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國學推動文明交流互鑒-中國文明網
世界中國學推動文明交流互鑒
發表時間:2024-01-09 來源:人民日報
字體:
打?。?/a>

  2023年11月24日,習近平主席向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致賀信指出,希望各國專家學者當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開放包容,不斷推進世界中國學研究,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為繁榮世界文明百花園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豐富發展,賦予中國式現代化深厚底蘊。中國學,積淀著深厚的學術傳統,充滿了新時代的勃勃生機。正如阿拉伯諺語所言,“求知,哪怕遠在中國?!笔澜鐚χ袊年P注與認知,使中國學應運而生。13世紀,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踏上發現東方之旅,以一部游記激發歐洲對中國的集體想象,成為西方研究中國的濫觴。其后,從1582年利瑪竇旅居中國,到1814年法蘭西學院設置漢學教席,兩百余年間,世界對中國研究熱度不減,形成以中華文明研究為主的漢學研究范式。20世紀中葉后,漢學逐漸被將中國置于世界現代化進程中展開研究的中國學超越。2004年,在首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上,世界中國學的概念被正式提出,這一以中外互鑒為核心內涵的新研究范式,致力于解答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這樣的全局性問題。

  被中國認可的感動

  如何理解世界中國學?在加拿大歷史學家卜正民看來,世界中國學的“世界”二字強調克服文化間的交流障礙,倡導通過增強彼此認知來彌合國與國、文明與文明之間的認知鴻溝,因而區別于“漢學”和“中國學”。

  卜正民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榮休教授,他以全球史眼光研究中國明代歷史,享譽學界。他提出并堅持“將中國視為世界一員去認識”,認為“世界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這一研究路徑得到廣泛贊同。在2023年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上,卜正民與韓國延世大學榮譽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馬凱碩一起被授予中國學貢獻獎。

  自2010年設立,中國學貢獻獎每兩年頒發一次,是中國學術界為終身從事中國學研究和長期致力于中外人文交流的海外學者授予的最高榮譽。迄今為止,獲得這一獎項的25位學者的研究成果可謂世界中國學這門古老而年輕的學問蓬勃發展的縮影,他們的個人經歷也與20世紀的風云變幻相互交織。因為工作原因,我與其中一些學者有過交往,每每令我生出觸摸歷史的激動之感。

  我至今記得與首屆中國學貢獻獎得主、法國著名漢學家謝和耐教授為溝通其獲獎事宜而進行的初次通信。謝和耐青年時代參加反法西斯戰爭,二戰后開始研究中國,成為20世紀下半葉法國漢學復興的關鍵學者??上攵?,當我看到時年89歲的謝先生用中文回復電子郵件并稱我為“秘書大姐”時,我是如何的既驚喜又好笑。后來,我從北京大學樂黛云教授處得知,謝先生在收到我的郵件后,決定必須用中文回復以示鄭重,但苦于電腦上沒有安裝中文輸入法,于是,另一位法國漢學家汪德邁教授專程坐火車給他送去自己的電腦。兩位白發蒼蒼的漢學大師在法國小鎮的一家咖啡館里,一起琢磨著發出了這封郵件。

  “在中國被認可為一個真誠致力于向西方解釋中國的人,令我深受感動?!瘪R凱碩在獲獎感言中引用了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義的這句話。因為日程沖突,馬凱碩無法親自到場領獎,在2023年10月來滬出差時專程到訪上海社科院,并錄制了感言視頻。他說:“我的好友傅高義教授也曾得過這個獎,這讓我感到特別高興?!?/p>

  2013年,傅高義同樣因時間原因未能出席頒獎儀式,發來獲獎感言的錄音。在2020年去世前,他保持著每日筆耕的工作習慣,案頭留下未完成的個人回憶錄仿佛是與同行們進行一場從未終止的對話,正如他在感言錄音中最后說道,與中國學者一起研究中國的改變——“不亦樂乎!再見啦!”

