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祥
老兵守諾言 為戰友掃墓48年
誠實守信
黑龍江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張發祥,男,漢族,1944年生人,小學文化程度,饒河農場退休工人。

  他是一位普通的北大荒老兵,他用自己一生執著的信念,為老戰友掃墓48年,無論春夏秋冬每逢重要節日,他都來到老戰友的墳前為他送去親人的安慰和寄托。他就用這種普通的再也不能普通的方法詮釋了忠誠、堅守、忘我的北大荒精神,并用行動將精神在質樸中的升華。

  今年七十四歲的張發祥,16歲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入伍之初,張發祥因文化水平不高,學習通訊業務有困難,憑借一股不服輸的勁,白天和戰友們一起訓練學習,晚上他總是偷偷躲在一邊繼續學習。夜晚查崗的原德全、孫振民經??吹叫埐皇窃诼窡粝驴嘧x,就是在訓練場上練習爬桿掛線技術。每遇于此,他們都上前和張發祥聊上幾句。那時的張發祥因為有這樣親和的首長而加倍努力,絕對不能辜負首長,就憑借一股不服輸的勁,張發祥很快成為全團訓練骨干,并且在團里的比賽中總是名列前茅。后被調到團部通訊連,和自己仰慕的首長們朝夕相處了整整四個年頭兒。隨著北大荒的開發建設成立生產建設兵團,原德全、孫振民先后被調到沈陽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三師二十二團任職,張發祥則留在了部隊。

  1971年,已是一個孩子父親的張發祥響應國家號召,帶著珍寶島上的硝煙轉業來到了沈陽軍區生產建設兵團三師二十二團,成為了北大荒的“通信兵”,在與老首長的重逢時,他萬分的喜悅和興奮,用他的話說,能看到老首長他這心里就踏實了。

  1972年春節前夕,喜悅的心情還沒有退去,張發祥便得到副參謀長孫振民因事故長眠在北大荒的黑土地上。在參加追悼會時,他向著他曾經的首長敬了最后一個軍禮,從那時起,張發祥就下定了決心,要年年來看望老首長,直到自己離開人世。1975年,由于工作需要,張發祥曾經被調動到距農場場部30多公里外的饒河縣關門村駐點巡線,但距離沒有成為張發祥堅守承諾的障礙,不管刮風下雪,年節時他都會和老伴為老首長祭掃。1980年的冬天特別的冷,雪特別的大。元旦剛過,通往場部的公路就被大雪隔斷了,過了臘月二十三,張發祥就和妻子一起給老首長掃墓,平常不到三個小時的路程他們整整走了六個多小時,等到了墓地,他們顧不上吃飯就邊和首長嘮嗑邊將墓地修整干凈,黑夜已經降臨了,他們回到家已經是凌晨。

  轉眼間30多年過去了,2009年6月15日,孫振民的兒子孫建軍尋宗來了。原來孫建軍以前因為家境困難和求學、工作等原因一直沒有時間回來尋找父親,現如今生活安定了年邁的母親執意要他回北大荒看看他的父親。經過民政與張發祥聯系,孫建軍看到父親整潔的墓碑時至親至愛的情感而潸然淚下,臨別時,他面對著已是滿頭白發的張發祥老人長跪不起,并留下了一筆數目不小的資金,作為這位與父親相守依依40余載的北大荒老戰友多年來為孫振民守墓的報答,被張發祥謝絕了,他語重心長地說:“我為老首長守墓為的是我們的戰友情,是對老首長的信譽和尊重,我要收你的錢那就變味了!你就放心的回去吧吧,你不來我們也會一直把老首長照顧下去的,我走了還有兒子、孫子,只要我們老張家人在饒河農場一天就要為老首長守一天墓?!?/p>

  2010年8月中旬,孫建軍又來到農場,這次他定好了機票,特意來接張發祥去廣東,向對待父親一樣為張發祥老人安置好了所有的晚年生活,張發祥擰不過他,就帶著老伴去廣東旅了一趟游,臨行前孫建軍為老兩口準備了好多東西,但張發祥就婉言拒絕了,他只帶回了給小孫子挑選的小禮物和一串老伴最愛吃的鮮荔枝。

  早在2000年的清明節,張發祥就叫上兩個兒子和自己一起去掃墓,在墓地老張囑咐到:“我今天是領你們來認親的,我們家在農場也沒有什么親戚,今后不管我在不在你們都要來這里掃墓,將來你們不在了要讓你們的兒女、孫子繼續做下去,只要我們老張家有一個人在就不能讓他荒了?!睆哪菚r候起,為孫振民掃墓的隊伍里又多了昌建和昌盛哥倆,用他們的話說:“這是我們張家的事業,我們要守諾到底?!鞭D眼間快50年過去了?,F在路好走了、車業方便了,但老人的腿腳不那么靈便了,張發祥老人依然堅持為老首長掃墓,現在每次去掃墓,老兩口都是在兒孫的陪伴下前往。老人說:“如果我走不動了,我要讓我的兒子替我去,直到我去陪他……”

來源:黑龍江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