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陽、鄒廣周
五代人守護紅軍墓84載
誠實守信
貴州省
2020年8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鄒廣陽,男,1949年7月生;鄒廣周,男,1958年7月生,二人是兄弟關系,均系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勝境街道勝境居委會居民。

  1936年,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戰士趙文榮在戰斗中負傷,鄒廣陽和鄒廣周的父親鄒學孔冒著生命危險把他安頓到家里養傷,但因傷勢嚴重,加上缺醫少藥,不滿20歲的趙文榮不久便壯烈犧牲。在那個貧苦的年代,鄒學孔悄悄買了一口杉木棺材,在黑夜中偷偷將趙文榮下葬。此后每年清明、除夕都去給他掃墓。1983年鄒學孔病危,臨終前囑托兒子鄒廣陽和鄒廣周要守護好紅軍趙文榮的墳墓。就此,兄弟二人繼承父親的遺愿,幾十年如一日誠心誠意地為紅軍烈士趙文榮守墓,并囑咐后代要堅持下去。鄒廣陽、鄒廣周的后代從小都聽著趙文榮烈士的故事長大,雖常年在外務工,但每年清明都會趕回家鄉到烈士趙文榮墓前祭掃。這座紅軍烈士墓,五代人一守便是84年。

  時近年關,鄒廣陽、鄒廣周一大早就忙碌起來--洗干凈抹布,整理香蠟紙燭,準備水果糕點。兄弟二人要帶著長年在外打工的后輩去掃墓,84年來,一家人從未間斷去祭奠的“特殊”的墓--“烈士趙同志之墓,中國工農紅軍,貴州畢節縣人,公元一九五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立”(當地政府90年代新立墓碑為“趙文榮烈士之墓”)。

  “為這位紅軍烈士掃墓,是我們的家事?!币贿呌媚ú疾潦媚贡?,鄒廣陽老人一邊動情地說。在他家,從父輩就傳下來的“家規”--每年掃墓,先祭英烈,再拜祖宗。

  這一家和這座紅軍烈士墓究竟有什么淵源,故事還要從兄弟二人剛剛記事時說起。1949年出生的鄒廣陽和1958年出生的鄒廣周,打走路記事開始,每年的清明、除夕,父親都會帶著他們前來這座墓前祭奠,鄒廣陽和鄒廣周至今都能清晰地記得,每次父親惋惜的神情和不經意間冒出的“應該學他,參加紅軍干革命”的話語。

  父親的只言片語,鄒廣陽和鄒廣周記在了心里,但這座紅軍墓與自家有什么淵源?一直是一個秘密,每次將這個問題拋給父親,父親總會避而不談。

  寒來暑往,留給鄒廣陽和鄒廣周最深的印象,就是父親每年都會準時帶著他們去給這位紅軍烈士掃墓。

  趙文榮烈士是1935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六軍團的,1936年3月在戰斗中負傷。親眼目睹了紅軍在盤縣(今盤州市)打土豪分田地,鏟除貪官污吏等等義勇之舉的鄒學孔,冒著生命危險接他到家里養傷,但趙文榮因傷勢嚴重,加上缺醫少藥,經搶救無效犧牲,那時還不滿20歲。

  在那個特殊時期,鄒學孔悄悄買了一口杉木棺材尋了家對面一處名為凹子園的荒山,在夜色中偷偷將他下葬,并且每年清明、除夕都去給他掃墓。

  “沒有醫治好他,是我一生的遺憾?!迸R終前,老人鄭重交代鄒廣陽和鄒廣周:“紅軍替我們打下江山,他們的墓就是咱們家的墓!我走了后,你們每年都要先去給他掃墓,再來祭奠我們?!?/p>

  就此,扶老攜幼,帶上鐮刀、掃把等,去青山叢林間祭奠英烈在鄒家相沿成習。

  “父親這一生沒留下家財,只留下這一道遺囑,為紅軍烈士掃墓,是我們全家的責任,更是驕傲?!边@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句句真誠。除草、培土、鞠躬,雖年事已高,但鄒廣陽和鄒廣周每年依然會帶著一家老小,帶上自家做的吃食,在墓前燒紙點燭,清理雜草。

  兄弟二人也會效仿父親在世時一樣,在墓前同烈士“對話”,既講給長眠于此的紅軍烈士聽,冀希于他能聽到現在生活多么好,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也是講給滿堂兒孫聽,希望他們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在自己的崗位上好好奮斗。

  鄒家的第三代鄒中文、鄒樹生也是長年在外務工,但每年清明一定回來參與掃墓的情景,讓第四代掃墓人鄒幫友記憶猶新。

  “這是我們的家事,每一代都不能缺席?!睜恐陜H8歲的兒子鄒皓軒,鄒幫友行走于這條一家五代人用腳踏出來村間小道,步伐愈加堅定。

來源:貴州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