  “內外之問”的新解

  2018年中國學貢獻獎得主、耶魯大學歷史學家史景遷有感于利瑪竇的中國經歷,翻遍他的書信手稿,寫成《利瑪竇的記憶宮殿》一書。史景遷在書中記述,1585年利瑪竇覺悟要想真正進入中國人的世界,便不能保持局外旁觀者的身份。于是,他學習當地語言和禮俗民情,并與中國文士合作編纂詞典、翻譯儒家經典,從而拉開西學東漸與東學西傳的序幕。

  在此次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上,卜正民也多次提及“內與外”的思考。1975年,他到復旦大學留學時,未曾想到自己將在中國學領域耕耘半個世紀,更無法想象會獲得這份代表這一領域最高榮譽的終身成就獎?!耙粋€基本事實:我不是中國人……我永遠無法像中國人那樣完全理解中國?!边@是他與利瑪竇共有的一種焦慮,而改變則來自與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的一次對話:朱維錚把中國比喻成一個房間,中國歷史學家坐在房間里研究,海外學者在房間外研究,“這就是為什么中國歷史研究需要外國學者”。如醍醐灌頂般,卜正民就此找到研究的方向與定位。

  “中國學研究者的整個職業生涯都要面對‘外國人視角’的挑戰?!辈氛竦耐?、美國中國學家柯文也曾這樣說。文化塑造了群體的自我表達和行為方式,也可能造成不同群體之間的距離,由此產生刻板印象、矮化或神化對方的現象。20世紀70年代,以西方標準去決定哪些中國故事具有價值的研究方法已逐漸動搖,年輕的柯文決心“深入中國,像中國人自己親歷歷史一樣……而不是關心西方人認為富有價值、自然而然,或符合常規的事物?!彼堰@種研究視角稱為“中國中心觀”。這一說法隨著他的論著《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的出版而風靡中外學界。

  中國學是歷史中國之學,也是當代中國之學。今天,中國與世界的互動變化為“內外之問”提供新的答案??挛脑?022年出版的回憶錄《走過兩遍的路:我研究中國歷史的旅程》中寫道,外國人視角“有助于分析(中國)故事在人類廣泛經歷中的普遍意義,一旦至此,文化特殊性就不再那么重要”。他的這一想法與卜正民秉持的“將中國視為世界一員去認識”不謀而合。無論是以“外國人視角”深入中國,還是從全人類高度思考中國,這種思想嬗變正是中國學的世界性日益彰顯的表現。

  “一種回家的感覺”

  史景遷曾在獲獎感言中說:“60多年前,我開始對中國著迷,從此再也無法說服自己去追求別的事業?!彼珜懙摹陡淖冎袊涸谥袊奈鞣筋檰枴芬粫?,以個人傳記的形式,描繪了17世紀初到20世紀中葉以知識技術傳播為媒介參與中國歷史變革的外國專家群像。最終,史景遷發現,他們的故事講述的是中國如何改變了他們,而不是他們如何改變了中國。

  這令人想到2015年中國學貢獻獎得主、哈佛大學政治學教授裴宜理的故事。裴宜理1948年出生于上海,在日本長大后返美求學。她進入東亞研究領域后沒有選擇當時在美國更熱門的日本學,而是被中國問題強烈吸引。1979年,裴宜理成為首批前往新中國訪學的美國學者之一。1986年至1987年,她應父親昔日的學生、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張仲禮之邀,以該院學者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完成的上海工人訪談錄和豐富檔案為資料,圍繞20世紀上半葉的工人運動展開研究。裴宜理的研究視角、分析方法和結論,受到中國學界的肯定,在張仲禮看來,“接觸不同的觀點,正是國際學術交流的主要目的”,她不禁感嘆研究中國是“一種回家的感覺”。

  不同國家與文明如果能夠互相尊重彼此積累至今的思想和生活經驗,就能“從自己所身處的生活現場出發”,最終邁向文明的新境界?;仡櫻芯可?,白永瑞談到20世紀70年代初,他希望通過借鑒中國經驗來思考韓國現實,因此投入中國現代史研究,至今仍在思考“東亞共生社會之路”。一如美國歷史學家列文森所言:“在中國歷史中有很大的開放空間,有希望能從中找到漫長的回家之路?!痹谥袊鴼v史的變化中尋找理解人類共同處境的方法,可以幫助其他文化和社會背景的人找到安頓思想和心靈之處。

  今日之中國,是緊密聯系世界的中國。中國理念、中國智慧、中國故事日益受到世界關注。從全球視野觀照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推進世界中國學研究,將為回答“人類向何處去”的世界之問、時代之問、歷史之問提供啟迪。從漢學到世界中國學,這條路已經走了數百年,一代又一代中外學者通過文明對話,幫助人類尋找通往共同家園的路徑。(潘瑋琳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中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朝靈】
暖暖 免费 高清 日本tv-国产 亚洲 中文 在线 字幕-国产精品第一页