江泰順,羅陽鎮馬聯村、黃家岱自然村村民。他的面容略顯疲憊,身材也不高大,但大家說起何振洪,無論是保護區的干部職工,還是周邊的村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親切地把他稱為“老何”。自1982踏上種樹護林的“守山人”之路, 始終堅守誠實守信這個人生信條,勤勤懇懇地守護這片他付出一生心血的山林。

  踐諾履約攜妻赴深山

  1982年,何振洪所在的馬子坑村與烏巖嶺林場合作,成立了聯營場。27歲的他被村里推舉,到15000畝馬子坑林場整地種樹?!胺N樹必須要肯吃苦,村里人覺得我有責任心,就都推薦了我?!焙握窈榛貞浀?。

  彼時的林場,荒涼如原始森林,一群人住在毛氈搭起的簡易棚子里,連張吃飯的桌子都沒有。物資極度匱乏,吃穿用度都得爬上十幾公里的山路,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扛回來。妻子陳福嬌擔心他在山上吃不好,便提出和他一起上山幫忙做飯。兩個從小就懂事自強的子女,拍著胸膛向父母保證能把自己照顧好,鼓勵何振洪上山去完成自己的承諾。于是,在39年前的春天,何振洪帶著妻子進了深山,與山林難以割舍的一生至此拉開了序幕。

  喝山泉、啃咸菜、吃冷飯,對于何振洪來說是家常便飯?!八?,種樹時中午都是吃早上帶的冷飯。胃都吃壞了,得了慢性胃病?!标惛尚奶鄣卣f。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而何振洪絲毫不畏懼艱苦的生活環境,“只要想到這片山地以后種滿樹木的樣子,我就渾身充滿了力量”。

  很多民工因種樹辛苦、乏味,相繼離開了,而何振洪守著自己的初心使命,堅持了下來,一干就是22年。在他看來,雖然那時候的烏巖嶺馬子坑聯營場什么都沒有,但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土地蘊含著無限的能量,有著無限的可能,它只是需要一個栽培者,而自己就是那個合適的人。何振洪摸著聯營場的黃土地,心里默默許下諾言:“十年不行就二十年,二十年不行就三十年,總有一天,我要讓這片土地,長滿大樹?!痹谂c老一輩造林護林員的交流交往中,使他篤定了山里人就是要“靠山吃山造林致富”的理念,堅定了做一名造林護林員的決心。

  在如今的半岱林區,他當初一棵一棵種下的松杉,已經長成20多米的參天大樹。39年里,何振洪輾轉了三個林區,每次巡查時他總愛抱抱這棵樹,摸摸那棵樹,“看每棵樹都像是自己年輕時候種下的”。 

  踐行兩山理論更擔當

  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了“兩山”理論。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總書記強調: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浙江烏巖嶺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861.5公頃。生物多樣性豐富,擁有高等植物2503種、脊椎動物342種、昆蟲2133種,動植物資源分別占浙江省植物種類的50%和動物種類的53%,被譽為“綠色生態博物館”和“天然生物種源基因庫”。其中主要保護對象:世界瀕危鳥類黃腹角雉的野外種群數量達500余只,是目前已知的野生黃腹角雉種群密度最高的地區。

  39年來,缺席38個全家團圓春節的何振洪,見證了親手種下的樹木茂密成林,守護的動植物得到了繁衍生息的良好環境,烏巖嶺也從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變成了“綠色生態博物館”,成了泰順生態建設的“金字招牌”,每年吸引著數以萬計的游客。何振洪用自己的踐諾承諾積極踐行著“兩山”理論,讓烏巖嶺走上了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綠色發展帶來好生活,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旅游飯”。

  帶隊造林,荒山成林海。當時的村民們為了獲取種地肥料和動物飼料,大肆地燒山灰,大片大片的林區被燒為灰燼。雖叫林場,可實際上,馬子坑卻是光禿禿的一片荒山。于是,何振洪帶著70多個民工一起,開始整山造林。就在這樣的艱苦環境下,幾十個人以繩量山、挖坑種樹。何振洪作為領頭雁,不僅要帶頭種樹,還得每天檢查樹木的種植情況。一群人,一種就是22年。在他們的努力下,300多萬棵樹的根扎進了林場,馬子坑從荒山,真正變成了一片郁郁蔥蔥的森林。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設立。2004年,包括聯營場在內的烏巖嶺林場也被列入保護區范圍,守護的林場正式變成了“國字”的保護區。

