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賢軍
傷殘老兵49年義務守護烈士陵園 立碑植樹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誠實守信
安徽省
2018年4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人物簡介:趙賢軍,男,1946年3月出生,安徽省泗縣大楊鄉楊集村人,一級傷殘軍人。

  事跡簡介:他從1969年開始,49年如一日,義務看守著一片葬有387名烈士的陵園。49年里,他費盡周折和艱辛,為烈士們立下了墓碑,又在陵園里種下了3000多棵樹木。他用滿腔的熱情與執著,無怨無悔地守衛著387名烈士的英靈。

  一座陵園49載真情大愛

  有一種堅守,穿越49個春秋初衷不改,尋求心靈的寧靜與坦然。有一份承諾,只為387名烈士默默許下,歷經歲月磨礪,越發顯得厚重與珍貴。趙賢軍,這位七旬的傷殘老兵,49年如一日,傾情守護著在淮海戰役靈璧戰場犧牲的387名烈士的英靈,以凡人善舉譜寫一曲忠誠守信、無私奉獻之歌。

  守護陵園無怨無悔

  當一行人來到泗縣大楊鄉楊集村趙賢軍家時,剛好碰到趙賢軍和老伴吳俠一起去清掃烈士陵園。陵園雖然就在自家屋后不遠處,但要帶著掃帚、鐮刀等工具,這對于兩位老人的體力也是考驗?!斑@兩天,老趙的腰傷又犯了,走路困難著呢,坐輪椅舒服點?!眳莻b心疼地說?!斑@點小傷算啥?拄拐照樣走?!弊谳喴紊系内w賢軍呵呵一笑。他18歲參軍,1966年在修建國防工程時受傷,被認定為一級傷殘軍人。記者跟隨老兩口,沿著一條水泥路走進烈士陵園。陵園內松柏常青、綠草如茵,彌漫著莊嚴肅穆的氣氛。一座“英靈亭”,挑角飛檐、琉璃瓦頂,透著古樸和莊重?!坝㈧`亭”的后面豎立著烈士紀念碑,雖不雄偉,卻令人肅然起敬。放眼望去,郁郁蔥蔥的松柏林中,387名烈士長眠在此。

  清除雜草落葉,擦拭紀念碑上的灰塵,為烈士墓添土……雖然拄著拐,行動不便,但趙賢軍在老伴的幫助下,干得仔細認真?!斑@就是烈士的家,俺們要盡心把這個家收拾得干干凈凈?!笨粗际切』顑?,要把陵園內每一個角落都打掃到,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一趟下來,趙賢軍早已累得氣喘吁吁,咳嗽不斷。但他硬是雷打不動、風雨無阻地一天打掃三次,整整堅持了49年!

  有一年夏天,酷暑難耐。趙賢軍拖著病體打掃陵園,突然他感到一陣心慌氣短,眼前一黑,便一頭栽倒在地?!袄馅w!老趙……”老伴的呼喊讓他蘇醒過來?!澳銊e把老命都拼沒了??!”老伴勸他?!耙幌氲侥抢锩嫣芍敲炊嗔沂?,我就難受。一天不去都不行,只想給烈士做個伴,讓他們不孤單、不寂寞?!壁w賢軍堅定地說。

  踐諾于行眾人尊崇

  趙賢軍本可以拿著撫恤金清閑度日,到底是什么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他滿腔熱忱,執著于此?事情還得從1969年趙賢軍退伍回家說起。他家屋后,埋葬著淮海戰役靈璧戰場犧牲的387位烈士,由于墓地無人看管,墓地的荒草都有半人高,墳頭幾乎都變成了小土堆。作為一名老兵,趙賢軍的心在滴血??谷諔馉帟r期,他有兩個先輩就犧牲在異鄉,到現在都不知道先輩們到底埋在哪里?!斑@些烈士為了今天幸福的生活,獻出寶貴生命,葬身異鄉,他們的后人一定是悲痛萬分?!睆哪菚r起,他鄭重立下承諾:一定要守護這片墓地,直至烈士魂歸故里,讓后代拜祭。

  從原來的荒草一片、荊棘叢生,到現在的松柏常青、素花環繞,豐碑矗立。49年來,趙賢軍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艱辛和勞累,守護著烈士陵園,靠的就是那份沉甸甸的承諾和對烈士的一腔真情大愛。

  多年來,老伴吳俠給予趙賢軍最大的關懷和支持。兒子趙猛曾經對父親所做的一切不太理解,現在他覺得父親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耙坏┧媸亲霾粍恿?,如果有需要,我會接他的班?!壁w賢軍的大女兒多次勸說他到縣城住兩天,享享清福??哨w賢軍說啥都不去,他放不下陵園內那些烈士。趙賢軍的所作所為不僅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也獲得鄉鄰的尊重。村民董丙文說, 49年來一直不間斷地看護,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他現在只要一有空,也會幫著趙賢軍打掃陵園。

  收獲感動心中存憾

  陵園中“烈士紀實碑”記載:無名烈士墓為1948年淮海戰役,解放靈璧的戰斗中英勇犧牲官兵之墓。這387名烈士多是蘇豫皖等地人,多為當時任華中野戰軍第九縱隊副司令員饒子健的部下。遺憾的是,當初在埋葬的時候,這387名烈士每個人都是有名有姓,由于世事變遷,烈士名單早已遺失。多年來,先后有來自江蘇、河南等地的烈士后代前來尋訪,都是帶著希望來,抱憾離去。不過也有讓趙賢軍感動的事。有位來自河南的烈士后代,取走了墳頭一把土,他哽咽著對趙賢軍說:“我覺得父親的魂就在其中,如果他真是長眠在這塊土地上,作為后代我感到無比心安。父親,今天我就帶你回家!”……

  如今在泗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座烈士陵園已經成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光榮傳統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清明節,前來拜祭烈士的群眾絡繹不絕。

來源:安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