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振山
企業家35年打造誠信工程 建“無字碑”監督質量
誠實守信
河北
2015年6月
2.jpg
人物故事:

  吳振山,天山集團董事局主席。從農村到城市,從磚瓦平房到高樓大廈,從建筑隊學徒工到數萬人大集團的帶頭人。35年,吳振山的房子越蓋越高、業界口碑越來越好,他的房子也從正定留村鄉走出省會,沖向了全國?!爸挥邪鸦顑焊珊昧?,鄉親才能把更多的活交給咱干?!痹趨钦裆綀A圓的腦袋里,總閃爍著樸素的辯證哲學。

  十幾年前,吳振山親自挖坑培土在公司院子中央立下的警示碑至今仍無一字。但在舉起鐵锨的那一刻他就明白,“無字碑”要用鄉親們的口碑來換。這碑他用來時刻警醒自己也警醒團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吳振山是一個無名建筑隊里的學徒工,每天早出晚歸,吃睡在工地,滿身泥土渾身臭汗,卻也樂在其中。幾年后憑著機智聰慧和吃苦耐勞,吳振山成為這個施工隊的隊長?!斑B個名字都沒有,怎么闖出個名堂?”改革開放之初吳振山已經有了樸素的品牌意識。他們給施工隊取名“正定縣留村鄉勝利建筑隊”。

  吳振山當時并沒有料到這個幾十人的建筑隊能夠化繭成蝶,一躍成為中國房地產開發百強企業。

  在全速發展時期,天山集團內部也不例外地出現了自我膨脹情緒。上世紀90年代末,天山集團連續五年實現單位竣工優良率100%。這時有的員工說:“連續五年優良率保持100%,就很不錯了”, 也有人說:“再保持下去太難了”。吳振山看到了員工中的松懈思想和畏難情緒?!叭绾巫寖灹悸室恢北3窒氯??”吳振山眼前浮現了這樣一個想法:公示出現質量問題的負責人名單。隨后,他親手在天山集團院中央立下一塊石碑,并規定:哪個項目經理負責的工程達不到優良,就將他的名字刻在石碑上,以示警惕。

  心底無塵碑無字。他對工程的要求只有兩個字“質量”。在天山·水榭花都項目施工期間,吳振山每天早晨四五點鐘就趕到施工現場,整天在工地上,對工程質量嚴抓細摳,從不放過每一個環節。有一次,吳振山從美國回到石家莊已經是凌晨三點多,他顧不上行程疲勞,一下飛機,就直接趕到了工地上。當他看到大樓的回填土夯實不是很規范時,當場就召集工地項目經理進行指導,回填土推倒重來。吳振山知道,回填土工作要是做不好,將來整棟大樓的地基都有可能出現質量問題。

  他還召集了集團和公司近千名管理人員在“無字碑”前重新宣誓、重溫誓言,給全體員工上了一堂生動的“誠信課”。

  在“無字碑”的警示下,天山集團每一項工程都達到了優良,直到2002年國家評價標準調整為以合格、不合格評價。此時,天山集團工程竣工優良率已經連續十年實現了100%。2000年,天山集團承建的河北省送變電高層1#樓被評為2000年度“全國用戶滿意工程”,在全國民營建筑企業中僅此一家,開啟了天山集團打造全國用戶滿意工程的新時代。

  時至今日,警示碑上仍然無字。他用誠信和責任換來了市場和信任。35年時間里,吳振山帶領天山集團,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最初的鄉村建筑隊,發展成為一家以石家莊為基礎,產業輻射京津冀、環渤海及香港、深圳、上海、山東等十多個大中型城市的大型集團公司,天山集團連續兩年入圍中國責任地產十強。吳振山說:“這是百姓和業界給他最好的口碑?!?

  雖然吳振山已經成為很多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但他身上始終保持著傳統的優良作風,誠信擔當、吃苦耐勞。

  泥土里摸爬過來的吳振山深知農民工掙錢不容易。所以,在天山集團有一項規定,對農民工工資一定要按時發放,并且由公司財務人員直接發放到農民工的手里。這個規矩是吳振山親自定下的。

  在建筑隊創始初期,一次,工程完結后,由于多種原因,發工資的當口兒,工程款未能及時結算,導致出現了2萬元缺口。上世紀80年代,2萬元屬于一筆巨款。為了準時發放工人工資,吳振山連夜渡過滹沱河,來到信用社貸款2萬元,親自將工資發放到工人手中?!耙匀藶楸?,誠信經營”,天山集團的經營理念作為企業文化的核心刻在了天山集團榮譽館中,不拖欠一天工資,成了天山集團的硬規矩。

  吳振山說:“只要有一身正氣,只要能吃苦耐勞我們就可以把每一個工程做到最好?!?

  一次,吳振山來到項目例行檢查,各部門經理陪同,當一行人來到食堂時,眼前的景象讓農民出身的吳振山眉頭緊鎖:食堂幾乎每一張桌子上都有咬了一兩口的剩饅頭,甚至有的饅頭一口未動。吳振山當場命令秘書收起全部饅頭,并終止考察,該項目經理以上全體人員開會。會上,吳振山拿起秘書收集的饅頭就吃。起初,現場一片靜謐,隨后,經理們紛紛拿起剩下的冷饅頭,會議全部內容就是吃饅頭。此后,該項目食堂再也沒有出現過浪費現象。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河北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