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女老總堅守承諾10余年打造放心肉市場
誠實守信
遼寧
2015年5月
4.jpg
人物故事:

  她是一位誠實守信的女性,歷經十余年風雨的洗禮,在自己所經營的復州商貿有限公司中,打出了一張瓦房店唯一一家大連市文明市場的品牌,也是大連市唯一一家向社會公開承諾的無病、害肉放心市場;所經銷的鮮肉占據大連市區市場30%的份額,成為一路通行無阻的免檢肉食產品。她是一位在誠信中滋生出大愛無邊的女性,有位由她資助長大的孤兒在喜慶婚禮上,向她深情地喊出了一聲:“媽媽”!感動得周邊人淚水紛紛傾盆雨;她在陪伴有病的孩子在大連住院期間,從報紙上看到一位品學兼優的女孩,因母親身患癌癥而艱難求學時,眼含熱淚地趕去,傾其所有掏出身上的1萬多元錢,感動得那家人長跪不起。據不完全統計,她先后向社會捐助的資金已高達500多萬元。

  張宏,一位在誠信中成長而充滿愛心的女性,以她的人格和魅力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欣佩,先后榮獲大連市扶貧幫困先進個人、大連市“三八”紅旗手、瓦房店市十佳女企業家、瓦房店市“十大女杰”等榮譽稱號。

  在復州商貿有限公司副食商場里,掛著一塊鄭重向廣大消費者承諾的牌子,上面寫著:凡是在復州副食商場買到一斤病、害畜肉,當場獎勵人民幣200元。也就是這樣一個堅持10年之久的承諾,打出了一張靚麗的名片,每天周邊鄉鎮的客戶一大早就絡繹不絕地趕到那里,你爭我搶地批發、購買放心肉。

  復州農貿市場是復州城及其周邊鄉鎮的經濟交易中心。過去,個別利欲熏心的商販曾把一些有病或死亡后肢解的豬、牛、羊肉擺上攤位,出售給消費者。還有些人采取強行低價收購等不正當手段,進行欺行霸市。

  2000年4月,張宏在丈夫的扶持下把這個市場整體買斷后,開始從鮮肉上市的源頭抓起,成立了定點屠宰場,由瓦房店市動物防疫檢疫站安排4名檢疫人員當場監督。每當豬、牛、羊等畜類進場時,先給它們洗個澡予以消毒,經檢疫人員檢疫合格后在耳朵上打個標簽放到圈內暫養。為了避免不法商販往肉里注水,工作人員對每頭屠宰完的畜類都進行當場肢解,再發放檢疫證、出縣境動物產品檢疫合格證和肉品品質檢疫合格證,并蓋上檢疫章才允許出場。在復州副食商場鮮肉區的出入口,還設有專人驗票和驗章,只有“三證”齊全才允許進入攤位銷售,把住了放心肉的第一道關口。接著,張宏又向消費者許下了購買放心肉的承諾,對那些侵害百姓利益而不聽勸告者,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2001年春天,孫某趕著4頭肥豬進到復州屠宰場,經有關人員檢疫,發現其中有一頭病豬,拒絕對其進行屠宰,但孫某卻不依不饒,非要他們收下不可。張宏聞訊趕去,勸說孫某把那幾頭豬拉走,而孫某卻口出狂言要給她點顏色看看。張宏見警告無效,馬上責令工人當場把那頭病豬殺掉并予以焚燒。為了防止有人往經銷的鮮肉中夾帶劣質品,張宏還在市場內安裝了監控錄像,指派專人進行監控。告誡業戶所賣的鮮肉當天銷售不了,可以放在市場內的冰柜里暫時儲存,嚴禁帶出市場外第二天再拿回來賣。如果發現偷梁換柱的現象,對其不法做法在大屏幕上滾動播放的同時,還要進行嚴厲的處罰。今年3月的一天,有位業戶通過別人從外面帶進來一袋鮮豬肉,直接放到他的攤位上。市場管理人員從監控錄像中發現后,馬上來到他的攤位前,按住那袋東西,問他這些肉是從哪里來的?她吱吱唔唔地答不上來,當即對其進行了嚴厲的處罰。

  由于加強了管理,在復州副食商場,十多年沒出售一斤劣質肉,維護了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他們所做的承諾,也給顧客吃了一顆定心丸,人們都愛去購買那里的品牌肉,日屠宰的肥豬達到200多頭,在供應當地市場的同時,還源源不斷地涌向大連市區,成為我市唯一一家進入大連市場的免檢肉食產品。

  “善待員工,善待業戶,是企業的責任”。張宏每年都在年終總結大會上做出這樣的承諾:“如果誰家有困難就來找我,我會想辦法幫助解決?!币簿褪沁@種一諾千金的誠信,在實踐中得到了認證,營造出的是一個棒打不散的優秀團隊。

