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金榮
巡線班長用一生兌現承諾 扎根邊境40余載
誠實守信
廣西
2021年8月“中國好人榜”
66.jpg
人物故事:

  傅金榮,男,廣西桂林市全州人,現年59歲。他是一名退役軍人,是南方電網國旗巡線班的第三代班長。當兵時手握鋼槍保衛祖國,退役后拿起扳手建設邊疆。守邊建邊,是傅金榮在17歲入伍時向班長許下的諾言,如今42年過去,即將退休的他,用一生踐行了這個諾言。

  木棉花又名英雄花,紅彤彤的花朵開滿祖國南疆,花開一季,又到了清明時節。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憑祥市法卡山烈士陵園,傅金榮坐在老班長金昌平的墓碑前,述說著這一年祖國的強盛和邊境的繁華,59歲的傅金榮已兩鬢斑白,眼神深邃。墓碑上老班長的照片,永遠定格在23歲少年模樣。

  扎根邊境,用一生兌現承諾

  在傅金榮右膝蓋上,留有一條10厘米長的傷疤,那是傅金榮入伍的第一年留下的。那年春天,高大的木棉樹在邊境線挺立,火紅的木棉花冒出枝頭,這是來到異鄉的傅金榮第一次見到木棉花。當時連隊在石山上修筑工事,傅金榮從石堆上滾下來,膝蓋被石頭割破,鮮血染紅了石塊。金昌平見狀,立馬從自己新軍裝上撕下一塊布條,抱著傅金榮的大腿,包扎好傷口。

  從新兵連,班長金昌平教會傅金榮部隊的紀律和基本的作戰技能。分配到連隊后,兩人又重新相逢,一同站崗一同巡邏,傅金榮早就把這位大自己兩歲的班長,當作最親密的戰友和兄長。金昌平響應祖國號召,從家鄉福建到憑祥邊境,建設和保衛祖國,并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留在了邊疆。傅金榮立下誓言,要接過班長和戰友守邊建邊的遺愿。

  1983年,傅金榮退役,按照回原籍分配原則,他回到桂林,在全州水電局工作。妻子也有一份稱心的工作,兒子聰明可愛,父母健在。工作上,全州電網建設速度在全廣西各縣排名前列,傅金榮已是班長,正是用武之地。

  每年清明回到憑祥掃墓,看著曾經為了國防做出貢獻的邊境村屯還沒有通上電,在微弱的煤油燈下,貧窮如黑夜籠罩著村寨。在戰友的陵墓前,傅金榮如鯁在喉。一邊是自己幸福美滿的生活,另一邊是自己對戰友許下的承諾,多年來他一直在這個選擇中激烈斗爭。

  “經濟要發展,電力要先行!”。1992年,邊境發展,憑祥電網建設急需人才,傅金榮終于等到這次機會!得到家人的支持后,他帶著5歲的孩子回到了邊關憑祥,這一次來到憑祥就是一輩子。

  情系邊民,用生命守護誓言

  貧瘠的喀斯特地貌上,滿山遍野的石頭,缺少耕地,木棉花開的時候,孩子們成群結隊采摘木棉花銷售,用來補貼家用,邊境急需發展其他產業。傅金榮加入了當時電網建設最前線的國旗巡線班,一根根電桿,一條條銀線把電帶入村寨,邊民開始發展粗加工產業,一家家紅木加工作坊興起讓邊民看到了脫貧的希望。

  “當時施工機械很簡單,基本上靠人力?!备到饦s舉著長滿老繭的雙手,比畫著怎么依靠人力將幾百斤重的電桿抬上山,又是怎樣在溝壑密林里牽引導線。在潮濕的山谷被山螞蟥咬傷,在烈日下爬上電桿高空作業中暑,背著幾十斤重的工器具貼著石頭爬山……成了傅金榮他們這一代國旗巡線班人深刻的記憶。

  當時還要應對邊境復雜的情況,為表明身份,傅金榮他們舉著國旗,一個村挨著一個村架線送電,每到一個村時,村民都會在村口聚集,大家一起扛工具,抬電桿,一同出力。等到建設完成后,全村人圍著變壓器,在一旁放鞭炮,敲鑼打鼓,喜慶如同過年。還要挨家挨戶給村民裝電表安燈泡,確保每戶村民都能正常用上電。

  “穿上軍裝保衛邊疆,脫下軍裝建設祖國!”這是傅金榮一直銘記在心的諾言。1996年,傅金榮在回收舊工具時,碎瓷片扎進脖子,鮮血直流,全身發冷。送到省城醫院才把瓷片取出,瓷片所扎位置正是大動脈和神經元中間,位置偏左是大出血性命難保,偏右是神經受損變成植物人。即便是這樣,傅金榮幾次拒絕了家里在全州安排好的工作。

  心懷邊疆,用熱血譜寫信仰

  2000年憑祥實現村村通電,2018年憑祥建成“小康電示范縣”,2020年憑祥第9座35千伏及以上的變電站投運,830公里的10千伏線路如毛細血管一樣布滿祖國南疆的每個角落,邊境村屯從“用上電”實現了“用好電”的轉變。自貿區試驗區、“一帶一路”倡議等利好疊加,讓憑祥市外貿格外繁榮,如今,憑祥市外貿進出口總額位居全國沿邊開放城市第一。

  在憑祥友誼鎮禮茶村,切割紅木的機械聲此起彼伏,紅木的清香彌漫在空氣中,大大小小的紅木加工廠超過了80家。村支書農貴東將一封承載村民感激之情的信遞到傅金榮手中,感謝3輪電網升級改造,讓村寨有了充足的電力發展產業,村民不但實現了脫貧,還過上了好日子。

  在邊境村屯,有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辦廠的紅木老板,有越南籍的技術工人,有世代扎根邊境的村民。每次巡線路過,傅金榮操著一口濃濃的全州口音的普通話,跟迎面而來的人熱情地打招呼。有時候回應的是四川口音的普通話,有時候是地道的本地話……傅金榮總能清楚地記起對方的名字,也能聊上兩句家長里短,大家有用電問題也習慣性找他。多年的巡線,傅金榮不但把根扎在這里,把心留在這里,也和這個地方和這里的人結下了深厚的感情。

  26歲的林子鎮,大學畢業后從廣東來到憑祥。在聽完黨史教育,傅金榮的故事分享,他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激動地說:“我也要為邊境電網建設做一份貢獻,付出自己青春力量!”。傅金榮在擔任國旗巡線班班長時,帶領大家一起為邊境電網建設,將守邊建邊的精神融入到班組文化中。如今,班組從第三代到了第五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班組文化的影響,留在了邊疆。

  邊境線上的木棉樹紅花掉落,枝頭長出了嫩綠的樹葉。一代人的退場,又一代人接力,傅金榮將那面指引拓荒建設電網的國旗,傳給下一代國旗巡線班,這代人將舉著這面國旗走屬于他們的長征路。

來源:廣西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