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
發表時間:2023-07-17 來源: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從源遠流長的歷史連續性來認識中國,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國,也不可能理解現代中國,更不可能理解未來中國。

  漫漫歷史長河,積淀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激蕩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只有堅持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開拓前進,我們才能做好今天的事業。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刻把握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將推動中華民族更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為民族發展壯大提供滋養

  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脊艑嵶C,中國具有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廣袤土地上、城市文脈中、歷史典籍里,乃至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文化的源流流淌至今。作為世界上唯一從未中斷的文明,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形成了中國人獨特的精神家園。

  北京中國考古博物館內,新石器時代“7000歲”的陶人面像、朱書文字陶扁壺、彩繪龍紋陶盤,夏代二里頭遺址綠松石龍形器,商代象牙杯,周代銅犧尊……一件件出土文物以時間軸形式生動展現了中華文明綿延傳承、不斷演進。

  浙江余杭良渚古城遺址,考古人員正在對周邊平原區域進行萬年以來古環境的精準復原。這一實證中華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讓世界“對中國早期文明的認識提前1000多年”。

  河南安陽西北郊洹河南北兩岸,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保存了3000年前的文字,把中國信史向上推進了約1000年。當代漢字與甲骨文“日”“月”“人”端然象形,一脈相承,成為世界文明發展史上絕無僅有的奇跡。

  中華文明經歷了5000多年的歷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理解了中華文明,才能讀懂中國。巴勒斯坦前外交部長亞洲事務助理馬贊·沙米耶感嘆:“要了解當代中國,就必須了解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這是中國屹立于世界的重要根基?!?/p>

  為什么中華民族能夠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頑強生存和不斷發展呢?習近平總書記深刻總結:“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們民族有一脈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質、精神脈絡?!?/p>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2000多年前諸子百家提出的思想理念,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它們既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而不斷與時俱進,又有其自身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曾翻譯《論語》《孫子兵法》等古籍的美籍漢學家安樂哲表示,古代中國和當代中國是有連續性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價值觀、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等,在現代中國仍然充滿活力,正是這一點促使他孜孜不倦翻譯中國典籍,將更多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讀者。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禮法合治、德主刑輔,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國先治吏,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這些古老的智慧歷久彌新,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深厚支撐。

  “中華文明是一條連續不斷的鏈條,古代智慧總能反映在當代政策上,中國當代治理也從中華文明光輝遺產中受益?!币晾藥鞝柕滤固构伯a黨總書記卡瓦·馬哈茂德說。

  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

  “如果沒有中華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國特色?如果不是中國特色,哪有我們今天這么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武夷山深處朱熹園,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發人深省。

  近代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之重、付出的犧牲之大,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救亡圖存之際,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激活了中華文明的強大生命力。

  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開辟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境界,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筑牢了中國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英國著名學者馬丁·雅克感嘆,中國擁有一個鮮明的特質,就是歷史延續性。中華民族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埃及《今日消息報》資深記者巴達維表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體現了中國堅定文化自信、堅持走自己的路。

  堅持走自己的路,中國在5000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

  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從“天地之大,黎元為先”“民為貴”中汲取文化啟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體現“治國之道,富民為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政治理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對應“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精神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蘊含“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與“天下大同”“協和萬邦”的天下觀一脈相承。

  “一個文明到底以誰為本位,深刻反映了這個文明的本質和未來?!卑<爸麧h學家、埃及蘇伊士運河大學孔子學院埃方院長哈?!だ懿氛f,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強調以人為本,這種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結合,體現為中國共產黨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在這一理念指引下,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斷成為現實。

  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馬丁·阿爾布勞表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植根于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爸袊鴮@一點的重視意味著,現代化并不是摒棄過去,而是在繼承中發展。中國向世界展示了如何推動以自身文化為主導的現代化進程?!?/p>

  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把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繼續傳承下去”“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是源自歷史的深刻洞察,也是昭示未來的卓識遠見。

  哈薩克斯坦著名漢學家克拉拉·哈菲佐娃表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體現出中國對古老中華文明的尊重以及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馬丁·雅克說,中國的發展騰飛并非偶然,與文化自信息息相關。即便遭遇百年屈辱,中國人民仍然堅信中國可以也應當奮起直追、力爭上游。今天的中國,人們的內心充滿自信,始終堅信中華民族必將實現偉大復興。

  當代中國,江山壯麗,人民豪邁,前程遠大。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以二十四節氣、黃河之水、中國結、迎客松、折柳寄情等意象寄托情意,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閉幕式成為展現文化自信的閃耀舞臺;電視節目《中國詩詞大會》《典籍里的中國》《唐宮夜宴》在海內外熱播,中華文化的氣度神韻深入人心;中醫藥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增進了人類健康福祉。

  成功舉辦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積極參與國際考古交流合作、致力于把“一帶一路”建設成文明之路、提出并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秉持開放包容,中國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世界一切優秀文明成果,創造出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及夏文化等“考古中國”重大項目統籌推進,運用數字技術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培育線上演播、數字藝術、沉浸式體驗等新業態新模式……堅持守正創新,中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

  埃及??诉~特文化集團總經理艾哈邁德·賽義德表示,中華文明突出的連續性不僅代表過去,也指向未來。中國人民將在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基礎上,繼續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更加了解中國以及中國的發展。

  展望未來,中國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精神力量,為世界文明朝著平衡、積極、向善的方向發展提供助力。(記者 龔鳴)

責任編輯:王 泓凱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