  追溯張宏向員工和業戶所奉獻出的那份愛心,了解她的人都會隨手拈來幾個典型的事例。凡是員工家里有個大情小事,張宏都會親自主動到場看望,并幫助解決應急的困難。員工姜曉東家庭生活困難,剛成年的妹妹又不幸患上了尿毒癥,需要住院而拿不出醫療費,正在外地的張宏得知此情后,馬上派人到醫院看望并送去住院費,回來后她又親自看望,共拿出醫療費5500元。姜曉東的母親感動得淚流滿面,當即跪在地上。員工哈延軍下班路上不慎摔倒,造成腿部骨折。張宏聞訊來到醫院,掏出5000元錢送到他的病榻前。哈延軍流著熱淚對她說:“張總,除非你不用我,否則我是不會離開這個企業,要以實際行動去回報你的大恩大德?!?

  張宏對企業員工兌現了自己立下的諾言,而且對市場內的業戶也是關愛有加。復州城鎮鎮海村特困戶胡玉國身體有病,剛到20歲的兒子又不幸遭遇了車禍,想到市場內租個攤位做點小買賣又無資金。他在無奈中找到張宏,求她能否幫助自己解決這個困難。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張宏沉思了一會兒說:“只要你能好好干,我扶持你幾年,每年的5500元攤位費和管理費分文不收?!彼哪旰?,老實肯干的胡玉國漸漸有了積蓄,家里生活也跟著好轉起來,他主動找到張宏說:“我再也不能向你張口要飯吃啦。從現在起,我要按規定及時交足所有的費用?!瘪勆洁l排石村的程桂云丈夫有病,孩子上大學,只靠自己趕海賣點小魚蝦維持生活。后來,她在復州副食商場租了3個攤位,可張宏卻象征性地每年只收取她4000元的攤位費和管理費,連續兩年分別減免費用1.2萬元。每當提起這事,程桂云都會淚流不止。2009年秋天,大白菜豐產不增效,每公斤賣不到0.4元錢,菜農叫苦連天。面對這種情況,張宏在商貿露天市場里免費給他們提供場地,把其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在她的市場里凡是殘疾人、老年人、老黨員、老退伍軍人,她一律免收攤位費。

  市場里經營的業戶是個松散體,如何把他們有機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緊密性的聯合體,進而打造出一支優秀的團隊?對此,張宏頻有創意地把思想教育及寓教于樂融為一體,把業戶當做自己的兄弟姐妹,給他們營造出“家”的溫暖。她在市場的800多個業戶中,經常舉辦時事政治及公民道德準則答卷活動;制作了20面誠信文明業戶流動紅旗,每個季度評選一次,把其插在優秀業戶的攤位前;對業戶中涌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及時在電子屏幕上滾動播放,年終還給予表獎。每當“七?一”、“十?一”、春節等重大節日到來之際,張宏都要組織業戶舉行歌詠比賽、趣味運動會、文藝表演等活動。這些做法,使業戶在耳熏目染的寓教于樂中,大大地提高了文明層次,拾金不昧、熱助他人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去年臘月的一天,有位顧客來到業戶宮興智的攤位前,買完菜不慎將裝有1萬元錢的包忘記在那里。宮興智發現時,失主已不見蹤影,他主動把其交到市場管理辦公室。半個小時后,那位失主急三火四地跑了回來,當拿回失而復得的錢包時感動地說:“真沒想到這里的人心腸那么好,丟失的巨款還能找回來”。在市場監控錄像中記錄著這樣的一幕:今年8月26日9時50分,副食商場內走進一位年輕人,他在樓梯旁邊待了一會兒,就不由自主地倒在了地上。人們紛紛圍攏過來,見他虛脫得滿頭大汗,就勸他趕快到附近醫院看看吧,可他卻有氣無力地說,自己被人騙得身無分文,已經3天沒有吃飯啦。市場管理人及業戶見狀,馬上給他送食品和礦泉水,等他吃飽喝足恢復體力后,又你5元他10元地給他湊了300多元錢,感動得那人臨走時連連抱拳表示謝意。

  打造一支優秀團隊不容易,而打造一支由松散型經營業戶組成的優秀團隊,更是難上加難??蓮椭萆藤Q人在領頭雁張宏的帶領下做到了。追根尋源,那就是在誠信踐諾中,潛默移化地熏陶出了一種文明形象,激發出親和力,形成了向心力。

  有人說:一個企業是誠信的,不一定表明其在社會責任方面做得就好。但是,如果說它是一個頻具社會責任的企業,那么它也一定是一個誠信的企業。這種反推的逆向思維方式,具有一定的哲理。對社會有著一種“責任與生俱來,奉獻與生相伴”親情感的張宏,始終遵循著誠信做人,踏實做事的準則,把大愛的陽光灑向弱勢群體。

