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開陽
為了一句承諾 堅持15年義務為社區老人理發
誠實守信
上海市
2018年11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1970年出生的馬開陽,是一名“新上海人”,外表毫不起眼,但在閔行區浦江鎮卻是家喻戶曉,就是在其他街鎮社區,他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理發志愿者。從2004年起,他知恩圖報,承諾為社區老人提供義務理發服務,由此開啟了為老服務的公益之路,15年來從未間斷。面對那些多年臥病在床行動不便的老人,馬開陽更是不嫌臟、不怕累,無論刮風下雨、嚴寒酷暑,堅持身體力行定期送服務上門,被浦江地區百姓譽為誠實守信的典范。

  做好事源于心存感恩

  2003年,馬開陽從江蘇阜寧來滬創業,在閔行區浦江鎮魯匯社區開了一家“小王理發店”。2004年初,馬開陽主動與魯匯居委會結對,為居民區近50位高齡老人義務理發。從此,他堅持每月一次到居委會定點服務。如按每人每次5元計算,“小王理發店”就為社區老年人免去了萬余元理發費用。有人對馬開陽說:“千做萬做,蝕本生意勿做,儂開店圖啥?”馬開陽笑著說:“看到這些老人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親人,為他們理發,就如同給自己的父母盡孝心,同時也實現了自我價值。魯匯人對我好,我一直記在心里,不敢忘記。我做的這些不算啥”。原來,2003年他在這里開店缺資金時,一個本地人主動把錢借給他。有了這筆錢,理發店順利開張,到現在,生意越做越好。馬開陽說,吃水不忘打井人,他要知恩圖報。

  365天百姓身邊的活雷鋒

  除了打理自己的理發店,馬開陽的志愿服務日程都排得滿滿的。不僅如此,他還為有特殊需求的老人提供上門服務。家住浦江鎮匯紅村10組35號的陸老太,身患骨質疏松癥已經10多年了,生活完全無法自理。自發病后,老太太再也沒有洗過頭發,6年前,女兒楊取英打聽到,馬開陽可以免費上門為老人理發,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她第一次去了小王理發店。馬開陽聽后,立馬就隨她上了門。那時的陸老太,頭發已經可以扎成一個長長的辮子,由于常年臥床,瘦到嚴重脫相,稍一動就渾身疼痛,僅是將她從床上扶上輪椅就花了近20分鐘。理完發,馬開陽用濕毛巾在老太太頭上擦了好幾遍,最后再幫著把陸老太扶上床。楊女士激動地說,“是馬師傅每次不嫌臟,不嫌累,開著電瓶車,從鎮上到村里,來給我媽媽理發?!闭f著說著眼淚就不自覺地流了下來。

  自此,馬開陽每2個月就上門為陸老太服務,從未間斷。像這樣需要馬開陽定期上門服務的老人共有5個,其中有位老伯,從臥床一直到過世,馬開陽為其免費理發整整9年。

  堅守初衷實現自我價值

  這些年,馬開陽用他的實際行動回饋社會,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先后榮獲第七屆“感動閔行﹒可愛閔行人”、2014-2015年度上海市文明個體工商戶、2016-2017年度“上海市優秀志愿者”等稱號。

  為了更好地回饋社會,馬開陽將自己免費理發的服務范圍不斷延伸。每個月10日去魯匯居委、永康城七、八、九居委為老人理發,16日至18日參加紅梅苑、景江苑學雷鋒志愿服務日活動,20日去魯匯敬老院為老人理發,每月參加區“可愛的閔行人”志愿服務大篷車進社區活動……除了參加每月定點的志愿服務活動外,只要是手持魯匯居委會核發的《七十歲以上老人免費理發證》的老人,都能在他的店里享受到免費理發服務。雖然馬開陽自己也記不清為多少老人理過發,但是老人們卻記在心里,都親切地叫他“小馬”。這些社區老人如今都成了馬開陽的“親人”,沒事的時候,他們就會到馬開陽的理發店里坐坐。馬開陽說:“每當有阿婆、老伯坐在店里,像家人一樣和我們聊聊天,我就覺得很幸福?!?

  世間有些東西可以消逝,如財富和生命,有些東西會永遠留存,如精神和信仰。15年了,馬開陽不僅傳遞了愛心,傳播了文明,也將這份誠實守信的正能量傳送給了越來越多的人。

來源:上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