  日夜相伴,39年零案件。何振洪餐廳兼辦公室的小屋里,墻上貼滿了巡護路線圖及護林員職責,一本巡山日志上記錄著何振洪的足跡:2011年11月12日,多云,上午8:10-下午3:20,巡護路線為上芳香—高坪山—黃家岱,發現黃家岱有民工在砍伐毛竹,就上前進行森林防火、資源管護等宣傳,并進行了登記,共有6人,系福建壽寧人;2012年1月15日,陰,時間8:10-12:10,巡護路線為上芳香—高坪山,在高岱彎處發現一只黃腹角雉,為雌性……

  在何振洪的工作中,不論陰天晴天都得進山巡查,每個月平均有20多天在巡山中,每日翻山越嶺巡查20多公里,兩天繞轄區一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時候巡山一連數天也沒個人說話。也正因為何振洪日夜守護,39年來,他看管的1萬多畝山林從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未發生盜木盜獵違法事件。

  擔當踐諾,深山變金山。“何振洪做的事情很多人都做得了,但很少有人能做得到?!蓖铝攘葞渍Z就將老何39年如一日守林護林的實干精神和奉獻精神高度概括了。除了防范森林火災和偷盜外,他踐行諾言,勇于擔當,主動承擔起了除蟲、護鳥等工作,為各類物種的繁衍生息保駕護航,在他看來,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就是國家的“自然大寶庫”,而他就是管理員。2005年“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科學論斷首次提出,更加堅定了他造林、護林、守林的信心和決心。

  得益于保護完好的森林植被、優良的環境質量,和我國特有珍禽黃腹角雉的聚集,如今的烏巖嶺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是泰順乃至溫州市的重要旅游資源。不僅被稱為“生物種源天然基因庫”,還是“綠色生態博物館”,成為泰順乃至溫州生態建設的“金字招牌”,每年都吸引數以萬計的游客。2005 年烏巖嶺被列為“浙江省首批生態道德教育基地”,2006 年被列為“浙江省生態環境教育基地”, 2010 年被確定為“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

  退而不休守護再執著

  “和山下的家只距離60公里,但我回去得太少,虧欠家人?!焙握窈閷胰擞兄钌畹睦⒕?。以前夫妻倆都在山上,讀小學的兒子周日要背著7斤大米到學校吃一周;孫子愛和他親近,暑假會自己要求上山陪爺爺;母親88歲了,而他很少在家陪母親一起吃年夜飯,2018年泰順縣烏巖嶺管理中心特意安排了工作人員替老何春節值班,他終于可以和母親、老伴、兒子、兒媳、孫子,一家六口齊齊整整吃頓年夜飯。年過了,老何帶上“全家?!?,還是進山再守幾年。

  誠信做人、認真做事,從毛頭小伙到兩鬢斑白,39年堅持,他堅持的是對自己的承諾?!扒鞍胼呑臃N樹,后半輩子護林”。這是何振洪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何振洪已過了退休的年齡,家人多次勸他回家里享清福,可他卻舍不得。為踐諾守信,守護綠色生態,保護溫州大水缸的“源頭”,目前,他帶著88歲母親一同進山,退而不休守護著熱愛的大山森林。

  14000多個日日夜夜里,何振洪以山為伴,以樹為友,他沒有豪言壯語,卻用半生芳華,書寫了烏巖嶺生態建設的非凡篇章。2011年獲得浙江省公益林建設優秀護林員榮譽稱號;2013年獲第三屆“感動泰順十大人物”稱號;2014年被授予泰順縣勞動模范稱號;2018年被評為溫州好人;2019年獲“2018感動溫州十大人物”榮譽稱號。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不強。39年來,何振洪的足跡遍布烏巖嶺的崇山峻嶺間;39年來,他將大愛獻給深山里的一草一木,何振洪不是個例,烏巖嶺98%的森林覆蓋率,是無數像老何一樣的護林人用青春汗水寫就的,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更離不開他們的執著與堅守。

來源:浙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