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玉蓮
只為一句承諾 義務掃街35年
誠實守信
湖南省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羅玉蓮,女,現年60歲,麻陽縣文昌閣鄉新寨坪村村民。33年前,羅玉蓮對阿公的一句承諾,她主動選擇成為了文昌閣鄉集鎮上一名義務環衛工人。默默無聞、兢兢業業,不拿一分工資,不收取一分錢,一掃就是33個春秋。33年如一日,始終堅守當初的一句承諾,無怨無悔。她平凡如許,執著如斯,不管冬寒夏暑,始終堅持清掃集鎮市場街道衛生,用辛勤的汗水實現著不求名利,不計報酬,但求奉獻的承諾。

  上個世紀70年代末,文昌閣鄉建立了集鎮市場。當年,羅玉蓮的阿公已有70歲高齡,身體還算硬朗,每逢趕集日還能在集鎮市場上做點小生意。他注意到,趕集過后,集鎮街道的垃圾很多,極不衛生,又沒有人負責清掃。于是,她阿公就開始主動在趕集后打掃集鎮市場街道的衛生。這是一種完全義務性質的公共服務行動。阿公整整堅持打掃了4年,因年事已高,身體逐漸衰老,已不能繼續打掃下去了。

  為了能有人繼續打掃衛生,阿公想到,必須要找一個人來接他的班。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兒媳羅玉蓮,在他看來,羅玉蓮雖然沒有文化,但是識大體,明大理,為人老實、正派、勤勞,生活中講衛生,愛干凈,耐得起苦,吃得起虧,是接替自己的最佳人選。阿公對羅玉蓮說:“我已經老了,集鎮街道的衛生實在是沒有力氣掃下去了,但是這個街道的衛生要是沒人掃,那可就臟得不成樣子咯,要不你接替我繼續掃下去吧?!被蛟S是受到老人這種奉獻和服務精神的感染,或許是為了遵照老人的意愿,又或許是自己真的愿意去承擔這份責任,總之,她沒有多做考慮,便答應了,“好,我來掃,把這個街道搞干凈?!彼?,集鎮街道的衛生不搞不行,也總需要有人去掃,既然阿公那么大的年紀都能夠掃,她這么年輕也一樣能掃,一樣能堅持,一樣能把街道衛生搞的干干凈凈。

  那年,她28歲,第二個孩子才2歲,她便正式接過了阿公的掃把,開始了她的義務環衛之路,為了當年的那一句簡單的承諾,這一路掃來就是三十多年。

  30歲那年,她懷上了第三個小孩,可就算是挺著大肚子,她也依然堅持在清掃的崗位上。小孩生下后,家庭的負擔越來越重,有三個小孩需要撫養,丈夫的親生父母和養父母都已年過七旬,四位老人需要她和丈夫贍養,家庭入不敷出,經濟十分困難,可就是在這樣窘迫的情況下,她一天都未曾脫離那個環衛崗位,也從未想過放棄那份責任,放棄那個承諾。

  33年,風雨無阻,不管炎炎夏日,還是寒冬臘月,她始終堅持著五天一大掃,一天一小掃,隨時見隨時掃,時刻保持著街道的清潔衛生。每逢趕集散場過后,街道的垃圾總是很多很多,很難清掃,有時一掃就是一個下午。垃圾清掃到一起后,還要用筲箕挑到垃圾掩埋場,有時要挑上十幾個來回,經常挑得她是汗流浹背,氣喘吁吁。也不管家里的事情有多忙,甚至是在農忙時節,她總是要保證先把街道衛生搞好,再來做自己家里的事情。多年來,她家的農田總是在別人后面栽種,又總是在別人后面收割。甚至有幾年,因為打掃衛生耽誤了田地莊家的收割時間,減產了許多。也不知從何時起,搞衛生逐漸變成她生活中不可改變的習慣了,變成她家里第一位的事情了。即使在她生病時,她也照樣堅持著這個習慣,帶病打掃。有幾次,生病了,病得有點嚴重,在鄉衛生院住院治療。醫生一再囑托,“要好好休息幾天,不然會加重病情的?!笨墒前蔚魭灬樅?,她又立馬拿起掃把,跑到市場街道上開始了工作。她說:“多年的習慣了,要是看到街道不干凈,那比生病還難受!”

