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殿文
誠信果農種桃擺上國宴 樹起“誠信”金字招牌
誠實守信
北京
2015年5月
6.jpg
人物故事:

  胡殿文,男,54歲,平谷區劉家店鎮寅洞村一名普通的果農。每當鄉親們稱呼胡殿文“桃王”、“牛人”時,他的臉上總是露出幸福的笑容。之所以這樣稱呼他,是因為他種的桃口感好,價格高,客商“搶”著要。

  2014年底,胡殿文一攏帳,六畝地的大桃收入18萬元,收入超10萬元已連續七八個年頭了。他種的文化桃2009年擺上了國慶60周年的國宴,成為國家元首品嘗的圣果、仙果;他與30個大桃收購商結成朋友,他種的大桃不出地頭就被商販“搶”購一空;22個農戶與他結成經營聯合體,在這個“牛人”人帶動下,這個“小團體”捆綁銷售,2011年所有成員大桃收入都超過了10萬元大關。對于“以桃為生”的普普通通農民來講,是件很幸福的事了。

  說起大桃來,胡殿文信心十足,在大桃生產銷售中,始終堅持一條原則,那就是“誠信厚道”,他做人誠信厚道,種桃樹同樣誠信厚道。

  在果樹生產上,采用果實套袋、糖醋誘蟲、頻振殺蟲、不打除草劑等生物防治技術,更不使用高毒農藥和除草劑,這樣下來,用工增加了一倍多,一家兩口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的,將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果實管理上,雖然累點、辛苦點,圖的就是讓消費者吃放心,讓劉家店鎮“蟠桃第一鎮”這張名片遠名國內外。

  胡殿文在與鄰里相處上,始終真誠相待,和睦相處,誰家有了大小事,他都會主動幫忙,提供方便。老胡常說:“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之間抬頭不見低頭見,我們鄰里之間更多的是樂趣,親如一家?!焙钗牡恼嬲\得到了鄰里的信任,他也被選為村民代表,并充分發揮村民代表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經常聽取和反映村民意見,回答村民的詢問,積極協助村委會工作。

  2012年,劉家店鎮寅洞村作為全區果品機化種植示范基地,胡殿文積極響應村黨支部、村委會的號召,并與村委會簽訂了責任書,按照要求全園實施陽光工程、沃土工程、大桃增甜工程、鋪設反光膜技術、大桃有機化生產等八項關鍵技術,每一步都按照鎮技術人員的要求進行實施。為了將這有機化示范基地建設好,他還當起了“宣傳員”、“技術員”,胡殿文站在果農增收、提升全村品牌影響高度,在與村民聊天時,將果品有機化種植的好處向周圍人說,有的果農倒垃枝、覆黑地膜等技術有偏差時,他都會面對面的傳授、手把手的教。胡殿文以果農的身份向周圍人宣傳、講解,讓村民更信服,使得該村1000畝果品有機化種植積極推進。

  在果品銷售中,客商要8兩,胡殿文決不給7兩9,要著全色的果,絕不給著多半色的果,桃品就是人品,他用責任感和良心換來了“一口價”市場,樹起了“誠信”金字招牌。他的幾畝地比周邊果農,每畝高上七千元到一萬元,單果價錢高上3毛到5毛。

  近五年來,每到桃秋結束,客商總要擺上幾桌款待他們,感謝每位供貨桃農的誠信厚道,讓收購商放心收桃賺錢。胡殿文總是說:“互利雙贏,我們都是沾了誠實守信的光了。我的兒女都考入了大學本科,現在女兒在北京任教,兒子還在念大學,家里的大瓦房煥然一新,而且在通州給兒子買上了樓房,大桃讓我們全家人感受到了幸福?!?

  一個誠信大環境的創立,來自多方面的努力。鎮、村、農、商以誠信為經緯,讓誠信編成笆,結成網,才會形成共進的整體,才能讓桃樹變為果農的“搖錢樹”。

  胡殿文誠信經營,厚道對人,帶動了全村果品品質的提升和全村百姓的增收致富。由于桃子賣得好,寅洞這個山區小村的村民,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3000元,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寅洞村民精神面貌的提升,每天晚上公園里的老年秧歌隊、小型文藝演出豐富著村民的精神生活,鄰里互幫互助、家庭和睦和諧的氣氛也更加濃厚。

  現在全鎮正在開展“誠信村,厚德果,幸福人”創建活動,做誠信的村民,種厚德的果品,全鎮果農嘗到了桃子帶來的幸福。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首都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