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約肥
創新科技堅持古法釀酒 信守承諾打造溫州“金名片”
誠實守信
浙江省
2021年7月“中國好人榜”
替換.jpg
人物故事:

  孫約肥,一名80后地方風味美食廚娘和休閑連鎖餐飲領頭雁。她來自溫州市龍灣區永中街道鄭宅村——溫州天柱山風景區山腳下的美麗山村。自2000年起,因為一個承諾,孫約肥與丈夫一起接手家族百年老字號“鄭家園”麥麥酒作坊,逐步將“鄭家園”發展成為溫州麥麥酒領軍品牌,并入選浙江省非遺名錄。

  一個承諾

  麥麥酒是溫州特有的一種民俗食品。在溫州習俗里,女人坐月子時,娘家要送麥麥酒、紅糖、紗面、姜茶等“月里羹”,其中麥麥酒是最重要的一樣月子滋補食材。在孫約肥生活的鄭宅村,村民有千年的釀酒傳統,其中鄭家園酒坊在清朝嘉慶年間開始聲名鵲起,興盛200余年,直到新中國實行公私合營后退出集鎮。

  孫約肥從小對釀酒耳濡目染,她嫁給鄭家園第七代傳承人鄭振曉時,溫州一帶的麥麥酒釀造業已經式微。麥麥酒出酒周期以10年為基,鄭氏做酒,名聲很響,可相比做其它工貿行業,賺錢少、成效慢,因此,鄭氏后人幾乎都不愿意繼續做酒。

  2000年中秋,在天柱寺參加完傳統民俗活動后,村干部和老人協會的幾個長輩專門把孫約肥夫婦倆拉到了住持的禪房,動員他們要重視做酒,重拾“鄭家園”這面釀酒的牌子。面對鄉親和長輩的殷殷期盼,孫約肥明白,老祖宗遺留的釀酒工藝傳承不能中斷,麥麥酒文化和其中關聯的鄉愁味道不能淡忘,傳承是一種責任,更是一份堅忍。為此,孫約肥和鄉親們鄭重承諾,要把麥麥酒傳承發展下來,打出名頭,打響品牌!

  一份堅持

  孫約肥立即動員丈夫回村復興祖傳釀酒技藝??傻绞袌錾弦徽{查,卻發現好多酒坊早就轉行了,龍灣民間幾乎快淡忘了,瑞安一帶做酒的老廠,也基本上歇業了。工業化背景下的酒類產品,屢屢曝出難以言狀的系列問題,這給誓要振興“鄭家園”麥麥酒的孫約肥重重一擊。

  潛藏心底的使命感喚醒了剛立家不久的孫約肥夫婦,他們把鄭宅村農貿市場的農貿貨棧改造成酒坊,把老宅子里的制酒家什搬來,開始了制酒。2012年,他們正式注冊了“鄭家園”麥麥酒的營業執照,麥麥酒銷量稍有見好。期間一位老板向孫約肥下單500多壇麥麥酒的訂單,價值20多萬元,因場地有限,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交付產品,經與老公商量,孫約肥借用別人家的酒坊制作麥麥酒,可能因對別人家的制酒工具不上手等原因,最后出來的產品怎么調試都達不到理想的味道和口感。到了交付的時間,他們一籌莫展……到底是交付這些在他們看來不達標的產品還是賠付一筆不菲的違約金?對于當時剛起步的他們來說,違約金是一個巨大的負擔。思量前后,他們覺得,老祖宗的家訓不能忘,先做人再做事,“鄭家園”這塊牌子不能讓這點違約金給打倒。時至今日,這500多壇麥麥酒還存放在自家的中堂,時刻告誡她“鄭家園”的牌子容不得半點污漬。

  一種傳承

  把“鄭家園”麥麥酒傳承下去,這是孫約肥和鄉親們的約定,堅持古法釀造,以品質取勝,這是孫約肥對消費者的一份承諾。在堅持古法釀酒上,夫妻倆幾乎以“敗家”的執著抓投入,追求匠人精神不走偏,耐心向科技求動能。如堅持傳統的鹽炙導熱方式,在勾調過程中,不像其他地方釀酒是用谷殼燃灰加熱,麥麥酒用的是永嘉場自古傳承下來的高溫鹽導熱。由于永嘉鹽場鹽資源豐富,鹽炙導熱,與用谷殼燃灰加熱相比,有更衛生、溫度更穩定的優點,且沒有煙熏味。他們受中藥炮制方式啟發,買來電器設備,反復對比試驗,成功采用了封閉電爐炒鹽的給鹽加熱方式,可持續提供足量的“高溫鹽”;又在勾調過程中,聘請專家指導,采用電子方式保溫控溫,減少了勞動強度,又保證了古法工藝的效果。

  幾年下來,鄭家園成為集浙江老字號、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溫州市農業龍頭企業等榮譽為一身的溫州“金名片”,香飄海內外。孫約肥也榮獲浙江省農家“最美廚娘”優勝獎,“鄭家園”紗面湯獲得“浙江十大農家特色小吃”稱號。

  非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外地客人體驗到了麥麥酒的文化魅力,每周平均有3批以上的外國客人慕名造訪。游客來到鄭家園參觀,一下子被帶入到一個傳統酒坊門店和“溫州人家客廳”的氛圍,禁不住讓人放慢腳步來體味溫州文化的“磁場”,中國文化、溫州非遺的魅力逐漸傳至海外。很多游客到龍灣旅游,“鄭家園”紗面湯必然成為體驗的美食,鄭家園麥麥酒成為心儀的伴手禮。

來源:浙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