  張宏常說:“做生意不能光顧掙錢,更要關注社會,去幫扶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因為錢為困難人所用,那是德?!币舱窃谶@種“德”的誠信愛心驅使下,張宏許下的很多承諾都在踐諾中得到了實現。1997年臘月二十九日那一天,當時剛剛創業家底并不厚實的張宏下去扶貧時,走進復州城鎮古臺村一個困難戶的家中。她掀開鍋蓋,只見里面煮著不見一點油星的蘿卜干,倆個穿著破衣爛衫的孩子站在地上凍得直哆嗦。在詢問中得知,他們一個叫孫雪梅,正上高中一年級,另一個叫孫聰,在小學讀書。他們的父母因病相續在百日內去世,只好跟著年邁的奶奶艱難度日,正面臨輟學的困境。張宏見狀心中酸楚地拿出500元錢遞到小雪梅的手中:“只要好好讀書才有出路,有難處去找我” 。懂事的小雪梅忍不住流下了淚水。從此以后,張宏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孩子,隔段時間就給送去一些零花錢和衣物。2000年春節后的一天,小雪梅哭泣著給張宏打來電話,說奶奶病逝了,家里沒錢怕發送不出去。張宏急忙開車趕去,把包里僅有的4500元錢全部送到小雪梅的手中。第二天,張宏處理完孩子奶奶的后事,又將姐弟倆暫時安排到他們的叔叔家里居住。后來,孫雪梅考上了大學,張宏親自開車把她送進校門,拿出7000元給她交清了學費,留足了食宿費,才放心地離去。此時的孫聰也走進了初中的校園,張宏對在那所學校食堂里工作的姐夫于永超說:“孫聰這孩子的學雜費由我支付,他吃飯的事交給你去張羅” 。于永超笑著答應啦,隔三差五還給孫聰改善一下伙食。2002年9月初的一天,正在外地出差的張宏接到孫雪梅打來的電話,她帶著哭音說:“姨,我明天要回學校啦” 。張宏心里一驚地問道:“是不是學費沒著落?你先放心走,錢的事我給辦” 。接著,張宏給企業的會計打去電話,委托她給孫雪梅送去5000元錢。去年,在孫雪梅的結婚典禮上,她眼含熱淚地向來賓述說了自己身世之后,緊緊地擁抱著張宏,深情地喊了一聲:“媽媽!這些年讓您受累啦。我和弟弟不是孤兒,您就是我們的親媽” !這感人的一幕,讓在場的人都為之流淚。

  2011年5月中旬的一天,張宏陪伴有病的孩子在大連兒童醫院住院時,從大連晚報上發現了這樣一個信息:家住營城子的薜月是個品嘗兼優的孩子,但因父親去世,母親又患癌癥住院,家里生活入不敷出,只好把原來的房子租出去,自己和媽媽在偏僻的地方暫時找了間破房子安身,面臨掇學的境地。當時,張宏看著薜月凄涼的身世,心痛地流下了眼淚。第二天一大早,她帶著病愈的孩子打車直奔薜月媽媽的病榻前,把包里僅有的1萬多元錢全部捐了出去,臨走時還給她們留下了聯系電話,說是有困難可以隨時找她。等她帶著孩子出院往回走時才發現,身上的錢連路費都不夠,只好給企業的會計打去電話,讓她往自己的卡里注進點資金,以解燃眉之急。2011年8月8日,天氣預報九號“梅花”臺風將在下午2時登陸大連。就在人們放假在家里躲風避雨時,張宏于下午1時許,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說她家住在復州城鎮,名叫趙娥,因車禍被送進醫院,現在急需錢救命,這個忙只有你能幫。張宏一聽,馬上拿出家中僅有的2萬元現金,自己開車趕到醫院,把錢送到趙娥的手中。

  其實,張宏所做的好事何止這些?復州城鎮鎮海村有戶居民家中發生火災,把家底燒了個凈光,全家人住在豬圈臨時搭起來的一個窩棚里,張宏馬上掏出8000元錢交給戶主。轉過天,她又組織人開車拉去鋼筋、水泥、檀子和門窗,給他們蓋起3間新房。古臺村委會原來居無定所,張宏投資10萬元給他們蓋了20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那個村有個老復員軍人家里住的是險房,張宏拿出3萬元給他家蓋起三間搗制房,還將里里外外都做了裝修。與此同時,她還出資為村里修路、綠化美化環境,每年都多次出資慰問敬老院里的老人。據不完全統計,十多年來,張宏先后捐資助學、扶養孤兒、扶貧幫困等人數達到400多人,資金總額超過500萬元。

  張宏,一個從不張揚的“大寫”女性,十年如一日地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富于博愛,樂善好施,以德感人,在新時代的舞臺上,展示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進入網友互動

來源:遼寧文明辦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