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
發表時間:2023-08-09 來源:學習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敝袊浆F代化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茖W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基因,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堅定不移推進“兩個結合”,進一步鞏固文化主體性,為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

  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續至今、從未中斷的文明,這一連續性是形成巨大人口規模的重要原因,巨大的人口規模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中華文明強健雄厚的生命力。人口是現代化建設最基本的支撐,人口規模巨大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特征。巨大的人口規模也呼喚政治和文化上的大一統,因為只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一套凝聚人心的統一價值觀,才可能實現對廣土眾民的有效治理,實現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巨大的人口規模還意味著不同民族交融匯聚的多元一體格局,塑造了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中華文明。由此可見,人口規模巨大與中華文明所具有的突出的連續性、統一性、包容性等有著密切關系。

  “生生不息”的仁道理念。讓天地萬物各得其所、各遂其生,是儒釋道三家的共同追求?!兑捉洝酚性疲骸疤斓刂蟮略簧?,《尚書》有云:“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朱熹《仁說》亦曰:“蓋仁之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中華文明重視保障生存、成就人生、綿延生命,因而成就了生生不息的數千年文明,成就了人口繁庶的泱泱大國。

  “參贊天地”的人本追求。在中國古人的觀念中,人雖只有七寸肉體凡軀,卻是“天地之精華”“五行之秀氣”,具有參贊天地化育的功能,應當與天地并列而為“三才”。這種文化既認為人是萬物之靈,又認為應合理安頓人在天地之間的地位。正因如此,人的生命極為寶貴,既要保障生命的繁衍,也要促成精神生命的成長。

  “民為邦本”的政治傳統?!渡袝酚性疲骸懊裎┌畋?,本固邦寧?!睔v代圣賢反復倡導,為政者必須將民眾利益作為治國理政的根本出發點,將民心所向作為政權合法性的衡量標準?!罢d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本思想源遠流長,老百姓利益得到保障朝代就興盛,反之就會衰敗甚至被推翻,這是中華文明流傳下來的一個樸素道理。

  這些文化基因,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群眾觀相互融通,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相互契合,滋育著人民至上的文化特質。

(二)

  共同富裕不僅是一個政治經濟概念,而且是一個歷史文化概念?!暗挛┥普?,政在養民”“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深刻總結了富民與國家政權穩定的內在關系?!爸螄?,富民為始”的施政理念與“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相融相通,是中國式現代化區別于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志。

  “損有余而補不足”的天道品格。從《易經》的“裒多益寡,稱物平施”到《道德經》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再到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先哲深刻體察公正無私的天道,以此作為人間正義的標準,這些思想也深深影響了后世“等貴賤、均貧富”的民眾訴求。

  “天下為公”的大同理想。中國古代哲人曾描繪出理想社會的美好圖景,《禮記》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边@一理想社會成為歷代知識分子孜孜以求的價值追求。

  “庶富教”的施政綱領。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歷代圣賢認為,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物質基礎是道德教育的基礎?!墩撜Z》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通過政策利民、安民、富民,保證百姓安居樂業,既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共識,也是歷代王朝的重要治理手段。

  這些文化基因,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異曲同工,由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一以貫之,綿亙千年的大同理想在新時代的中國落地生根、照進現實。

(三)

  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在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的同時,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追求物質富足、精神富有,也鐫刻在中華文明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基因之中。

  “形神兼備”的生命觀念?!饵S帝內經》中提出“形與神俱”的養生要義,《管子》指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淮南子》則論述了形、氣、神三者之間的關系:“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比遽尩廊覠o不強調性命兼修、身心和諧。這些觀念是辯證思維的體現,也是古人對生命深刻而透徹的認識。

  “富而后教”的治理傳統。歷代先賢無一不強調統治者既要“富民”,也要“教民”??鬃映珜А案欢蠼獭?,孟子則強調在“飽食、暖衣、逸居”之上必須有圣賢教化,朱熹則認為“富而不教,則近于禽獸”。歷代王朝都重視民眾的道德教化、禮樂教化,使得普通民眾在規律生活、衣食無憂的同時擁有精神的富足。物質和精神的共同發展、比翼雙飛,既是傳承千年的淳樸愿景,也是社會的治理共識。

  “耕讀傳家”的家風家訓。在以農耕文明為基礎的傳統社會中,“晴耕雨讀”是讀書人的典型生活方式,“耕讀傳家”是傳統家庭追求的理想家風。唐末五代章仔鈞的《章氏家訓》,明確提出“傳家兩字,曰耕與讀;興家兩字,曰儉與勤”。耕保障生產生活,讀提升文化修養,彼此相輔相成。

  這些文化基因,與科學社會主義“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理念殊途同歸,在當代中國體現為從“兩個文明”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演變,黨在文化建設和文明發展上的認識不斷深化、方向日益明確。

(四)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蘊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強調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天人合一”的生態哲學?!兑捉洝酚性疲骸胺虼笕苏?,與天地合其德”,《道德經》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有云:“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典籍陳述了這樣的天人關系——自然之道是人類生活尊重和模仿的對象,效法自然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君子修養的方法。正因如此,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

  “民胞物與”的生態倫理。儒家思想以“仁”為中心,強調普愛世間萬物。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認為將愛施于萬物是仁道的推而廣之。董仲舒提到“質于愛民,以下至于鳥獸昆蟲莫不愛。不愛,奚足謂仁?”張載進一步提出“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表達了天地萬物一體的博愛精神,強調真正的君子能與天地合其德、使萬物盡其性,成己成物、止于至善。

  “取之有度”的生態智慧。與中華文明固有的生態哲學和生態倫理相適應,中國社會從先秦起便產生了保護生態環境的制度,強調對大自然“取之以時,用之有節”?!妒酚洝酚涊d,早在舜帝時期,就設立了環保部門“虞”,負責山林川澤的保護。夏朝的《禹禁》是我國目前最早的一部森林保護法?!肚芈伞穱澜趧游锓敝臣竟澾M行捕殺。這些都強調了取之以時、保護自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生態智慧。

  這些文化基因,不同于西方“先發展后治理”的模式,而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認知相融通,中國式現代化持續傳承、踐行和發展著中華文明豐富的生態文化。

(五)

  中國式現代化傳承中華文化的“和平基因”,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和而不同”的哲學傳統?!昂汀笔侵袊幕挠凭脗鹘y?!秶Z》“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孟子“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先賢深刻闡明了“和”與“同”的辯證關系,和不是泯滅差異,也不是絕對同一,而是在尊重差異基礎上的求同存異,在承認多樣性的前提下和諧共處。以和為貴、愛好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

  “親仁善鄰”的交往之道。對“和”的推崇,產生了“親仁善鄰,國之寶也”的價值觀念,體現為“講信修睦”“協和萬邦”“天下一家”的交往之道。中國的政治傳統推崇“以德服人”“近悅遠來”“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不是以戰爭向外征服擴張,而是以文治教化提升文化影響力。

  “止戈為武”的和平理念。古人深深意識到戰爭的危害,指出“兵者,不祥之器”,并推崇“化干戈為玉帛”“不戰而屈人之兵”。另外,古人提出戰爭的目的在于止戈為武,《左傳》定義“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者也”。擁有武力恰恰是為了制止暴力,維護和平是最高目的。

  這些文化基因,深深塑造了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也呈現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等一個個中國方案中,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作者彭璐珞 楚江秋 單位分別系: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

責任編輯:黃 舒雅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