  多年來,羅玉蓮花費在打掃衛生上的時間和精力,都遠遠超過了花費在農業生產上的時間和精力,從年輕美麗到如今兩鬢斑白,她把自己全部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這個義務服務的崗位上了。但她卻從不說累,從不怕辛苦,無怨無悔。她說,她就是見不得街道上的垃圾,不管多臟,不管多累,不管流多少汗,吃多少苦,不管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不管耽誤多少農活,只要看到干凈清潔的街道,她的心情就舒暢了。

  只是有一次真的哭了。那是一年的秋天,集鎮兩旁的樹紛紛開始落葉了,落得滿地都是。跟往常一樣,她拿起了掃把打掃街道,跟往常不一樣的是,這天秋風很大。她剛掃了一半,一陣風吹來,剛剛掃干凈的地方又鋪滿了落葉,當她回頭再次打掃時,一陣風吹來,那一半,又鋪滿了落葉。如此反復幾次,她氣哭了,“我好不容易才掃干凈,一下子又是滿地的葉子了,真的太氣人了”。但倔強的她硬是花了整整一下午的時間,把街上的落葉全部掃干凈了。

  不光在時間和精力的投入,經濟的投入也不少。這天天月月年年下來,掃壞的掃把不知有多少把,挑爛的筲箕不知有多少擔。后來,年紀大了,挑不動了,她就用小型的垃圾車,至今垃圾車都用壞了好幾輛。但是所有這些打掃工具都是她自己掏錢購買的,長年累月,這也是一筆不小經濟開銷了。

  當然,她多年的堅持,也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尤其是她丈夫的理解和支持。多年來,她丈夫從未為此和她吵過嘴,鬧過矛盾,也從不埋怨。相反,羅玉蓮實在抽不開身時,丈夫也經常和她一起去清掃。剛開始那幾年,孩子還小,每次去掃街的時候都是婆婆幫助照看著小孩。2006年,她因鼻炎手術住院休息了一個月,丈夫又要照顧家里,這時,她80多歲的婆婆,還主動幫她打掃了一個月的街道衛生。正是因為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她才能把心思都花在掃街上,才能心無顧忌的堅持到現在。

  當地的村民,也有不少人說閑言碎語的?!斑B自己家農活都不做,天天在這里掃街,又冒得一分錢工資,圖個什么呢?這不是犯傻嗎!”羅玉蓮聽見了,也不生氣,只是用實際行動來回答村民的閑言碎語,她說,既然當初選擇做了這個事情,她無論如何也要堅持下去,不圖什么,就是看不過街道不干凈?!拔沂抢蠈嵢?,只會說老實話,只會做老實事?!?/p>

  還有一些村民不是很配合她的工作,垃圾隨處亂扔,她剛剛掃完的街道很快就又弄臟了。碰到這種村民,她心里會很生氣,卻又不會發火罵別人,她也只能先把垃圾清掃干凈,再主動找到村民,不會說什么大道理,只是對他們說,“我天天一個人在這里掃,也很辛苦的,大家幫幫忙,行行好,少往路上丟點東西,讓我這個老婆子少有點事,少出點汗行嗎?”鄉親們聽她這么說,也就不好意思亂丟了。她知道,干凈衛生的街道,不能只靠她一個人,需要鄉親們共同參與、配合,不然就是靠她一個人掃到死也沒用,只有鄉親們都講衛生了才能有一條干凈的路走。于是,她就找人幫忙寫一些環衛的宣傳小標語,號召鄉親們一起講衛生。通過她的言傳身教,集鎮周邊村民衛生習慣也得到了明顯的改變。

  她就是這樣的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民,卻又做著一份平凡而又偉大的義務工作。為了大家有一個干凈舒適的生活環境,她堅持了近33年,并且還將繼續堅持下去。33年彈指一揮間,但始終如初的堅持,卻又是一個多么漫長的歲月,她用這樣的一種信念和堅持,詮釋了什么叫“一諾千金”。如今,你仍然可以每天看見她在文昌閣的集鎮街上掃地的身影,雖然略顯蒼老,卻依然美麗。她總說:“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堅持到掃不動的那天,我掃不動了,孩子再接著掃?!币粋€多么平凡而又樸實的農民,卻用她一生的時間踐行著當初的選擇,無怨無悔。

來源:湖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