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軍
碩士創業返家鄉 依靠誠信建功團場
誠實守信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019年2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一個名牌大學的金融碩士,在知名證券公司從業四年,一步步走上公司中層領導崗位,在眾人羨慕的時刻,為何要回到偏遠的新疆南疆兵團團場,一頭扎入紅棗加工、銷售行業,讓自己重頭再來呢?

  也許,很多人不解,但這就是何軍—阿拉爾紅福天棗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選擇的人生道路。

  何軍是土生土長的兵團二代,2009年西北大學經濟學碩士畢業后曾被兵團黨校任教,后因專業不符,放棄公職,到山西證券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山西證券的認可,成為山西證券的中層管理人員,部門經理。

  由于父母是13團的普通種棗職工,何軍深知棗農的種棗艱辛。由于沒有定價權,紅棗市場波動大,棗農始終處于被動地位,使得收入極不穩定。當了解到了父輩棗賣棗難的情況后,他覺得自己應當為家鄉棗農做點什么。于是,他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到紅棗的市場行情,積極開展市場調研,認為紅棗產業大有可為。特別是當何軍了解到,近年來,第一師13團依靠科技大力發展果品產業,果品產業已成為該團僅次于棉花的農業支柱產業,為提高紅棗等果品競爭力,促進產業有序發展,師市、團黨委積極引導、鼓勵建設紅棗加工廠,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后,金融碩士何軍更加堅定了回鄉創業信心,便義無反顧的返鄉成立了紅福天棗業有限公司。為創業,他押注了自己所有積蓄,并向父母、親朋等多方籌措,投入500多萬元啟動資金。

  創業之初,何軍獲得了十三團黨委、團場職工創業園管委會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為了鼓勵何軍這樣的有識之士來十三團創業,十三團黨委決定承包40余畝建設用地何軍,支持他創業;同時給予何軍20年的免租,20年減半的優惠土地租賃政策。

  有了這樣的支持,何軍信心更足了,全力以赴建工廠、找市場、建團隊。2013年10月21日,公司正式運營。高學歷帶來的知識儲備與何軍在山西證券任高管期間的豐富的管理經驗,促使他極其注重企業管理的現代化,他把大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因地制宜的引入到了公司的管理上。公司各部門分工明確,激勵有方,企業運作實現了原棗從入廠到出廠的全過程跟蹤,各崗位既分工明確,又配合緊密、主要管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紅福天棗業經營走上正軌并一步步邁上新的臺階。

  剛建廠時,何軍就帶著自己的骨干團隊去內地進行考察學習,對紅棗的種植技術,挑選技術,分級標準,清洗加工工藝和設備使用技術進行實地學習。在短短的時間內,就解決了紅棗從田間地頭的采摘到晾曬,分級,清洗,烘干,冷卻,精撿所有環節的技術問題。由于他的企業加工技術能夠符合市場的要求,第二年就代加工了1700噸紅棗,自己收購了700噸紅棗,創造收入2000萬元,凈利潤300萬元。而在這其中,他收購了全團70多家棗農的紅棗,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賣棗難的問題。

  2013年,何軍的公司收購紅棗300余噸,為團場父老代加工、代銷紅棗1000多噸,實現企業利潤500余萬元。同年,牽頭組建了果品合作社,實現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商戶”的運作模式。在經營公司和合作社的過程中,何軍始終把誠信放在首位。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公司能發展壯大廣大棗農的信任是分不開的。棗農是1,公司是0,有1在就有無數個0。沒有1,0就什么也不是。所以,無論是公司還是合作社,何軍始終為棗農著想,讓棗農受益。目前加入到合作社的棗農有182戶,紅棗種植面積7500余畝。

  2014年,何軍積極實施品牌策略,創立干果類品牌“紅福天”,并通過國家工商總局的審核,取得了“紅福天”商標的所有權。2015年,何軍投資400余萬建設一個配套包裝項目,為本公司和十三團同類紅棗企業服務,生產各種規格的紅棗包裝。當年加工、代加工紅棗4000噸,公司實力進一步增強。

  2016年投資80余萬元,在13團少數民族聚居的26連,建成1000平方米紅棗精選廠房,帶動30多名少數民族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不出連隊就可以有活干、有錢賺。何軍還免費培訓了一批殘疾人從事紅棗精選的工作,幫助他們樹立了克服困難,戰勝命運的決心,通過勞務收入人均增收1.2萬余元。

  2017年6月底,何軍為擴大紅福天棗業有限公司經營規模,提升紅棗產業化水平,他出資200萬元購買了一批視覺智能紅棗分選機器人,同時也導致了他的資金鏈周轉有了一定的困難。7月中旬,是何軍為公司員工和部分棗農兌現工資的時候,資金總額約為100萬元。而此時的公司的資金鏈還未恢復,而何軍通過親朋好友四處借款,并在銀行貸款等多種方式,終于在發薪之日把錢交到了員工和棗農的手上。他說:“我自己再困難,也不能失信于員工和棗農,他們都靠著這些錢養家糊口呢?!?/p>

  在當前兵團改革的大背景下,紅棗企業做為一個串聯種植生產加工銷售的平臺,在建立利益鏈,提升價值鏈,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方面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在十三團黨委引領下,紅福天棗業有限公司作為龍頭企業必須要在綠色、低碳、環保上發力,促進產業融合,帶動經濟效益。紅福天棗業以企業為平臺,以各方利益鏈為驅動,打造一個紅棗產業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

  何軍目前正是以資金墊付款和農資為紐帶,作為一個現金流把大家串聯起來,采取是代加工、代儲藏、代銷售的一種模式,能夠給老百姓起到保底加分紅的收益。有了資金墊付和全程跟蹤技術指導,緩解了職工經濟壓力,同時也解決了賣棗難的問題。果農負責的是怎么種植的問題,紅福天棗業有限公司負責的是怎么加工、怎么銷售的問題。

  簡單的分工就讓合作社從生產到加工再到銷售每個環節都有人負責,都有利益聯結,可謂是各司其職。而對于在本地大批量采購原料的客商,合作社在足夠的紅棗進廠后,公司在提供優質加工服務的同時,還采取融資融券的方法,緩解客商現金緊張問題,這樣既擴大了棗商在本地的收購量和加工量,又增加了公司的經濟效益,實現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商戶共創雙贏。

  何軍說:“我們下一步要采取職工保底收益加分紅的一種模式,保底收益就是以團里的上繳價位基準,作為一種保底資金,分紅收益就以棗子的品質,作為一個分紅的標準,這樣的話提高棗農的一個品質意識,讓他意識到想要能夠多分紅,那么就必須要提高紅棗的品質?!?/p>

  現在,紅福天棗業年加工紅棗達到5000噸,年產值5000萬元。在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何軍也積極的為當地的職工創造福利,整個加工季節,創造的工作崗位日均超過400個,人均增收1.2萬元,大部分工人為當地的職工,可以說他在解決當地賣棗難題的同時,也幫助職工實現了多元增收。

來源:兵團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