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春江
退休醫生堅守約定 20余年為居民義診看病
誠實守信
上海市
2018年3月“中國好人榜”
人物故事:

  小義診 大情懷 為民撐起一片健康藍天

  慈祥的眼神、親切的笑容、寬厚的肩膀……雖已至古稀之年,卻遲遲未能脫下鐘愛的白大褂,創建了“春江健康小屋”,繼續履行著救死扶傷的誓言,他,就是奉賢區中心醫院退休醫生——顧春江。二十年如一日的志愿服務,顧春江醫生不僅為南橋鎮運河居委的居民們打造了一個健康的港灣,更是為廣大醫療人員樹立了榜樣,激發了社會責任感,各志愿者服務隊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扎根于社區,服務于民眾,成為南橋鎮一道獨特而又亮麗的風景線。

  一個約定  一場二十余年的守候

  運河居民區老人多、困難群眾多,老年人平時到中心醫院掛專家門診號,要起早排隊,很不方便;小區內的弱勢群體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1997年,當時家住運河居民區的顧春江醫生響應社區號召,思量著成立一支義診服務隊?!拔覀兪侵泄颤h員,應當為小區盡一份力?!鳖櫞航c同為醫生的高正章、吳寶榮一拍即合,約定在小區內開辦一個免費“小診所”,三人在居委會的支持下,成立“運河新村醫療義務咨詢站”。

  當年3月5日,三人第一次在古華公園開展“學雷鋒”義診活動,在居民中引起熱烈反響?!安怀鲂^就可以看到區中心醫院的專家門診啦!”“這些醫生真是方便了我們呀!”大家知道區中心醫院的大醫生在小區內開啟了義診,紛紛奔走相告,很快就成為了廣受居民歡迎的志愿服務項目。此后每月的第一個周六,顧春江三人便扎點在了運河居委:用幾張破桌子、破椅子拼在一起,7點準時在此守候,為居民們提供義診服務、健康咨詢等。

  咨詢站運營沒多久,另外兩名醫生就因為生病和工作的原因停止了志愿服務。面對這樣的困境,顧春江堅守著當初的約定,毅然扛起了全部的責任,他說:“我在這里生活幾十年,和這里的居民互相熟悉,與他們有割舍不下的情份,居民們也牽掛著我?!?968年入伍后,顧春江被保送進軍醫大,他對組織給予的培養一直心懷感恩?!翱床〔蝗菀?,我是個人民培養出來的醫生,一定要為人民大眾看病”。就這樣,顧春江放棄休息日、甚至節假日,無論嚴寒酷暑,無論刮風下雨,義診日就是工作日,從不間斷,這一堅持就是整整20多個春夏秋冬……漸漸地,咨詢站被居民們親切地稱為“春江健康小屋”,這個以顧醫生名字命名的咨詢站包含的不僅是病人對醫生的肯定,更多的是大伙兒對顧醫生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妙手仁心  用生命踐行希波克拉底誓言

  “顧醫生,我心口有點痛,麻煩你給看看!”義診室里來了位五十多歲的阿姨,捂著胸口找到顧春江說自己最近經常胸悶、心慌、人難受。顧春江醫生檢查后發現其有心臟疾病,建議她立馬去大型醫院做心電圖等詳細檢查??砂⒁虆s不樂意了,覺得自己一直身體健康,頂多就是中暑、感冒等小毛病,怎么可能會得心臟???于是,悻悻然地回了家。待第二天心絞痛越發嚴重時,她才告訴家人顧醫生建議她去醫院檢查,家人一聽立馬把她送進區中心醫院,可是病情已經有所惡化,經檢查后確診是急性心肌梗塞。這位阿姨事后懊悔不已,深深自責自己沒有及時聽取顧醫生的建議,貽誤了病情,給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嚴重傷害;同時,她也感到慶幸,慶幸自己在第二天還是聽從了顧醫生的建議前往醫院就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祻统鲈汉?,這位阿姨就成了顧醫生的忠實“粉絲”,不僅經常到“春江健康小屋”來找顧醫生,而且對顧醫生提出的建議“言聽計從”。

  “叮鈴鈴、叮鈴鈴……”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了原本的寂靜,“是春江健康小屋的顧醫生嗎?我舅媽好像生病了,顧醫生你趕緊來看看吧!……”顧春江匆忙掛上電話,立馬拿起醫療箱沖出了門口。原來這位老太太的子女都不在身邊,已經99歲高齡的老人患了急性左心衰,需要立馬送去醫院實施搶救。顧醫生第一時間撥打了120急救電話,又與醫院急診室取得聯系,迅速開啟綠色生命通道,做好搶救準備??墒?,老太太的家人都不在,看著病榻上的老人,顧醫生二話不說,背起老人就往樓下跑,等到一路把老人護送進醫院,他才發現原來自己的衣服早已被汗水給浸透了,五十多歲的人竟一下子癱坐在椅子上起不來??粗D危為安的老人,顧春江悄悄離開了醫院。

  20多年里,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小區居民們早已記不清顧春江有多少次反反復復耐心地為居民進行醫療保健講解;有多少次為居民指導正確服藥,保持病情穩定;有多少次陪著病患奔赴醫院,開通綠色通道為急癥患者贏得寶貴的救治時間。

  居民們都說顧春江是位妙手仁心的好醫生,可他總是謙和地淡淡一笑,說這一切都是自己無怨無悔的選擇,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居民、一位普通的醫生。2003年,顧春江的家搬離了運河居民區,他在醫院的工作責任也更大了,他動搖過也猶豫過,但居民們的一次次挽留一聲聲感謝讓他最終決定把“春江健康小屋”堅持辦下去。2013年,顧春江患了重病,10月31日,他入院動手術,輸入血量達1600毫升。躺在病床上,他還是掛念著“春江健康小屋”每月的義診怎么辦。2014年1月8日,還沒完全康復的顧春江醫生又準時出現在了“小屋”,為居民們開始了義診。在此期間,“春江健康小屋”共停診2次,這也是20多年來這個“小屋”唯一停診的2次。

  燎原之火  照亮居民的健康之路

  慢慢地,由于“春江健康小屋”在居民中的名氣越來越響,許多周邊社區居民也慕名而來,但每月一次的義診總是人滿為患,少則五六十人,多則七八十人,許多居民要排隊等候,有時還因為不是醫生擅長的領域而不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在顧春江醫生的倡導和影響下,如今的“春江健康小屋”早已從一個人的堅持變為了一個團隊的奮斗。小區內的退休醫生、黨員設崗定責前來報到的在職醫生,區中心醫院、南橋社區衛生中心、古華醫院、光明衛生院、牙防所、奉浦醫院等共建單位的醫生都陸續加入了醫療服務隊。目前,服務隊的人數已經達到了21人,平均年齡也越來越小。

  健康小屋的服務時間從每月1次增加到了2次,醫療志愿者們分組分類別為居民們提供服務,服務項目也從原來的3個增加到了10余個,包括量血壓、測血糖、牙科檢查、中醫火罐、日常檢查診療、心理健康咨詢等,并且增設了健康講座,慢性病專題防治咨詢服務等。不僅大大縮短了大家的等候時間,也為大家提供了更全面、更周到、更有效的服務。另外,服務隊也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運行和管理制度,定期召開研討會,團隊成員之間經常進行交流和溝通。

  原先只有一間診療室,條件簡陋不利于看診,診療設備也比較缺乏,容納不了越來越多的就診居民。如今,居委會在位于古華B區的居民之家二樓,特地開辟了醫療咨詢、中醫診療和心理咨詢三間診療室,并由共建結對的醫療機構提供藥物和設備,讓居民們有了更好的就診環境和診療條件。

  除了定期義診,“春江健康小屋”志愿服務團隊還開展了每年二次的大型設攤義診活動;團隊的醫療服務也從家門口到“屋里廂”,對小區內年齡大、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開展助醫結對,建立健康檔案,每月定期上門進行量血壓和健康咨詢;團隊的服務范圍也從一個小區輻射到了6個小區,受益群眾達3萬多人次。

  20多年來,在“春江健康小屋”志愿服務團隊的努力下,許多居民的疾病都得以早發現、早治療,許多慢性病得到了更好的養護。同時,在潛移默化中,小區居民掌握了不少衛生保健常識、樹立了健康的生活觀念、對常用藥的用量和用法都有了一定的認識,許多慢性病的防治知識也如數家珍。在“春江健康小屋”的帶動下,志愿服務的種子遍地開花,相繼涌現出了一大批志愿服務隊伍:育秀一居醫療服務隊、古華一居醫療志愿服務隊、江海三居“相約星期六醫療服務站”……

  毛主席曾說過:“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顧春江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堅持,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了20多年,守住了寂寞,做出了成效,更把志愿服務精神帶進了越來越多人的心里。

來源:上海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